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富豪圈的“小零食”,每塊售價17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吃不起

電影《阿甘正傳》裡有這麼一句耳熟能詳的經典對白“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

打開社交網站,發現有一款巧克力,真是妥妥的“你永遠不知道是什麼味道”,皆因這種巧克力每塊的售價為——170000元人民幣。

迪拜富豪圈的“小零食”,每塊售價17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吃不起

​這款閃耀著萬丈光芒的巧克力早在迪拜富豪圈享譽盛名,能擁有仙丹般的身價當然有它與眾不同之處,但若說到非常的極之罕有,恐怕除了價格讓人大吃一驚之外,也沒有太多驚人之處。

唯一可以吹捧的是它表面包裹的這一層用了999純金所製作的金箔。可能有人會認為,把金屬吃進肚子裡不會對身體有危害嗎?但其實食用這種金箔安全性是很高的,完全不存在任何風險,就連世界衛生組織對這種做工也非常認可。

迪拜富豪圈的“小零食”,每塊售價17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吃不起

​很多商家看準了金箔能吃又能炫富這一特點,因此,很多高級料理中也會添加金箔。事實上,將黃金作為可食用的食材在引用到料理上,在歷史上很早就有記載了。在中世紀的歐洲,黃金就曾被加工成粉末被端上了貴族的餐桌。

迪拜富豪圈的“小零食”,每塊售價17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吃不起

​看到美女爽快地咬下的瞬間,感覺連空氣都瀰漫著金錢的味道。

(果然不是富人的命,雖然這位美女吃的是一塊17萬元的“金磚”,但小汐此刻最想知道的卻只是這巧克力到底是什麼滋味的而已,貧窮到底限制了我多少想象力?)

雖然金箔難得,但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黃金加工成食物又開始流行了起來,尤其盛行在日本、東南亞一帶。但即使是添加了金箔為裝飾的料理,也不見得動軋就五六位數的,但這塊巧克力卻價值17萬元,到底這塊巧克力是用什麼堆砌的呢?

迪拜富豪圈的“小零食”,每塊售價17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吃不起

​金箔之所以如此矜貴,除了與黃金本身的價值有關之外,還因為製作金箔的這個工藝也十分的複雜,據說,這個製作過程必須要經過幾十道工序加工才能形成。

而這款巧克力之所以能以17萬元的高價出售還因為它的原材料非常的稀少,甚至這款巧克力也並不是有錢就能吃到的,必須向商店提前預訂,因為它的供應量只限每天5塊,是的,就這麼霸道!

迪拜富豪圈的“小零食”,每塊售價17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吃不起

​小汐努力地搜索了一下大腦,發覺自己其實是有吃過金箔的(如果能算得上是金箔的話),記得前些時間吃了一個以金箔為裝飾的冰淇淋,售價還沒有哈根達斯貴,才28塊錢一個還滿大一球的,冰淇淋上面就嬌羞地點了一丁點的金箔,現在對比起來,這怕也沒多少含金量。

迪拜富豪圈的“小零食”,每塊售價17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吃不起

​而當我想用力回憶一下味道,竟然是,沒有!別說味道了,就算在當時,連口感都是模糊不清的。突然覺得金箔這東西到底貴在哪裡?或者它的最大用途就是像價格標籤一樣,僅告訴人們它的身價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