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國家隊各國字號成績相繼滑向低谷和19賽季中超聯賽接近尾聲,中國足協新政不斷,引發各方熱議。近日,足協公佈的一項關於轉會制度調整政策更是令中國足壇群情洶湧,甚至連央視足球之夜記者王濤都忍不住狠批:如果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有何用?可見足協這些有違足球客觀規律的行政政策有多荒唐!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22日,足協發言人在足協第11屆新聞委員會會議上就中國足球當下的幾個熱點問題向與會代表們進行了通報,足協將對於未來的轉會制度進行適當調整,限制30歲以上的球員,鼓勵年輕球員、加快年輕球員的成長。消息一出,中國足壇炸開了鍋,不禁涼了許多上年齡但是有能力的球員的心,更重要的是這些行政規定將會進一步限制國內球員的流動,表面上是給年輕人創造了更多機會,但實際上在中國現今的形勢下無異於捨本逐末,揠苗助長。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今日,央視記者王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微博寫到:"什麼是足球規律?在球員方面,不管年齡大小,以能力優先,市場會這麼選擇,國字號也會這麼選擇。"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從足協角度看,現在中國足球受困青訓人才凋零卻又要出成績,此為無奈之舉。

據統計,中甲、中乙球隊的球員平均年齡普遍偏大,不少在高級別聯賽中打不上比賽的球員紛紛轉入低級別聯賽,俱樂部往往都需要為這些大齡球員支付較高的薪酬,甚至有些球隊兩三名高齡球員就可以抵上大半支球隊其他球員的薪酬,導致整個俱樂部的支出不合理,讓低級別聯賽失去了鍛鍊與培養球員的意義。因此,足協此番操作也獲得不少人的認同。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然而深入想一想,球員在高級別高水平聯賽隨著年齡增長能力下降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流動到低級別低水平連賽也是非常合乎規律的行為,至於薪酬高低完全是你情我願的市場行為。正如王濤所說,不管年齡大小都是以能力優先,市場會選擇,國字號也會選擇,這是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

足協這樣做無非就是不願意踏踏實實做青訓,想著以最快的速度強行淘汰升級,可能嗎?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為什麼現在年輕國字號的成績越來越差?為什麼斯科拉里在恆大後期用死一套陣容?為什麼施密特、奧拉羅尤執教一段時間後就被人說不願意輪換、戰術固執?為什麼裡皮選來選去,換了十幾套陣容還打造不出合適的隊伍衝擊世界盃,卻非要歸化?為什麼希丁克考察了一番之後坦言,能用的國奧球員首發都湊不齊?

還不是那個終極問題:青訓崩潰沒人才上來,中國足球青黃不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如果不從根本上重建青訓和培養機制,純靠行政手段揠苗助長,無非就是治標不治本,一年復一年惡性循環。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因此,王濤進一步指出:"世界足壇和中國足壇,小到15、6歲,大如50多的三浦知良,存在於各級聯賽之中,皆因他們的能力和俱樂部的選擇,本是優勝劣汰自然規律,如果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有何用?"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的確沒錯,就說活躍於中國頂級聯賽的鄭智、周挺、汪嵩等人,哪一個不是憑藉實力立足的。再縱觀世界足壇,近鄰日本,剛剛獲得升級J1聯賽資格的橫濱FC,隊中年紀最大的是一直在創造世界足球年齡紀錄的三浦知良,今年已經52歲,依然可以首發。還有日本國家隊曾經的10號41歲的中村俊輔和多名30歲以上的球員,球隊平均年齡高達36歲,卻成功幫助球隊時隔11年升級頂級聯賽。

難道這些都是幸運?未必,這些都是足球的規律,能力決定一切,年齡是次要的因素。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再看世界年輕球員,不說遠,巴薩的登貝萊,18歲就在法甲雷恩成為主力,15/16賽季代表球隊出場29次,收穫22球5助攻,19歲1500萬歐加盟多特,同時實現國家隊首秀,還有剛剛創造歐冠最年輕登場記錄的法蒂,未滿17歲。這些存在皆因他們的能力和俱樂部的選擇,本是優勝劣汰自然規律,為何足協就看不到呢?

有能力的,像朱辰傑,19歲也可以國家隊首發,沒能力的遲早都會被市場淘汰,就算封閉訓練一年,依然可能1:5不敵澳大利亞,依然踢不過韓日。

足協新政有多荒唐?央視記者狠批:用人為規則保護廢物!可見一斑

是金子遲早會發光,是"廢物"就算給再多機會,終究達不到想要的水平,與其千方百計不惜破壞足球客觀規律來揠苗助長,還不如踏踏實實重建青訓,著眼十年八年後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