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把握歷史機遇 跑出港城“自貿加速度”

“最江蘇”導讀

今年8月底,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港片區正式設立。站在新的歷史舞臺,江蘇自貿區連雲港片區正圍繞建成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集聚優質要素的開放門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交流合作平臺三大功能定位先行探索,努力跑出極具港城特色的自貿加速度。請關注本期《江蘇要情動態》封面文章。

連雲港:把握歷史機遇 跑出港城“自貿加速度”

中經社分析師 吳瓊 吳雪婷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港片區於8月30日掛牌。9月2日,連雲港片區企業服務中心正式揭牌。9月17日,連雲港盈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為連雲港片區首家備案成功的外貿企業。連雲港片區“上線”以來,先後簽約項目總投資645億元,僅9月,新增市場主體環比增長74%。  

站在新的歷史舞臺,江蘇自貿區連雲港片區正圍繞建成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集聚優質要素的開放門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交流合作平臺三大功能定位先行探索,跑出極具港城特色的自貿加速度。

立體運輸格局初成 多式聯運提速亞歐交通樞紐建設

連雲港片區的首要功能定位是建設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連雲港坐擁江蘇最大海港,北望渤海灣,南連長三角,東與日韓隔海相望,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起點,“一帶一路”交匯點的戰略支點,區位優勢無以復加。  

立足這一功能定位,連雲港正全方位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初步構建海、河、陸、空立體式交通運輸格局。一體兩翼、一港四區組合大港格局形成,30萬噸級航道一期通航,二期工程計劃年內基本完成連雲港區段疏浚;海河聯運基本形成疏港航道、鹽河、灌河為主的高等級內河航道網,千噸級船舶直通京杭大運河;連鹽、連青鐵路開通運營,連淮揚鎮鐵路、連徐高鐵建設全面推進,“高鐵時代”已經來臨;公路建設形成“兩縱一橫”高速公路網和“四縱五橫”幹線公路網,通達能力顯著提高;連雲港“花果山新機場”總體規劃、初步設計已獲批,飛行區場道、航站樓、地下停車場及旅客過夜用房等正全面開工……

《江蘇要情動態》|連雲港:把握歷史機遇 跑出港城“自貿加速度”

基於立體交通格局,連雲港多式聯運體系日臻完善。

2017年,以連雲港港和“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為重要樞紐節點的中哈跨境運輸正式啟動。2018年,連雲港中歐班列達到日均2.2列規模,海鐵聯運累計完成33.86萬標箱,海河聯運量累計完成1189.2萬噸。  

今年7月,“連雲港—哈薩克斯坦—土耳其”鐵空聯運首次試單運行,成為繼鐵海聯運、全鐵聯運後又一新的過境物流運輸模式。 

目前,連雲港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70個,總吞吐能力達到1.6億噸,並在江蘇全省率先開行至中亞、歐洲的國際班列,運量佔全國市場份額30%左右,位居全國首位。  

以海鐵、公鐵、公水、海河等多式聯運實體業務為基礎,連雲港創新構建了連雲港新亞歐大陸橋集裝箱多式聯運示範項目,以“一平臺、三支點、四線路”的多式聯運格局,促進港口內外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助力貨運物流行業降本增效,2016年,該項目作為江蘇省唯一代表,入選全國首批16個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項目。  

依託該項目,連雲港同步推進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將多式聯運涉及的90%信息系統整合融入建成雲服務數據中心,全面實現一關三檢“單一窗口、一單多報、聯合查驗”,海關監管實現對多式聯運貨物“海陸一次查驗”和“電子指令放行”;率先搭建港口與鐵路電子數據交換雙向通道,完成了350餘項核心和應用標準的編制,3項標準被交通運輸部引用為行業標準,已實現和鐵路方交換報文36種,與關檢單位交換報文93種,與水運客戶交換報文111種,日均收發報文90831個,同比增長31%。

醫藥石化產業崛起 更優營商環境加速集聚要素

“建設集聚優質要素的開放門戶”是連雲港片區正在承擔的重大使命。 

醫藥和石化產業是連雲港當之無愧的已有優質要素。  

中國醫藥創新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雲港。近30年發展,連雲港醫藥產業已形成新型肝病藥物、新型抗腫瘤藥、麻醉鎮痛藥物、新型中成藥等六大特色醫藥集群,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抗腫瘤藥物、抗肝炎藥物生產基地及重要的現代中藥生產基地。2018年,以恆瑞醫藥、正大天晴、豪森藥業、康緣藥業為代表的連雲港醫藥龍頭企業,年度研發投入佔銷售比例均超10%,並建立了超過5000人的研發團隊。  

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是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位於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先導區徐圩新區,規劃面積62.61平方公里,規劃產業規模4000萬噸級煉油、300萬噸級乙烯、400萬噸級芳烴/年。以煉油、乙烯、芳烴一體化為基礎,多產品鏈、多產品集群的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正在形成。截至目前,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已落戶盛虹煉化、衛星石化、中化國際等總投資超過2200億元的基地型、龍頭型石化項目,石化產業基地畝均工業投資強度達到650萬元,最高超過1000萬元,遠高於國內同類園區。 

隨著自貿區的獲批,連雲港醫藥和石化產業正迎來全新機遇。以千億級“中華藥港”為目標,連雲港正加快構建鞏固發展化學藥、現代中藥和生物藥三大優勢產業、培育發展藥用包材和藥用輔料兩個配套產業、鼓勵扶持醫療器械和製藥裝備兩個特色產業,力爭建成“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以世界一流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為目標,連雲港正強勢推進盛虹煉化、中化國際、衛星石化等重大項目建設,配套建設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連雲港基地,積極培育一批千億級龍頭企業。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企業、人才等優質要素的集聚、壯大,一刻也離不開一流的營商環境。借自貿區東風,連雲港片區正以商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持續深化“放管服”,對標國際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力爭成為生產要素聚集的窪地、人才嚮往的高地、企業發展的福地。  

《江蘇要情動態》|連雲港:把握歷史機遇 跑出港城“自貿加速度”

推動流程再造,集成創新市場準入。通過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證照分離改革、容缺受理等系列服務措施,連雲港片區市場準入體制進一步優化,開辦企業全程“網上辦”“零見面”。僅9月,連雲港片區新增市場主體環比增長74%。  

其中,連雲區率先在政府職能轉變、貿易投資便利、綜合監管等方面先行先試,推動流程再造,在自貿區塊範圍內全面實現“1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開辦、2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20個工作日內領取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  

創新貿易便利化加速貨暢其流。連雲港在標準版“單一窗口”既有政務、通關等功能基礎上,增建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特色板塊,推動區域綜合信息對接,促進與自貿試驗區周邊機場、港口、鐵路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聯動發展。結合港口實際,開發了港口、船公司及相關企業級“單一窗口”服務應用功能,重點打通口岸全程物流鏈條一站式辦理通道,口岸代理單位或貨主可足不出戶完成口岸業務線上辦理與電子支付,實現“港—航—通”一站式業務,建成“口岸服務單一窗口”,領先全國。  

開創海關多式聯運監管新模式。在實現海關鐵路運抵、報關、核銷等系統功能及裝卸點生產系統與鐵路綜合管理系統建成的基礎上,連雲港片區開創了海關多式聯運監管新模式,融海運、裝卸火車、通關、國鐵運輸等分散的鐵運業務於一體,企業生產數據直接向海關開放,真正促成海關、企業、鐵路等多方互聯互通。後續企業即可通過該系統一站式辦理通關、鐵運等相關手續,實現鐵運運抵申報、報關放行與轉關放行等100%電子化、轉關單自動核銷,極大提升了通關效率與監管質量。  

海事政務“不見面”辦理。連雲港海事局在全國海事系統內率先全面實施郵寄受理服務,除需要現場核查申請人身份的業務外,其他業務全部實現“不見面”受理。郵寄受理實施以來,“不見面審批”業務量佔總業務量的94%。

發力數據絲路 六屆連博會搭建“一帶一路”共贏平臺

2015年起,由公安部主辦的新亞歐大陸橋安全走廊國際執法合作論壇落戶連雲港,搭建起中國在“一帶一路”唯一的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綜合性平臺。依託論壇,連雲港與沿線國家陸續建立起能力建設對接、情報信息共享、聯合行動協調、項目安保合作和安全學術交流等合作平臺。  

今年6月,連雲港與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江蘇省體育局聯合主辦了2019年連雲港鐵人三項亞洲盃賽暨“一帶一路”鐵人三項賽。  

這項賽事既是亞洲盃比賽、東京奧運會積分賽,也是全國首個以“一帶一路”名義舉行的國際比賽,對促進沿線國家體育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意義重大。

“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交流合作平臺”是國家、江蘇對連雲港片區的第三個功能定位。  

國際賽事、會議是承載“一帶一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其中,中國(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無疑最為重要。

2014年,連雲港成功舉辦首屆中國(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至今已連續六屆。2017年,連博會被江蘇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七大重點品牌展會之一。  

自貿區獲批次月,以“同繪陸海聯運通道新藍圖,共享‘一帶一路’倡議新機遇”為主題的第六屆連博會吸引了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600餘家企業參展,期間簽約47個項目、總投資611億元,連博會的平臺輻射力、影響力持續提升,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標誌性展會。  

依託連博會等平臺,連雲港正持續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在教育、文化、醫療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 

《江蘇要情動態》|連雲港:把握歷史機遇 跑出港城“自貿加速度”

與此同時,連雲港還在探索建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海關、檢驗檢疫、標準認證部門和機構之間的通關合作機制,逐步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從“一帶一路”區位上的“交匯點”朝著戰略上的“強支點”邁進。  

連雲港中哈物流基地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我國在新絲綢之路上的首個國際合作實體平臺項目。  

在中哈實體聯運通道的基礎上,連雲港正進一步構建中哈海陸聯運電子數據交換通道,推動“數據絲綢之路”建設。連雲港片區自主研發的中哈物流基地及無水港生產管理系統,初步實現了中哈物流基地與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間生產數據互換、連雲港與哈國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間物流數據互換以及海關、鐵路間的數據互換。

圍繞“建設大港口、構建大交通、推動大開放、發展大產業、提升大城建、推動大發展”這一發展思路,連雲港正廣邀全球合作伙伴,讓“一帶一路”支點建設走深、走實。(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