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蘿蔔”真呆了,沒錢燒的社區生鮮電商出路在哪?

交匯點訊 近日,社區生鮮電商呆蘿蔔陷入關店潮。社區生鮮電商被譽為電商行業的最後一片“藍海”,近年來,投身其中者眾,黯然退場者也為數不少。

“11月22日上午,我還在呆蘿蔔APP上下單買了一把菠菜,下午微信群裡就通知,讓大家不要再買東西了,取不到貨了。充了錢的顧客,趕緊到門店登記,過期不候。”家住南京市建鄴區中海塞納麗舍的市民劉曉沒想到,天天光顧的呆蘿蔔說關就關了。60歲的劉曉家旁邊不到100米就有一家呆蘿蔔萬達華府店,每天早上到呆蘿蔔排隊取菜已經成為劉曉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她看來,呆蘿蔔價格便宜,取材方便,雖然有時候菜沒有那麼新鮮,但是與周邊菜場比,性價比高。

“呆蘿蔔”真呆了,沒錢燒的社區生鮮電商出路在哪?

26號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小店門口,只見店門緊閉,門上貼著2張告示,一張是來自“呆蘿蔔”創始人兼CEO李陽的《關於近期員工薪資發放的說明》的郵件,郵件中表示,由於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呆蘿蔔將盡最大努力完成資產變現,給大家發放薪資。另一張聲明表示,呆蘿蔔將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籌措資金,渡過難關。

“呆蘿蔔”真呆了,沒錢燒的社區生鮮電商出路在哪?

雖然呆蘿蔔關店的事已發生了幾天,但是仍有不少市民前來討說法。就在記者採訪的時候,62歲的居民張洪來到門口前,“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我在呆蘿蔔充了5000元,送了1800元,現在還剩下3000多元沒用完,前幾天出門沒買菜,今天來一看,商家門上連電話都沒有,找誰要錢去?”店面是從內部鎖上的,周邊商家表示,有人住在店裡。但張洪拍門喊了數分鐘,無人應答。

生鮮電商“遇冷”並非呆蘿蔔一家。在距離這家呆蘿蔔約100米的地方,之前也有一家紅火的生鮮店——巴布洛“雲廚1站”。現在,這家店面僅剩摘牌還沒有摘下,幾名裝修工人正在裝修,裝修工人告訴記者,這裡將開張一家麵館。這家店之前頗受周邊小區居民歡迎,充5000送2000的模式吸引了不少人,而懷揣“雲廚1站”充值卡的人,現在只能跑到“雲廚1站”其他連鎖店去消費。在“雲廚1站”嘉陵江東街店,記者看到,充值模式還在繼續。門口的小黑板上寫著“充值有禮”,充200元送酸奶一組,充值1000元,額外贈送老母雞一隻。

“呆蘿蔔”真呆了,沒錢燒的社區生鮮電商出路在哪?

呆蘿蔔的公告稱,此次危機主要因擴張過快而融資步伐沒能同步跟進,及信息不對稱所致。據瞭解,在官方證實出現資金鍊問題,陷入經營困難局面之前,自7月13日宣佈獲得高瓴資本、晨興資本領投,XVC跟投的6.3億人民幣A輪系列融資之後,呆蘿蔔再無新融資傳出。

盲目“燒錢”等於飲鳩止渴,很容易走上共享單車的老路。“記得當初做團購業務的時候,我們在江蘇市場開局異常艱難,市場上融資成功的競爭對手包括呆蘿蔔都異常瘋狂火速前進。”阿里的一位業內人士稱,“我們那時總在自我懷疑:他們怎麼跑得這麼快?我們遇到的問題他們沒有嗎?還是已經克服了?如今再看,可能只是瘋狂的資本湧入掩蓋了經營模式本身。當資本之水枯竭,裸泳者一一浮現。”

除了呆蘿蔔外,南京市民熟悉的“雲廚1站”也曾因流動資金出現缺口一度陷入經營困境。家住南京明通家園小區的王女士說,“家門口有一家雲廚1站現在還開著,但自從那場風波後不太敢再充值消費了。”

在今年宣告退場的還有“鮮生友請”。這家起源於杭州的社區生鮮品牌被接連曝出拖欠工資、資金鍊斷裂等問題,隨後宣告終結。背後的原因同樣是其發展過於快速,導致資金鍊和供應鏈緊張。從2017年到2018年,鮮生友請開設了130多家門店。而在2019年初到4月份,鮮生友情只開了3家店。

“呆蘿蔔”真呆了,沒錢燒的社區生鮮電商出路在哪?

融資後過於追求複製速度,是跌跟頭的主要原因。拿呆蘿蔔來說,融資後採取了相對激進的擴張方式,快速進入19個城市,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在南京市場,其門店數量也曾超過100家。

實際上,社區生鮮這門生意雖誘人,但做起來十分不易。對於生鮮領域而言,如果按照行業內標準計算:生產損耗費用10%—15%,物料包材費費用1.5%-2%,配送費3%-5%,綜合費用率在14.5%-22%之間。相關報告顯示,目前全國社區生鮮行業目前依然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門店數超過300家的頭部企業僅佔3%。在被調研的企業中,47%的社區生鮮企業毛利率在20%以內,毛利率超過30%的企業只佔到10%。電子商務專家曹磊說,買菜行為是消費者的一種剛需,背後代表著巨大的天然流量,但事實證明,做生鮮,力圖補貼拼價格,燒流量的企業,在資本退潮後,就會難以持續。一般來講,要快速複製,通常都會走低價路線,通過低價迅速培養消費習慣,銷售額、用戶群規模,否則快不起來。因為如果是走服務溢價、品牌溢價路線,複製發展週期則會相對比較長。

“呆蘿蔔”真呆了,沒錢燒的社區生鮮電商出路在哪?

生鮮行業重投入,且盈利期漫長,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對社區生鮮來說,穩健可能更重要。雙十一期間,蘇寧菜場在上海低調上線,這是蘇寧菜場今年佈局的第二個一線城市。據悉,上海蘇寧菜場目前覆蓋門店數量20家,與北京、南京相比,蘇寧菜場在上海多瞄準消費水平高、普遍年輕化的人群聚集地,因而在客單價、熱門單品銷量等數據體現出明顯的差別。根據前2周的運營數據,上海消費者對梅花肉、前腿肉、柴雞蛋等肉禽蛋品及新鮮水果更加青睞。而在北京,則是綠葉菜品銷量更高。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說,一點一滴摸索出來的東西,會支撐著業務大模式越來越清晰,效率越來越高。

在業內人士看來,生鮮行業的競爭本質上技術的競爭。即用技術的方式解決物流的問題、解決倉儲的問題,把時間縮到最短,把倉儲量縮到最少,把損耗縮到最小,用最快的方式送到消費者手裡。就拿到店自提模式來說,自提網點建設有三大要求,一是距離消費者要近,方便自提與消費;二是佈局要密,降低倉儲與運輸成本;三是門店除了履約功能外,有更多的增值服務,以帶動關聯銷售,彌補生鮮商品的低毛利問題。能一次性滿足以上三個要求,並不容易。

交匯點記者 宋曉華 許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