"我打的是我女儿!"亲妈用铁棍打闺女,女儿:赔8万我就原谅她

小林今年30岁,在家中的店铺帮母亲的忙,可最近这对母女,却因为纠纷闹到了警局。由于小林30岁还未结婚,之前在外闯荡也没闯出个名堂,母亲有些嫌弃;而小林,则是认为父亲母亲重男轻女。

母亲表示,按照老家的习惯,给儿子买套婚房很合情合理,但是小林并不这么认为。矛盾产生后,母女俩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总是因为小事发生争执,而当小林顶嘴后,母亲就会用棍棒或者亲手殴打小林。

这一天,母亲让小林回店,结果两人说着说着又吵了起来。母亲大怒之下,抄起铁棍殴打小林。小林的身上有很多伤痕,这次她不打算原谅母亲。母亲称:"我打的是我女儿,我干嘛不打别人呢?"

然而小林却对调解员称,自己长期被母亲拳脚相向,身心受到了很大伤害,母亲赔偿自己8万元损失费,自己就原谅她。

母亲得知女儿小林提出这个条件,以及自己可能面临的惩罚后,心里非常生气,因为在她眼中,她只是"教训"了自己的孩子。


家长和孩子之间,究竟该怎么相处?

※棍棒教育没有用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小林的母亲是早已习惯于对女儿进行棍棒教育的,这也导致小林身上出现了很多伤痕。亲生母女,何至于此?虽然母亲可能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思,可这种做法只是把女儿推得更远了。

总是被愤怒的父母打骂,孩子很可能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形成怯懦的性格,或者是滋生强烈的不满与反抗情绪,达不到教育和沟通的效果。

※父母和孩子,需要亲近感

孩子跟父母亲近的时候,说明他们是信任父母的,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取父母的建议、了解父母的难处。

为了让孩子跟自己亲近,在养育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做到夫妻关系融洽,其次要多跟孩子双向平等地沟通,陪孩子一起玩,在互动中加强亲子关系。家中有两个或多个孩子时,则需要照顾和尊重每个孩子的感受,做到不偏心、不偏袒。

※父母和孩子,需要边界感

有人可能会纳闷,明明一家人这么亲,为什么还要讲"边界感"?不会太陌生和疏离吗?其实,边界感恰恰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假如没有边界,那么父母就可能什么都帮孩子管,全部一手操办,或着是过度操控孩子,导致孩子学不会独立成长,只能依靠父母生活。

父母养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成长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与责任心。

小林和母亲其实也是一对没有边界感的母女,小林已经30岁,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完全有自己的结婚自由,母亲可以劝,可以表示自己的担忧,但不应该拿起铁棍殴打。

今日互动话题:你觉得父母和孩子之间,还有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呢?如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我是绿叶妈咪,是三岁宝宝的妈咪,关注养育生活点滴。

借助宝宝成长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儿小知识,帮助大家成为更好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