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李小龍?《好萊塢往事》的是與非

一個月前,被影迷期待的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第九部影片《好萊塢往事》,本來已經定於內地公映。影片公映前夕,如同今年多部電影一樣因“技術問題”突然宣佈下檔。昆汀的電影在內地上映的命運總不太好,六年前的《被解放的姜戈》在已經上映的時刻,影院突然宣佈停放,重建之後一個月才再次公映,而這時候網絡資源早已滿天飛。這樣不走尋常路的待遇無形中與昆汀電影中出其不意的風格形成了荒誕的微妙對應。

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初,之於中國觀眾,一個最大的噱頭不是來自於影片故事,而是來自於故事中的一段有關“侮辱”李小龍的橋段。為此,李小龍之女李香凝也數度與昆汀交涉,指責昆汀對李小龍缺乏尊重,褻瀆李小龍的個人形象。而昆汀似乎並不願意接受李香凝的指摘,拒絕道歉和刪改。

在影片有關李小龍的片段中,布拉德·皮特所飾演的替身演員,因在李小龍對著片場工作人員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習武之道時,無意間笑了一聲而引起了李小龍的注意。在李小龍看來,這是對他的蔑視,於是雙方決定片場切磋高下。在第一次比試中,替身演員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李小龍踹到在地,而下一次,李小龍則直接被替身演員甩到了老闆的車門上,鏡頭並未直接展示甩出去的過程,而是用一個被身體形狀壓扁的車門的定場鏡頭展示這一打鬥的勝負。當這一幕出現在影片中時,不僅僅是李小龍之女,很多李小龍的粉絲也看不過去了,畢竟李小龍雖然國籍並非中國,但某種意義上,李小龍已經成為華人在海外的代表人物,就連昆汀自己也在過去的電影《殺死比爾》中對李小龍有過正面形象上的致敬。

所以,可以想象,就算本片在內地安全上映,接下來的網絡輿論中,“好萊塢往事侮辱李小龍”之類的說法多半也會登上熱門話題排行榜,進而掀起一波抵制浪潮。然而任何熟悉昆汀的影迷都知道,昆汀在電影中喜歡戲謔歷史,所謂戲謔歷史並等同於簡單的純粹虛構,在純粹虛構中,就算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故事的角色名字和背景多半也都作了相應的改動,以使觀眾儘量不要去對照原型人物。然而昆汀的電影卻恰恰相反,在電影中,人物、故事背景都原封不動地借用現實,在電影故事的末尾,卻巧妙地通過劇情設計完全無視歷史上的真實。在他2009年拍攝的二戰題材的電影《無恥混蛋》中,希特勒是被活活在電影院燒死的。這種植根於歷史真實背景又反叛歷史事實的講述方式,也被用來放在《好萊塢往事》的結局設計中。為了避免進一步的劇透,這個話題的討論只好暫點到為止。

就算拋開李小龍話題引發的噱頭,這部電影在昆汀的個人作品中也算不上是優秀的。在本片中,不再有導演擅長的非線性敘事,人物對話冗長且含有特色的對白風格也被淡化,在各處段落中都欠缺應有的節制,在前兩個小時的觀影中,故事線索拉拉雜雜的好幾條,彼此之間也沒有任何交集碰撞。而大量的充斥在這些故事線中的內容,是以重度迷影情結為前提設計的。這就要求普通觀眾必須得了解五六十年代在熒幕上充斥著的大量西部劇,大量的電影製作人、好萊塢明星的過往,才能更加興奮的感知到這部電影的亮點。

比如電影中萊昂納多所飾演的這個角色,很難說沒有伊斯特伍德的影子:年輕時伊斯特伍德在電視劇領域拍了多部劇集後,發展已至天花板,於是和意大利著名導演萊翁內合作,遠赴意大利拍攝“鏢客”三部曲,藉此,伊斯特伍德成功闖入電影圈,而電影中的角色與其經歷極為相似。而另外一條波蘭斯基妻子沙朗·塔特的故事線,我們也能看到導演做足了功夫,有一場戲中,沙朗塔特要送給波蘭斯基一本《苔絲》,而《苔絲》這部電影在妻子被殺後的幾十年,羅曼斯基將其改編成了電影,彷彿是對妻子的紀念。

如果對好萊塢電影史不熟悉的觀眾,很難進入這個故事的語境中,它不斷地利用插敘的方式、戲仿的影像致敬著這些老電影。它的重點早已經不是講故事,而是利用這個故事表達對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緬懷。人老了,總愛回憶到過去,在這點上,昆汀大概也不能免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