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吨黄金换来的吹沙成岛,值!

1966年,中国耗资4吨黄金,好不容易从荷兰买到了一艘技术过时的挖泥船。2006年,中国第一艘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挖泥船“天狮号”,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2017年,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对大型挖泥船实施出口管制。

4吨黄金换来的吹沙成岛,值!

“天鲸号”之所以被外媒炒成“网红”,是因为它在三沙市造岛的惊人表现。2013-2015年,它在南沙作业了近200天,吹填量1000万立方米,迅雷不及掩耳地在中国南海中造出了几座岛。“天鲸号”有127米长,每小时能挖4500立方米。而它的小弟“天鲲号”长140米,每小时能挖6000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时能挖出一米深、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土,然后吹填到15公里之外。

而且,它不光能挖泥沙,还能挖珊瑚礁甚至岩石。天鲲号和天鲸号这对兄弟是我国南海造岛的关键设备,只要1个星期它们就能吹填出一个足球场面积的小岛。

今年出发去帮沙特建人工岛的“新海旭号”,是中国建造的世界最大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这艘船配有3台泥泵,流量能达到每小时2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小时就能把一个足球场填高3米。

4吨黄金换来的吹沙成岛,值!

在西方国家眼里,拥有“庞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挖泥船队”的中国,已经是这方面的世界头号强国。美联社更是酸溜溜地说,这些年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吹填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

虽然这个数字已经让友邦惊诧,不过在中国专家眼里,它根本就“不值一提”。 单是天航局一家,在天津港的疏浚工程量就有差不多11亿立方米,不光在浅滩上挖了一条长47公里、水深21米、底宽780米的航道,让天津港变成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还顺便给天津滨海新区吹填了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中国交建的历史上,通过填海造地,让中国新增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挖泥船干的疏浚行业,看似只是简单挖沙,其实却是一个高科技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就像在南海“种岛”,不光要多种挖泥船相互配合,而且吹填形成的“泥塘”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处理为可供项目建设的硬地,这个过程同样得经过专业的工程处理。

4吨黄金换来的吹沙成岛,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