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不知從何時開始,小丑在人們心中的定義已不再是帶來歡笑的角色,或許是從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開始,他臉上的油彩蓋著臉上的傷疤,顯得恐怖、猙獰,行為癲狂。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01

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飾演一個精神病態的角色,小丑。或許我們從不認為世上會存在這樣不符合邏輯的人,覺得只是電影效果的渲染,他行為衝動、總想尋求刺激、不接受任何談判、威脅,只是想要毀滅世界,完全是惡得徹頭徹尾。

小丑在犯罪時說過很多故事,他說自己小時候常受到父親的虐待,用刀子在他臉上劃出笑臉,當然這或許是小丑的謊話,因為他也曾抓著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怒吼“我恨我父親!”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他痛恨正義,他認為這些不過是虛偽的面具。這樣一個毫無作惡動機的角色史無前例,許多英雄電影中都會存在反派角色,但這些角色的作惡動機要麼是從小由家庭環境影響,要麼是後來婚姻愛情不順,或者自身長期受到打壓受欺負等等。

如果他們的動機刻畫得不夠出彩,便會令這個角色顯得蒼白扁平,毫無說服力。而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不僅角色出彩,就連演員本人也是優秀得令人挑不出毛病。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希斯萊傑屬於體驗派演員,每演一個角色都會放任自己沉浸在角色中,最後令自己與角色合二為一,這樣做的好處是,能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完美無瑕的角色,壞處是,常常令演員沉浸在戲中難以自拔,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活。

很不幸,希斯萊傑正是因為自己的敬業而英年早逝。他在飾演小丑時,將角色的心理摸透,去感受角色無理由的瘋狂,最後連他自己都有些分不清了,彷彿已經和小丑融為一體。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這種真實性超高的表演很快獲得觀眾好評,不僅如此,還因為太過真實,曾把女主角嚇得忘詞。

但是,電影拍完了,他卻無法自拔,他的生活變得抑鬱,晚上甚至會失眠,嚴重到需要服藥才能睡個好覺。這不是他第一次無法出戏,也不是最後一次。

02

他與表演結緣最早可以追溯到10歲的時候,參加學校的話劇表演,飾演小飛俠。因為父母離異,希斯萊傑從10歲開始便生活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環境導致他在青春期有著比所有小孩更強烈的叛逆心理。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所以在17歲時,就和朋友離開了學校,駕車去到悉尼。年少輕狂許多人都有過,但是能走回“正途”的人並不多。而希斯萊傑因為熱愛表演,促使他成為了一名演員,這多虧了10歲時的話劇表演經歷。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帥氣的外表為他贏得了演戲的機會,1997年在電視劇《汗水》中飾演同性戀自行車手。其實當時給他的選擇有兩個,一個是游泳選手,另一個是同性戀自行車手,從他的選擇中就可以看出,希斯萊傑是個喜歡挑戰的人。

也正因為他對錶演有自己的審美,只是因為熱愛,而不是因為金錢或者成名。所以他才願意豁出去,願意深度體驗每一個角色,甚至把自己變成他們。

後來,他出演了許多優秀作品,《聖戰騎士》、《格林兄弟》、《斷背山》等等,其中他還因電影《斷背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而且口碑超高,被觀眾譽為經典。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他只挑選自己想演的角色,且更傾向於和自己的人生、性格大不相同的角色,在演小丑之後,用了很長的時間才能出戏。剛走出一個陰鬱的小丑,又迎來下一個精神分裂的託尼。

在電影《魔法奇幻秀》中希斯萊傑飾演男主角託尼,託尼經歷了三次幻境冒險,每一次都令他展現出了埋藏在人性深處的貪婪和惡。三種不同人格的詮釋對演員的演技要求很高,希斯萊傑的壓力很重,於是他的失眠症復發,不得不大量服用藥物。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但非常不幸,噩耗的到來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希斯萊傑因為過量服用止痛藥和鎮靜藥,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時這部電影才拍攝了三分之一,不過因為他本人人緣很好,由約翰尼·德普、裘得·洛、柯林·法瑞爾三人,零片酬幫他完成角色。

03

失去希斯萊傑,是電影圈的一大損失,許多人都為之感到惋惜,他生前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的態度值得許多人學習,鑽研自身的專業領域是好事,但還是希望能為自己留有餘地。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反觀國內的影視圈,大量演技不佳,態度懈怠的流量明星注入,稍微有正常發揮的表演就能被稱為“演技炸裂”“戲骨擔當”,其實不論是對於演員本人還是影視圈生態來說,都是不好的。

許多演員在自己以往的作品中,角色設定相似,過於臉譜化,觀眾看久了其實也會審美疲勞。但是也存在一種類型的演員,不是沒有實力,而是找不到合適自己的演繹方式,就比如以“謀女郎”出道的倪妮。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倪妮《金陵十三釵》劇照

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獲得張藝謀導演的指導,演繹出了風情萬種的玉墨,但是之後能出圈的作品再也沒有了,倪妮的形象一度從演員變成網紅。

但她的進步確是一直有的,今年夏天播出的古裝電視劇《宸汐緣》,倪妮的表現非常有感染力,不再是假模假樣演技尷尬,反而有走向體驗派演員的趨勢。也因此讓觀眾看到了她的潛力,不是沒天賦,只是沒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式。

他演完“小丑”後又演“精神分裂”,電影沒拍完就去世,入戲太深

倪妮《宸汐緣》劇照

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發光發亮是每一個人的願望,希斯萊傑之所以受到眾人喜愛,哪怕在他去世後的許多年,他演繹的小丑還能成為觀眾最喜愛的角色,甚至成為一種流行符號,除了他的“演技炸裂”還有他對待角色的態度。

喵喵喵~我是喵姐,看完文章的“鏟屎官”不要走,歡迎點贊關注,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