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王毓寶,國家級非遺傳人,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天津是“曲藝之鄉”,這裡曲種紛呈、各顯嬌豔,其中有一種聲腔格外親切,嘹亮脆甜,津味十足,那就是津沽大地土生土長的天津時調

說起天津時調,不能不說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

2019年,恰逢93歲高齡的王毓寶先生從藝85週年。

值此之際,【文化叨叨令】向您講述老人家的傳奇曲藝故事。


油漆工人家庭培育曲藝新芽

1926年,王毓寶出生於天津紅橋區河北大街。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老天津(資料圖)

王毓寶的父親王振清是位油漆工人,同時也是位曲藝酷愛者,愛學、愛唱,也愛彈弦兒。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振清“徹底拋下”油漆刷子,開始到處玩票。有喜壽事的,都招呼王振清帶幾個人去唱,王振清也只是唱著玩兒,不掙錢。

耳濡目染之下,小王毓寶學會了彈弦,學會了唱京韻大鼓唱時調。從六七歲時,小王毓寶也開始跟著父親“玩票”了。

《喜榮歸》《七月七》《要女婿》,小王毓寶唱時調得到大夥兒一直等誇讚:毓寶這嗓子又高又亮,時調唱得比京韻大鼓好!

從那時起,小王毓寶只要一開口唱,大家就嚷著讓她唱時調。一顆飽滿的曲藝種子,埋在了津門少年的心中。

十幾歲時各處趕場獻唱,挑起全家生活

王毓寶十幾歲時,家的裡生活開始變得困難了。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王毓寶

為了養家,王毓寶就到小茶樓去唱。起初都是在前面開場,慢慢的,越唱越好,越唱越熟,出場位置也從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漸漸地向後挪了。

小有名氣之後,開始有人向王毓寶發出“邀約”了。從玉茗春、玉壺春,到志成信、大觀樓、寶和軒……這兒趕一場,那兒趕一場,最忙的時候一天要趕三四家。

就這麼著,王毓寶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而在不斷的舞臺實踐當中,她的藝術也逐步邁向成熟。

沒有王毓寶,就沒有“天津時調”

“天津時調”這個名字,原先是沒有的。

王毓寶年幼年學唱《七月七》《喜榮歸》《十二美圖》時,大家都稱這些曲目為“時調”、“時調小曲”。

1953年,天津廣播曲藝團成立了。時任廣播曲藝團負責人的王焚覺得,“時調”要走出去,就要改革創新。他對年紀尚輕但已嶄露頭角的王毓寶說:能不能創新?王毓寶回答得也嘎嘣脆:“沒問題!”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王毓寶“音配像”《摔西瓜》

頭一個新作品,就是至今著名的《摔西瓜》。

大幕一開,整齊氣派的樂隊,歡快的曲調,豐富的內容,活潑的颱風……王毓寶一曲唱罷,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由此,“天津時調”一炮打響,王毓寶質樸、爽朗、甜潤的表演風格也成了曲藝迷們談論的話題。此後,王毓寶又演唱了《翻江倒海》《軍民魚水情》等曲目,都被傳為經典。

2006年,天津時調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毓寶也成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2015年出版的《天津有個王毓寶》

將以往被稱為俚俗小曲難登大雅之堂的藝術形式,徹底改造成了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曲種,王毓寶功不可沒。

可以說,沒有王毓寶,就沒有天津時調的名聲,沒有天津時調的創新改革,也不會有王毓寶的聞名。

王毓寶細說天津時調改革

然而,改革創新的過程,是道阻且長又充滿興奮的。

自上世紀50年代初,王毓寶持續對時調小曲進行全方位改革創新,令這個從曲藝之鄉走出來的曲種,越發神采奕奕。

1953年剛接到時調改革的任務,王毓寶先從唱腔下手。

雖然基本還是按老靠山調來唱,但有些地方特別是頗有代表性的“哎嗨喲、哎嗨喲”,改唱“哎嗨、哎嗨嗨嗨、哎嗨哎嗨哎嗨喲”,一下子耳目一新。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緊接著又研究樂隊的改革。

老師們提議,時調是高門大嗓,樂器得增加。王毓寶也贊同用增加樂器來烘托氣氛。在改革實踐中,笙管笛蕭,甚至京胡、二胡、琵琶、小三絃、低音胡都嘗試過。選來選去,選中了七個樂器。後又經過實踐推敲,最終定下五個樂器:三絃、四胡、揚琴、笙、大提琴。

到了1958年,王毓寶參加全國曲藝會演,要演唱《翻江倒海》。這個作品說的是改造海河的內容,詞多,段子長。但會演時間有限制,如果按老唱法,時間就太長了。

“我們就把它集中,不是光唱了,把詞都加‘數子’裡。根據內容和唱腔,連唱帶數,這裡頭就有改革。”

“當時距離會演還有一週時間,可我還沒唱順溜,每次排練都會忘詞。我就揪著心坐火車上北京了。全國曲藝會演現場,我唱完《翻江倒海》,觀眾反應特別強烈,都說這個作品不僅有革新,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而且還有天津時調原來的味道。”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2018年王毓寶(中)精神矍鑠登臺演唱

還有唱法上的革新。

王毓寶說,要爭取做到唱法也一段一個樣,比如唱《軍民魚水情》“數子”的時候,就不是《翻江倒海》那個“數子”的唱法了。革新有時候也可以借鑑其他兄弟藝術,京劇裡有一個小花臉數板《報燈名》,我就把這個數板用在咱們時調裡頭了,這也是改革。

93歲高齡鄉音不改,依舊讓徒弟學生“膩味”

前不久,天津舉行了“紀念王毓寶從藝85週年研討會”。

著名曲藝專家孫福海認為,“藝術大師”應具備開宗立派、有傳世作品、被業內外共同認可、桃李滿園、德藝雙馨等條件,王毓寶先生作為天津時調的創始人,是當今當之無愧的大師,後輩也應當學習她對藝術精益求精、勇於攀登的精神。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紀念王毓寶從藝85週年研討會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鞏、中國曲協副主席籍薇等均表示,85年來,王毓寶先生見證了曲藝的傳承和發展,用自己的藝術描繪了燦爛輝煌的美麗畫卷。她不但藝術精湛,還為曲藝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敬祝王毓寶先生健康長壽,藝術青春永駐。

王毓寶如今年近期頤,雖很少登臺,但她割捨不下那一份對天津時調的情結。她一直心繫曲藝傳承發展,潛心教學,在曲藝藝苑中不斷耕耘。

回想自己85載藝術歷程,王毓寶也感慨萬千:

93歲高齡、從藝85年,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至今還讓學生“膩味”

王毓寶

“都是大家的幫助、支持,我才能有這樣的成績。我特別感謝大家對我的鼓勵,以後還要繼續做好傳承的工作。徒弟、學生們來了,我遠接高迎。另外我經常追著他們問:‘這段學會了嗎?’‘演唱效果如何?’‘觀眾反應如何?’有時孩子們也說我,別老問了,怪讓人‘膩味’的。可是我覺得,‘膩味’就‘膩味’吧!我也是希望他們越來越好,天津時調越來越好。總之,只要願意學習天津時調,我就願意教。”

老人家一口濃濃的天津話,樸實親切,正如天津時調的高亢明亮、清爽明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