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实名登记手机卡到底为什么?广西一犯罪团伙揭开其中秘密

花费28元左右,让人用身份证帮忙实名登记一个手机卡号,花费35元,看似花费不多,但是有人为此花了13万多元……这是为什么?

高价实名登记手机卡到底为什么?广西一犯罪团伙揭开其中秘密


11月26日,来宾市兴宾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揭开了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案件的主角是30岁左右的男子梁某,案发前的身份是通讯公司代理商。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2014年以后,梁某不断地从网上跟外地的手机卡贩子购买实名登记手机卡。其中,2017年2月至3月,他跟广西平果县男子唐某购买了5000多张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共花费13.4万余元,平均一张手机卡花费25元左右。

高价实名登记手机卡到底为什么?广西一犯罪团伙揭开其中秘密

除了跟人购买实名登记的手机卡,2014年前后,梁某利用自己作为通讯公司代理商的机会,留下了一批未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在自己手上。到了2016年,由于通讯部门对手机实名登记管理较严,梁某手上持有的未实名登记的手机卡不能正常使用,他便在网上以实名登记一个手机号码30元的价格,找网友帮实名登记他手上持有的手机卡。

其中,2018年下半年,梁某就在网上找到了安徽籍男子吴某,帮忙实名登记了994张卡,支付给对方费用3.4万余元,平均一张卡号价格35元。但是,吴某并没有帮助实名登记的实力,他在网上找到了湖北武汉籍男子熊某帮忙,出价是每张23元,吴某从中赚取了差价1.19万余元。

然而实际上,熊某也没有这个本事,他又找到河南籍女子“小芸”帮忙,最终才将994张卡号实名登记。吴某、熊某、“小芸”在实名登记手机卡号链条中,层层转包,赚取差价。

公安机关查明,直至案发,梁某被警方查获的、经通讯公司查证有可用的实名登记手机卡共14038张。那么梁某花高价搞来的实名登记手机卡号,到底是拿来做什么的?公诉机关指控,梁某用这些手机卡号专门注册申请微信号,然后每个月发微信朋友“养号”。

由于注册微信号和“养号”数量太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特地找来工仔梁某猛、潘某、贤某荣、梁某闯、唐某帮忙,每月支付每人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工资。 而这些注册申请得的和“养好”的微信号,最终由梁某在网络上高价出售给郭某等人。梁某共获利18.8万余元,而郭某等人又利用这些微信号出售给不法分子做违法的勾当。

高价实名登记手机卡到底为什么?广西一犯罪团伙揭开其中秘密

图为6名被告人受审并接受当庭宣判。(兴宾区法院供图)

在这次庭审中,落网的梁某和工仔梁某猛、潘某、贤某荣、梁某闯、唐某被指控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梁某是主犯,5名工仔是从犯。6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认罪认罚,有悔罪表现,可以从轻处罚。


最后,法院当庭宣判,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梁某和5名工仔7个月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3万元至1万元不等罚金。梁某退出违法所得9.2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实名登记的14038张手机卡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