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殭屍片中以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系列電影最令人印象深刻,成為了70、80、90後三代人不可磨滅的共同記憶。只要提到香港殭屍片,最先想起的便是殭屍、茅山術以及道士師徒的黃金組合。而《殭屍先生》簡直就是一部殭屍應對指南,一邊是道長“九叔”專業的“紙筆墨刀劍”(黃紙、紅筆、黑墨、真刀、木劍),一邊是糯米這樣的家常辟邪良方。其中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九叔,成為了香港殭屍電影的第一招牌。

《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導演劉觀偉曾表示,該片屬中等製作,斷斷續續拍了120天。由成本450萬追加到最後整整花了850萬,在奉行低成本、高回報的香港電影市場,這個數字已經相當驚人。當年,預測票房最多600萬,已經做好了200萬虧損的準備。但事實上,《殭屍先生》先在臺灣公映時,意外地獲得成功,不久在香港上映,票房也超過2000萬。2000萬的票房成績,同類型電影迄今為止,無人能打破這一紀錄。

《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茅山道士九叔,帶著兩個徒弟秋生和文才,在義莊專門幫人看風水。當地的富貴鄉紳任發,聽從當年風水先生的囑託,在父親下葬二十年後必須要起棺遷葬,這樣子孫才能有好運。因此,他特地請來了九叔幫忙。

可是在遷葬的當天,墓穴被挖開後,九叔發現任發的先父,在下葬時並沒有按照蜻蜓點水穴的下葬方式“雪花蓋頂”,而是用洋灰覆蓋整個墓穴。而且在打開棺材後,發現他先父的屍體二十年來都未腐化。原來,當年風水先生原本將這塊地留給自己,沒想到任老爺得知這裡的風水好,便用威逼利誘的方式,從先生的手裡搶了過來。

《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於是風水先生懷恨在心,故意教他用錯誤的方法下葬,致使任家20年來家道中落。不過好在風水先生還有良知,指點任發在20年後起棺遷葬,就是不想害他一輩子。九叔建議將屍體就地火化,但任發以家父生前怕火為由,予以拒絕。最後只好將屍體暫寄義莊,害怕任家會遭遇血光之災,並且屍體有變殭屍的跡象。於是九叔命令兩個徒弟,用墨斗將墨水彈在任老爺的棺材上。俗話說得好:不要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兩個徒弟粗心大意,在棺材上彈滿了墨線,唯獨漏掉了棺材底。後面自然不用多說,任老爺當然變成了殭屍。

《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而殭屍穿上清朝官服的設定,最早可以追溯到由劉家良執導的《茅山殭屍拳》。但直到《殭屍先生》才發揚光大,從此便成了殭屍片的標配。接下來的故事,就是搞笑和恐怖輪番上演。其實《殭屍先生》還有另一個片名,叫做“暫時停止呼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憋氣即可躲避殭屍,這一設定是香港殭屍片獨有的創造和發明。九叔和殭屍鬥法,徒弟和保安隊長阿威跑過來添亂,充當笑料。

一般的恐怖片,人只要見到殭屍都會撒腿就跑,但是《殭屍先生》卻反其道而行。只要有英叔在,任何妖魔鬼怪,作為觀眾的我們都不怕。拍的是殭屍片,走的卻是動作片的套路!

《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林正英憑藉精的湛演技和氣場所飾演的茅山道士,那深入人心的道士帽、桃木劍,幾乎就使這個職業就與他所飾演的角色畫上了等號,而集驚悚、喜劇、動作為一體的呈現,更是使這部電影在當時成功打破了恐怖片的舊有套路,驚悚又能逗人捧腹的過程,以及不少讓人倍感熟悉的香港演員出演,共同鑄就了《殭屍先生》再無從復刻的經典。

《殭屍先生》是香港殭屍片熱潮的開山之作,正因為如此,很多影迷喜歡把“林正英”視為殭屍片的代名詞,堅定的認為“沒了林正英的殭屍片不叫殭屍片”。

《殭屍先生》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

可能在我們的心中,永遠只有一位“殭屍道長”——林正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