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兩處明朝皇家陵園,除了南京的外,還有一處鮮少人知道

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悠久的文明史,過去的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許多痕跡,其中明朝歷史更是隨處可見,明城牆,明孝陵等等都是過去時代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來到南京就可以體會到濃重的歷史氣息,不管是民國故事還是都城舊事,總有讓人沉醉於其中的理由。

南京的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園,而明朝的皇家陵園在北京也有一處,就是大家熟悉的明十三陵了,相比這兩處名氣很大的皇家陵園,其實在江蘇還有另外一處陵園不為人知。

說到盱眙大家第一時間一定會想到小龍蝦了,這裡每年都會有盱眙龍蝦節,當然今天要說的可不是吃得,位於盱眙西北處其實還是古代皇家陵園明祖陵的所在地。

朱元璋的陵園在南京,而他的祖輩則被安葬於此。這裡是朱元璋高祖,曾祖以及祖父安葬的地方,其中曾高祖的是衣冠冢,祖父則確實安葬於此。很遺憾這裡並沒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當然其承載的歷史文化依舊豐富,更有趣的是這處陵園還有過300年消失的歷史,這也是它不同於其他陵園的獨特經歷。

明祖陵位於盱眙西北的洪澤湖岸邊,陵園修建耗時28年,和傳統的皇家陵園類似,這裡也有長長的神道,神道由外及內延伸到中央大殿,兩側佇立著形態不同的石像,21對石像刻畫細緻工藝精湛。

這些一人多高的石像質量驚人,最重的達到20噸,體積較小的也有5噸的重量,而在一段時間裡這些石像其實都被沉入洪澤湖底了,為了重現明祖陵原貌當初也下了一番苦功。

明祖陵皇家陵園在歷史上曾消失了300年,也讓這處陵園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由於建造於洪澤湖旁的原因,在歷史上這裡就經常飽受水患困擾。該地區地處淮河和洪澤湖交匯的低窪地帶,一到雨季水患嚴峻,過去為了抵禦洪水只能修建堤壩,但是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時間來到1680年,時值清朝康熙年間,一年大水突發,泗州城連通明祖陵等周邊地區全部被洪水淹沒,明祖陵就這樣被湖水掩蓋了幾百年。一直到1963年,洪澤湖的水位趨於下降,這一處皇家陵園才重見天日,當然由於被浸沒的關係許多東西都已經不復存在。

過去的木質建築全部腐朽殆盡,剩下的都是不易被消磨的建築。石像等。來到明祖陵,大部分木質結構都消失不見,不過留在原地的石墩子都是曾經房屋存在過的證據。

整個明祖陵的佔地面積不小,畢竟這裡也是明朝重要的皇家陵園之一,留存下來的文物還是很具有歷史意義的。包括路邊的石像,精細的雕琢一點不比明孝陵中的石像差,將它們一一從湖底打撈上來的後襬放在神道兩旁依舊威風凜凜。

現如今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整個明祖陵其實都是經過修復後才得以重現的,雖然在“分量”上和明孝陵相比有所不及,但是這裡的建築,石像還是相當精美的,如今這裡也成為了盱眙的主要旅遊景點,到來盱眙可別光顧著好吃的,中國古代的歷史悠久綿長,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過去的故事,瞭解一座城市從歷史開始,如果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到明祖陵看看。

佇立在兩旁的石獅子也算是“經歷”豐富,暴露在外風吹日曬,還曾在水底待了300年,仔細看還能發現它們身的水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