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對話青年科學家 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11月27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五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系列活動之灣區青年科技論壇在東莞舉行。院士專家、大灣區青年科學家、企業代表等圍繞“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的痛點”“大灣區創新創業機遇”話題展開討論,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注入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建言獻策。

院士專家對話青年科學家 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本次論壇旨在搭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科學家與院士專家的對話交流平臺,激發創新活力,促進青年學者及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與發展,引導廣大青年創業者科學創業、科技創業,繁榮灣區創新創業氛圍。

東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永俊在致辭中表示,東莞是青年創業創新的熱土,多措並舉優化創新創業環境,鼓勵廣大青年努力成長成才。他希望創業青年在創業道路上繼續前行、實現價值;與會院士推動創新,共同弘揚改革開放的進取精神。

院士專家對話青年科學家 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備受各界關注,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是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培育壯大經濟新動能的“關鍵一招”,各級政府先後頒佈了多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措施。然而,科技成果轉化是公認的難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政府應支持建立一個平臺,由老師和企業家同時參與。企業家不用馬上出很多錢,老師也可以把工作向前推一步,兩邊共同推進,挖掘創新資源和釋放潛能來助力產業快速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廣東院士聯合會副會長陳新滋表示,科研創新是創造知識、轉變成生產力是個過程,應用型研究應有“盯問題”精神,為解決問題而做研究,同時要與產業需求相匹配。

“現在需要的東西,可能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真正有創新含量的。”英國皇家工程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行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為科技成果轉換帶來機遇,生態文明技術、人工智能等創新要素,提升學校的安全和形象,吸引人才進來,為大灣區產業創新優勢發揮奠定基礎。

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教授張書彥認為,我國創新能力較強,研發人員、研發投入、專利數量等位居世界前列。一方面,科研應服務企業,大學應用研究與產業需求對接,為企業帶來效益;另一方面,科研項目由企業資助,轉化率較高。

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秀玉表示,目前存在科技成果轉化週期長、科研創新供給側與需求側脫節、科研轉化平臺規模不大等弊端,這需要我們未來重點關注。

“學校現在職稱評審的時候有正常的教學系列,有科研系列,有產業轉化系列,給了很多出路,這是非常好的機遇。”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副院長、廣東省納米化學創新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填烽認為,隨著國家政策對學校科研創新項目支持力度逐漸增大,獎勵機制也在完善,給專心致力於科學成果轉化的學校老師吃下“定心丸”。

如何打通學校科研成果到企業落地轉化“最後一公里”?陳填烽認為,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相互配合、相互加強,同時考慮產業發展需求,解決企業成本問題。科研技術傳輸給企業後,還需要社會加強監督,實現健康成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與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眾創空間建設,支持其與香港、澳門建立創新創業交流機制,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共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

對於如何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李行偉認為,香港、澳門的高校科研平臺重點研究領域與廣東珠三角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是契合的,應打通資源融通、要素互聯的閉環,激活大灣區創新創業發展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正值發展‘黃金期’”,陳新滋表示,青年創業者應腳踏實地、滿懷信心,儘早把握大灣區區位、交通、人才等優勢,矢志創新,實現新的蛻變。

“年輕人不要急於去創業,準備好了,積累好了,有了一定把握後才去創業”。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教授劉科認為,青年創業者應找準方向,不盲目試錯;同時做好充分準備,發揚敢為人先、敢闖敢試的精神。

院士專家對話青年科學家 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是“立足中國 放眼世界”,如何更好參與世界競爭?

在劉科看來,企業是創新的中心,企業家能夠把“政產學研”連接起來,推動大灣區對外開放。

談及大灣區國際化發展戰略,張書彥表示,第一,大灣區應著眼國際市場,從產品設計、從國際市場的角度去做商業模式規劃;第二,實現資金國內外融通,有助於加速國際化;第三,引入國際化人才,包括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共享人才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