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村東巷:佔道經營三十年“脫胎換骨”現美顏

程家村東巷位於杏花嶺區巨輪街道,南起勝利街,北至北中環街,長約800米,周邊有程家村東、程家村西、勝利西街、西苑等多個社區,是一個居民聚居區。

程家村東巷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曾是程家村裡的一條土路。隨著周邊居民不斷增多,大約在1985年,太鋼對道路實施了修繕。隨後,不少遊商小販盯上了這裡,在道路兩側佔道經營,原先安靜的小巷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並且逐漸形成了規模。這條不寬的小巷被周邊居民稱為“程家村商業街”。

今年6月,杏花嶺區取締了佔道經營30餘年的程家村東巷馬路市場,拆除了道路兩側違法建築,重新鋪設了便道,手繪了文化牆。“程家村商業街”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居民講述

程家村東巷:佔道經營三十年“脫胎換骨”現美顏

圖為講述人侯燕萍向記者介紹程家村東巷的變化。

講述人 侯燕萍,55歲,太礦西苑小區居民。

我和程家村東巷的淵源很深。1985年至1991年,我曾在礦機技校工作,程家村東巷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2008年,我搬到了太礦西苑小區,出了小區,走上幾步便是程家村東巷。

在礦機技校工作那會兒,程家村東巷雖然不寬,但已經很熱鬧了,一條街兩旁擺滿了地攤,賣啥的也有。2008年,我搬到太礦西苑小區後,幾乎每天都要來這裡買菜,因此對程家村東巷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因便道上都是違建,再加上佔道經營的遊商和“伸舌頭”經營的攤點,在程家村東巷除買菜方便外,其他的還真是不方便。每到早晚高峰,人多、車多、佔道商販也多,道路擁堵非常嚴重。幾百米的道路,開車得走十幾分鍾,就連騎電動車也常被堵在車流中。我和鄰居們除買菜外,日常出行根本不會選擇走這裡。

有一次,程家村礦機宿舍的一棟樓著火了。小區居民們很快就聽到了消防車的警笛聲,但因程家村東巷擁堵嚴重,消防車根本開不進來。看著熊熊燃燒的大火,社區工作人員和熱心居民趕緊幫忙疏通道路。大約半小時後,消防車才開進了小區。

從那以後,我和鄰里街坊們都盼著能規範一下程家村東巷的佔道經營現象。今年,街道和社區終於開始全面整治,道路兩旁的違法建築拆了,佔道商販也不在了。為方便周邊居民買菜,街道還在附近的華苑西巷新建了一個集貿市場。

如今,程家村東巷可是變美了,尤其是路邊牆上的宣傳畫,還是手繪的。二十四節氣、還有山水畫,既漂亮又大氣。便道平坦寬敞,每天只要有空,我都要去那裡走走逛逛,能碰到不少散步遛彎的老鄰居。

最近,我還給程家村東社區提了一個建議,為方便老人休息,希望能在程家村東巷的便道上增設座椅、長廊等休閒場所。社區主任邵秀俊已經接納了這個建議。

在社區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居住環境肯定會更加舒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