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桑乾河畔,景色宜人,風景秀麗。陽光灑在河面上,河水清澈漣漪,水鳥嬉戲,天鵝暢遊。眾鳥伴彩雲飛舞,水光共長天一色。大自然一幅美麗畫卷呈現在人們眼前。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這是我市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立足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全面推進桑乾河清河行動,全市上下攻堅克難,眾志成城,堅決打贏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所取得的實效。桑乾河清河行動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助推了產業發展。

我市與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簽定合作框架協議,今年7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桑乾河(朔州段)生態文化旅遊推介和項目招商懇談會上,又與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深度對接,進一步加快桑乾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創優發展的步伐。我市與桑乾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政企聯手,全力打造桑乾河流域綠色生態經濟長廊,實現從生態修復向生態十產業轉變,開發桑乾河流域“試驗田”、“高產地”,共同描繪朔州母親河——桑乾河新藍圖,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政企聯合,兩手發力

打造塞北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桑乾河——母親河,蜿蜒曲折,源遠流長。桑乾河是永定河的上游,永定河屬海河水系。桑乾河在陽高縣流出山西省境,在河北省與洋河匯合稱永定河,此後流經河北省和北京市,在天津市匯人海河流入渤海。桑乾河是塞北一條古老的河,它在中國發展史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流域內擁有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明顯的短板。各類環境汙染呈高發態勢,一段時間內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盤工作的突出地位,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7年6月,黃河水補給永定河,桑乾河承擔著向首都人民安全供水的政治職責,列入《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我省桑乾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思路是:貫徹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有關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和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理念,依據“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要求,採取近期“指標”與遠期“治本”相結合的思路,即近期依靠萬家寨北幹線應急補水“輸血”,恢復流域地下水位,遠期恢復河道基流,實現流域“造血”功能。流域恢復上世紀初期的產流水平,河道恢復基本基流。通過河道生態蓄水淨化工程、兩岸低窪生態淨化工程、支流入河口生態淨化工程加快區域地下水回升;通過村鎮防護帶和生態護岸保障防洪安全;通過河道防護林帶、疏林草地帶、緩衝防護林帶,打造塞北蘇格蘭風格。同時在兩岸建設生態農業示範區、漁業養殖基地以及萬畝牧業基地打造塞北綠色經濟長廊。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2018年11月30日,朔州市人民政府與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朔州市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合作完成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三年滾動任務清單和項目清單(2018——2020年)》中朔州市的建設任務。同時,合作完成我市提出的有關桑乾河流域保護修復的其它建設任務、流域公司平衡資金的產業開發建設任務。

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由京津冀晉四省(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戰略投資方中交集團共同出資組建,這是國內首家由國家層面組織推動、以河流生態治理為目標、跨省級行政區的流域治理投資公司,也是我國流域治理模式的一次大膽創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政企聯手,兩手發力,把桑乾河流域治理作為朔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頭號工程”。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實施,我市支持其優先開展土地整治、河道兩岸的合理開發利用。積極支持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開發實施流域內的特色小鎮建設、健康養老服務、文化休閒旅遊、產業轉型、土地開發等。同時推行政府購買生態服務、獎補激勵政策、財政貼息、產業政策、招商引資等優惠政策,為其創造寬鬆的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及產業發展環境。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市清河辦常務副主任楊成清說,在我市桑乾河清河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水質全面改善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與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政企聯手,兩手發力,進一步對桑乾河流域(朔州段)綜合治理、生態修復,打造塞北綠色生態經濟長廊。堅持“治理、恢復、涵養、提升”相結合,加大節水力度,遏制地下水超採,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徹底恢復桑乾河生態系統,讓母親河——桑乾河良好的生態環境,造福沿岸人民。

綜合治理,生態修復

靚麗母親河潤澤千秋萬代

母親河——桑乾河,由西向東流去,延綿不斷的河水滋潤著兩岸肥沃的土地。它烙印著人類千百萬年進步的印跡,也記載了人類學家探尋的步伐。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埋藏著很多與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史前信息。桑乾河朔州境內長度280.2千米,流域面積7571.3平方公里。桑乾河綜合治理,生態修復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桑乾河涵養京城,潤澤華北。它的秀美風光,讓人民大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它將潤澤千秋萬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汙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同時我們清醒看到,過去多年高增長積累的環境問題解決起來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生態環境治理成效並不穩固,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現反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我市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立足點,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2018年全面推進桑乾河清河行動,按照“一年治標、兩年治本、三年創優”目標,重點圍繞“浚河、控汙、固堤、綠岸、增水、興業”任務,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清河行動,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今年,清河行動進一步從河道治理擴展到全流域治理,確保實現“源頭治‘四水’,百日大會戰,剿除劣V類,水質全改善,清水進北京,確保水安全”目標任務,努力實現桑乾河水質的全面改善,全方位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保障首都人民用上安全放心水。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從去年成立以來,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他們按照“成熟一個接收一個原則”,政企聯手,兩手發力,進行桑乾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2019年接收並計劃實施的項目共有4個,全部為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分別是桑乾河(懷仁段、山陰縣段、應縣段)

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及山陰縣農牧交錯帶桑乾河灌區故驛片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總投資9.7億元,2019年計劃完成投資5.48億元。目前,中央補助資金已到位1.81億元,其中桑乾河山陰段河道綜合治理工程下達0.56億元;桑乾河應縣段河道綜合治理下達0.56億元;桑乾河懷仁段河道綜合治理下達0.41億元;山陰縣農牧交錯帶故驛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下達0.2782億元,需要公司自籌3.67億元。

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對桑乾河(朔州段)進行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目前4個項目已全部開工。一是桑乾河(懷仁段)河道治理工程。此工程是加快實施永定河上游、桑乾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重點工程,是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在朔州區域啟動實施的首個項目,總投資2.6億元,共涉及幹流堤防、主河床疏浚,人工溼地等8大類建設項目。治理範圍為懷仁市李家小村至懷仁市大灘頭村,桑乾河河道治理長度15.9公里,小峪河防護長度1.71公里。建設規模及內容為,幹流堤防治理 6.072km;主槽總長23.8km,疏浚9.69km;彎段防護長度6.328km;支流入河口主槽防護1.266km;排水涵洞2處;巡河道路38.4km;人工溼地2處,30.2公頃;灘面綠化70.69公頃等。項目概算總投資2.6億元,建設工期18個月。二是桑乾河(應縣段)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本項目已於9月10日開工建設,此項工程開工建設標誌著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2019年度朔州應縣區域項目全部開工。應縣段河道綜合治理工程上接山陰段河道治理末端,下至懷仁段河道治理起點,工程總投資3.8億元,河道治理總長33.98km。主要包括新建堤防16.16km、主槽疏浚47.3km、巡河道路74.2km,支流河口防護3處、排水涵洞24處、溼地3處,建設工期24個月。三是桑乾河(山陰段)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本工程已於9月20日開工建設,桑乾河山陰段河道綜合治理工程起點位於山陰縣泥河村西南側的泥河大壩,終點位於山陰縣河頭村,河道治理長度26.56km。建設規模及內容為,新建堤防34.795km;主槽長度33.22km,疏浚長度9.06km,防護2.37km,堵壩450m;排水涵洞10座;巡河道路45.99km。項目概算總投資2.9億元,計劃工期24個月。四是永定河流域首個農業合同節水項目——山陰縣農牧交錯帶桑乾河灌區故驛片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此項目是《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的一部分,由永定河投資公司朔州分公司組織實施,並引入山西水務項目管理公司、甘肅大禹節水集團和北京國泰節水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參與建設和運營,已於8月28日在朔州市山陰縣開工。項目涉及朔州市山陰縣6個鄉鎮8個村莊。總投資39734萬元(已下達中央投資)/3717萬元(第三方複核後批覆),規劃新建調蓄水池11座,新建加壓泵站12座,配置各類噴灌機100臺,埋設輸引水管道92.93公里,安裝計量設施37臺套。工程完工後將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92萬畝,預計新增年節水量117.8萬m3。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辦公室主任牛金貴講,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的形式,以投資主體一體化帶動流域治理一體化,全面對接河長制落實,創新投融資模式,強化政企、銀企合作,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手段的"投、建、管、運"一體化新機制。政企聯手,全力打造桑乾河流域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今年開展的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完工後,桑乾河河道將更加暢通,有助於改善縣域水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同時將對引黃生態補水水質改善起到淨化提升作用。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政企連手,兩手發力,進行桑乾河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經濟廊道,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我市在桑乾河清河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創優發展。與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聯手,堅持政府與企業“兩手發力”;堅持工程建設與資源開發“兩翼齊飛”。通過市場化運作積極推進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創優發展,打造綠色生態經濟廊道。讓桑乾河成為一條流動的河,綠色的河,清潔的河,安全的河,經濟的河,文化的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讓河道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成為創新發展的“試驗田”和“高產地”,潤澤千秋萬代。

築巢引鳳,以商招商

打造桑乾河流域“試驗田”、“高產地”

母親河——桑乾河,如今再現丁玲筆下《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往日的風采。波光粼粼,水鳥嬉戲。河岸兩旁的小樹迎風點頭示意,像在迎接遠方的客人……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我們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位於桑乾河畔神頭鎮自古就被稱為“苦寒”之地,過去這個“不養桑蠶不種麻”的地方,現在種出了水稻。農民石雲保說,“關鍵是水好,一點汙染也沒有,太陽曬得熱乎乎的。以前水少沒法種水稻,現在水多了水清了,水稻也豐收了。”今年是石雲保試種水稻的第二年,面積已經擴大到400畝。朔城區神頭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老石種水稻,又平整出了近千畝的荒地。老石說:“明年要帶動老百姓一起種,讓山西人吃上咱自己的好大米”。他說,生態環境好了,河裡魚、野鴨、野雞、水鳥多了。每天來這裡抓魚的人也不少,魚成了沿河人民的桌上美餐。還有鶴(黑頸鶴)、天鵝、許多叫不上名的鳥都相繼飛來。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我市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鐵飯碗”,利用自然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壯大“美麗經濟”。桑乾河畔千畝水稻種植基地水稻試種成功;富硒小米試驗基地富硒小米喜獲豐收。今年在北京舉行了桑乾河(朔州段)生態文化旅遊推介和項目招商懇談會。市委書記陳振亮在會上說,朔州是右玉精神的發源地、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重要的煤電大市、是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是首都北京的護城河。去年以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六大工程”,桑乾河清河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張世清在會上說,朔州市提前對桑乾河進行清理整治、截汙治汙、拆除違建、流域管控,為黃河與永定河首次“牽手”做出了積極貢獻,為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打下了良好的生態基礎。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巡視員史安平在會上說,北京與朔州將共塑市場、互送客源,實現市場共享、利益共享,推動兩地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學增說,將持續關注朔州生態環境保護及水資源利用,積極參與朔州境內河道整治,加大對朔州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的挖掘,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共同提升。與會的其他領導及企業家紛紛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在人才、市場、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資源,加大與朔州溝通對接。在這次項目招商懇談會上,共達成合作意向項目10個,總投資228.4億元。


我市在桑乾河(朔州段)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創優發展中,將大力發揮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主體作用,以投資主體一體化帶動流域治理一體化,變政府單一投資為政府與市場融資相結合,改變原有流域治理的投資環境和管理模式。同時讓企業依託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土地增值等收益,通過經營周邊土地、商業等優質資源,建設特色小鎮,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文化旅遊、休閒體育產業等獲取收益。還可以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等方式,做大做強產業增量。

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政企”聯手打造桑乾河綠色生態經濟長廊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我市在桑乾河清河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入河排汙口水質得到本質改善、全面提升的基礎上,政企聯手進一步加快桑乾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實現從生態修復向生態十產業轉變。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現代農牧業、特色林果業和綠色轉型產業,打造百公里經濟帶,奮力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朔州,描繪母親河新藍圖,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記者:陳淑蘭)

攝影:史振宇

監製:張日東

編輯:馬 芳 李智斐 辛天地(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