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廣州消失的叫賣人

再見了,廣州消失的叫賣人

“有豆腐花、涼粉賣!”

“回收舊手機爛手機!”

“收賣爛嘢~”

……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小時候,一聲聲在大街小巷穿梭而過的叫賣聲,總會浮現在記憶深處。

光陰荏苒,現在人們的生活與環境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少的叫賣聲已漸漸消逝,在廣州還能碰到叫賣人的,純靠緣分。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三分生意七分叫,

不喊不叫不成交”

那時候網絡還不發達,坊間流行這樣一種買賣文化:三分生意七分叫,不喊不叫不成交。

而這些叫賣人,賣力地吆喝、叫賣,唯恐錯漏了生意。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從美味的零食到各類的生活用品,混雜的叫賣聲,充斥著廣州的大街小巷。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小時候吆喝都是人在喊,聲音有的清脆,有的渾厚,叫人忍不住出門去看。

因此,吆喝聲也是小時候的一點點小期待。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網絡圖

他們的叫賣聲

貫穿了每個廣州人的童年

小時候,有許多一邊騎著自行車,一邊走街串巷的叫賣人。

如今再看到他們,彷彿瞬間穿越回童年時的感覺。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網絡圖

“有豆腐花、涼粉賣~

只要賣豆腐花的一喊,小編立馬問媽媽拿錢,捧著自家的不鏽鋼大碗跑出來。有時候家裡人還會說:“快!跑快點,不然豆腐花走了。”

那速度,比中考百米跑可快多了,

生怕一錯過,她就消失在巷子裡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賣豆腐花的婆婆打開鐵桶舀上豆腐花/涼粉,撒上白糖,再淋上熬煮好的姜水,每次小編都是把糖水留到最後才喝掉。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那時候買一兩塊錢就能盛滿一大碗,真是令人懷念啊。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小朋友,要不要吃冰糖葫蘆?

還有最喜歡在學校附近出沒的冰糖葫蘆叫賣人。

一放學孩子們都會一擁而上,嚷嚷著要家長買。當拿到手裡的時候,因不捨得大口吃,就慢慢的圍著邊緣舔。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靚仔(靚女),飲唔飲益力多啊?

在廣州的大街小巷,總會發現有一群頭戴淺藍色防曬帽,身穿淺藍色工裝,踩著自行車載著藍色箱子賣益力多的阿姨。

見到年輕人路過,她就迎向前打招呼,不管你有沒有回應,她總面帶笑容。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收賣爛嘢……”

猶記得小時候,樓下一喊收紙皮瓶子,小編就很興奮的去數家裡的瓶子,媽媽總叫收拾下不要的書本、報紙,也拿出來賣了。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有時賣到10多元就已經是大大的滿足了……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曾經,還有賣煤的、雞公攬、磨剪子的,賣蟑螂藥老鼠藥、回收舊手機爛手機的......經常能聽到屋外面有人蹬著三輪兒叫賣。

不過都得追溯到很久以前了吧。歲月,在不知不覺中溜走。有記憶的是哪一代人呢?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網絡圖

再見了,消失的叫賣人

後來大一些,人們逐漸都開始用那種電動的喇叭,可以錄音的那種,循環播放。語氣都是很生硬的,也沒有什麼人情味了。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再後來,生活好起來,周邊有了大超市和市場,爸媽買東西也很方便,走街串巷的生意人逐漸消失了。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譬如現在收廢品的基本都是坐商了,除非是好幾十斤的大件給他打電話人家才願意來你這取。

不像當年,一輛三輪、一杆小秤、幾口麻袋就形成了這個在過去登場率最高的職業。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而一群小孩圍著叫賣人的場景,也一去不復返。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越發展,越消失,新時代來臨,或許正是叫賣人的退場。

可這淳樸的叫賣文化已成為城市印記的一部分,曾見證我們平凡的快樂,始終會佔據我們記憶的一角,永不散去。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那個時候我們不擔心小販們賣的東西有任何添加劑,不會遇到收了錢不好好幹活的流動小工。

所有人的心都是淳樸善良的。有些記憶再也回不來,有些味道再也吃不到。但衷心希望,那些善良,永遠都在……

再见了,广州消失的叫卖人

你的記憶中

還有哪些熟悉卻消失的叫賣聲?

(一不小心又暴露了年齡)

文 | MK妹

圖 | MK妹、部分圖來源網絡

再見了,廣州消失的叫賣人

合作&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