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述評:阿里巴巴“迴歸”港股具有多重意義

日媒稱,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收盤報每股187.6港元(1港元約合0.9元人民幣——本網注),較發售價上漲6.6%。中國政府希望保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阿里巴巴集團的上市對中國政府而言是一種強有力的推動。

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27日報道,26日,在香港交易所舉行的上市儀式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今年是阿里巴巴的第20週年,我們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已於2014年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報道稱,阿里巴巴希望利用這次上市募集1.2萬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45元人民幣)以上的資金用於研發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術。可以認為,這是2019年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

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發表評論稱,阿里“迴歸”港股,是對香港上市制度改革成效的肯定,為香港資本市場再注入新經濟血液。

報道稱,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對於中國政府而言,海外投資家可以進行自由交易的香港市場是個吸收海外投資的場所。

報道還稱,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和世界的金融市場窗口仍被寄予較大期待。此外,對於進入衰退局面的香港經濟而言,大型企業成功上市帶來的影響很大。

熟悉中國經濟動向的大和綜研首席研究員齋藤尚登表示:“可以說(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上市)意味著中國政府沒有放棄香港。”齋藤進一步指出,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今後還會有優質企業陸續上市併發揮一定作用。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7日報道,阿里巴巴集團2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該企業的成功上市有可能成為中國高科技企業迴歸的引子。

報道稱,中國內地投資者可以經由上海和深圳交易所購買香港股票。阿里巴巴的股票早晚也會被納入港股通。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羅沛達認為,中國內地資金將隨之流入。

報道指出,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受到越來越嚴厲的審視。9月就有猜測稱特朗普政府“討論要讓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退市”。對中國企業來說,為以防萬一不得不拓寬籌資渠道。

報道還稱,阿里巴巴截至9月底擁有3.6萬億日元現金,短期來看增加手頭資金必要性不大。儘管如此,在半導體自主開發和量子計算機研究等與美國企業競爭的領域,以美元以外的貨幣籌集880億港元資金的意義重大。

報道認為,對於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來說,有必要促使阿里巴巴成功赴港上市,打造召回海外上市企業的典型例子。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阿里這樣一個偉大的公司,終於在闊別五年之後回到了香港,回到了家,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多的中國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