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何以取代騰訊成為新股之王?聽聽專家怎麼說

阿里何以取代騰訊成為新股之王?聽聽專家怎麼說

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港交所上市。

上午9點30分,阿里巴巴集團(09988.HK)在香港交易所鳴鑼上市,開盤價187港元,較發行價大漲6.25%,市值達4萬億港元,取代騰訊成為港股市場新股王。

阿里何以取代腾讯成为新股之王?听听专家怎么说

據招股書披露,阿里巴巴此次發行5億股新股,另有7500萬股超額認購權,按照176港元的定價,阿里巴巴最多在港集資1012億港元(約合130億美元),為2019年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

阿里何以能成新股之王?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鄭志剛一直關注阿里巴巴。他認為,阿里在全球經濟下行和股市疲軟乏力的背景下依然能成為2019年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這一定程度表明,全球資本市場對阿里商業模式的認同。這同時也是對馬雲退休和張勇繼任後阿里傳承的認同。

阿里在堅持資本市場全球化戰略的前提下選擇迴歸亞洲市場的堅持得到亞洲市場的積極回饋。在文化和商業理念上更加認同阿里業務模式,更願意支付高的溢價的亞洲投資者的支持將使阿里的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為阿里未來新一輪的業務開展和事業發展籌集充足的資本。

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中鋼集團高級經濟師胡麒牧分析說,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順應阿里巴巴的全球化佈局,客觀上需要加大對東南亞和南亞市場的投入,二是今年4月港交所對上市制度進行改革,消除了具有“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上市的障礙。香港終於走出了上市公司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一步,未來會有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香港上市。

由於本次新發股票的股本數不超過總股本的1.8%,對阿里巴巴的實際控制權不會產生影響,所以阿里巴巴的價值觀、戰略佈局、以及對全球用戶的承諾不會發生變化。此次重新登陸香港主板市場,阿里巴巴一是兌現了當年馬雲與港交所的“回家承諾”;二是完善了在全球資本市場的佈局;三是顯示出了對未來強勁的增長信心。當阿里巴巴來自全球的商業生態的夥伴們共聚港交所敲鑼時,實際是敲響了新徵程的進軍鼓。

阿里何以取代腾讯成为新股之王?听听专家怎么说

8倍槓桿、900萬資金申購阿里巴巴

杭州老股民獲配4100股

“開盤價187元賣了2000股,189多元賣了2100股,平均價188.5元,賺了38950元。”今天上午開盤交易後,張強喜滋滋地告訴記者,“記起來阿里巴巴上次在香港上市的時候我也申購了,好象也賺了4萬左右。”

阿里巴巴時隔七年重新赴港IPO,也讓杭州老股民張強再次出手申購新股。這是他今年以來在港股市場第二次申購新股。“我是用100萬港元資金,放大8倍槓桿去申購阿里巴巴的,也就是900萬港元的資金。最後獲配4100股,按176港元的發行價,相當於70多萬港元的市值。”張強介紹說。

“今年港股市場新股表現並不好,所以我很少去申購新股。中手遊IPO的時候,客戶經理介紹說超額認購的很多,我就放大槓桿去申購了一下,中了25000股。2.83港元的發行價,最高漲到4.4港元多,回落到3.8港元多我就賣了,賺了2.5萬元。昨天已經跌到2.96港元,快接近發行價了。”張強說。

從2001年炒港股至今,張強已在港股市場跌打滾爬了近20年,期間經歷過大虧大賺的悲喜劇。“赴香港IPO的企業大部分是內地企業。雖然發行的新股很多,但破發的也挺多。”張強說。所以他不會只只新股都去打,而是根據IPO新股的熱度,有選擇性地參與個別新股的打新。“港股市場打新,資金量越大,配發比例越低,但參與打新的投資者都能獲得一定的配發。”

A股市場,打新往往是一場“包賺不賠”的遊戲,雖然最近新股破發增多,但上市首日破發的還是極少數,因而許多散戶往往只只新股都打新。港股市場則不一樣,新股IPO定價完全市場化,上市首日破發司空見慣。

那麼,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說,該如何投資像阿里巴巴這類在港股上市的公司股票?

港股通是其中一個選擇。不過開通港股通有5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門檻。除了港股通,內地投資者還可以選擇投資港股的QDII基金。當然,內地投資者也可以去香港辦理開戶手續,或者通過內地證券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私下代辦,開通賬戶炒港股。與港股通有標的股限制不同,開通港股賬戶則不受標的股限制,可以炒在香港上市的所有股票。

張強提醒,由於交易規則不同,投資者投資港股要特別注意風險。首先,港股市場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一隻股票如果有負面消息,一天跌20%到30%甚至跌50%以上都很正常。而且港股實行T+0,一天之內可以多次買進賣出,如果不及時止損,損失就可能進一步擴大。上週,卡森國際就曾一天暴跌90%,因此,如果不注意控制風險,投資港股很可能一夜間血本無歸。

其次,A股市場喜歡題材炒作,喜歡高送轉,不少投資者喜歡炒重組、炒垃圾股,但在港股市場,許多仙股會跌跌不休。“在香港,如果仙股股價跌破0.1元,就會再縮股,如10股變成1股。幾次折騰,股民的財富很快蒸發。”張強提醒說。這對直接開通港股賬戶的內地投資者來說要格外警惕。好在近年來,A股市場炒題材股、垃圾股有降溫趨勢。“我認為,A股未來港股化是中長期趨勢,或者說向國際成熟市場靠攏是個趨勢。”

還有一種風險就是,像渾水公司這樣的做空機構,會一邊通過期權做空某公司股票,一邊發負面消息造成股價下跌。“許多公司你要找它毛病,總能找出一些來。”張強說。

再次,內地投資者炒港股還要注意匯率風險。如通過港股通炒港股,要考慮匯率成本,這部分成本往往還比較高;還要考慮匯率波動的風險。

(部分內容綜合自錢江晚報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