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是誰,為什麼被殺?,因“我”而死,我是誰?

這個故事涉及三個人物,王敦、王導 ,在一個就是主人公周顗 字伯仁。故事發生在東晉晉元帝時期。

伯仁是誰,為什麼被殺?,因“我”而死,我是誰?

周顗 字伯仁,時任尚書,相當於部委一把手。

王導時任司空,王氏是當時的一個豪門大族,王敦為王導的親兄弟,時任江州牧、荊州刺史。祖逖死後,對,就是聞雞起舞的祖逖王敦自恃文韜武略無人能敵,不服朝廷管束,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牴觸。晉元帝很是惱火。此時晉元帝寵信劉隗刁協二人,對此二人言聽計從。王敦看不起劉隗刁協,卻又不為元帝重用,大為光火,於是起兩萬精兵,自武漢直撲南京,晉朝中央大驚。

伯仁是誰,為什麼被殺?,因“我”而死,我是誰?

此時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員,晉元帝未答應。如此,王導聽聞後仍大為驚恐。於是王導帶領有官職的宗族子弟二十幾人,親自到晉元帝前哭訴,說家門不幸,出了王敦這個叛臣逆子,但我們一心為公,絕對忠於陛下。不僅如此,此後每天,王導都帶著這二十幾人,到殿外門口站著,以示清白,沒有通敵。

一天早晨,王導正在殿外門口,晉元帝宣周伯仁進見,周伯仁大搖大擺從王導面前經過。王導見了,大聲叫道:“伯仁,我家幾百口人,請您多關心啊!”誰知周伯仁並不理睬,抬頭挺胸就進去了。周伯仁見了晉元帝,極力為王導開脫,說王導一向忠心,絕對不會跟王敦一起造反。晉元帝覺得有理,就留周伯仁陪自己吃飯。周伯仁好酒,當即喝得稀裡糊塗才告辭出來。此時王導不知裡面情況如何,一直在外面站著,見周伯仁出來,又低聲下氣,連叫“伯仁,伯仁”,結果周伯仁沒正眼瞧他們,搖搖晃晃就回家了。但到了家,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詞語懇切,替王導他們求情。

王導見周伯仁這樣,便很生氣,不僅如此,他懷疑周伯仁向晉元帝說自己的壞話了,於是暗恨周伯仁。

卻說王敦確實有兩下子,二萬精兵打得劉隗幾萬大軍潰不成軍。一路直逼,很快攻佔了南京外城。晉元帝一看不好,連忙打發劉隗刁協逃跑,一邊又忙著對王敦封官許願。王敦做了大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至此,王敦便要大開殺戮了,對平時同自己關係不好的,一律殺的殺貶的貶,周伯仁也不例外。但周伯仁是當時兩大才子之一,很有名望,王敦的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勸王敦不要殺周伯仁,王敦看了王導一眼,王導一聲不吭。於是王敦大手一揮,殺!於是周伯仁人頭落地。

第二天,王導當然可以直入朝庭了,於是王導神氣活現地去中直機關轉了一圈,突然在臺子上發現了周伯仁給晉元帝的上書,這才發現周伯仁原來是外示無情,內裡很是為王導開脫罪名的。於是王導拿著周伯仁的表書,痛哭道:“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殺,幽冥中負此良友了。”

伯仁是誰,為什麼被殺?,因“我”而死,我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