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未來幾年,中國最賺錢的工作是什麼?

回望五年前,生活中有許多未曾想到的事情,都成了今天的習以為常。

外賣軟件好像總在為你推薦你喜歡的口味,淘寶首頁都是你感興趣的品牌,美圖秀秀一鍵就能幫你美顏瘦臉……

這些手機應用,和打敗世界圍棋冠軍的“阿爾法狗”一樣,都屬於人工智能(AI)的一部分。

看起來一點都不理科男的李開復,卻是人工智能行業的先行者。

李開復:未來幾年,中國最賺錢的工作是什麼?


在他與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合著的新書《人工智能》中,他將這個看似遙遠的科技現象,用娓娓道來般的口吻,與每個人的生活與未來相融。

幾年前迪士尼出品的《超能陸戰隊》,讓無數女孩都夢想著擁有一個智能機器人“大白”。而會不會終有一天,我們與“大白”一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在談及未來與夢想的時候,人工智能,也將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李開復說,這個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正要開始。


我們的生活裡,

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出現

寫這樣一本書怕不怕女孩子們看不懂?

他笑起來,說這本書就是想要通過最簡單的解讀,讓更多人瞭解人工智能,然後帶動大家覺醒,提早意識到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到來,讓更多人擁有改變生活和擁抱新契機的可能。

1988年,在就讀博士學位時,他的研究方向就與人工智能有關。近三十年來,他將自己與人工智能的關係,用“很深的情結”來形容。

李開復:未來幾年,中國最賺錢的工作是什麼?


曾作為微軟研究院創立人之一、谷歌和蘋果高級管理層的李開復,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他想要觀察這個時代的變化,也想帶著更多人,去順應全新的改變。

該賣哪支股票?這筆信用卡的使用是不是意味著卡被盜了?銀行該不該貸款給這個人?這些我們需要花費很多分析去判斷的事,卻恰好是人工智能最擅長的。

這些改變有的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且,會越來越多。

在《奇葩大會》中,李開復說:“未來,人類有50%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替代。”這個比例高到會讓大多數人倒吸一口涼氣。

“所有的行業都會顛覆,而且很多的職業正在慢慢消失。”這句話也讓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為很多人都帶來了擔憂。

如何判斷自己的工作是否屬於即將被替代的呢?你可以試試將自己的工作用李開復的“五秒準則”測試一下。

五秒準則的意思是:五秒內,能不能為你工作中需要思考和決策的問題作出決定?如果能,比如翻譯、助理、保安、會計、司機、家政等工作,就有很大可能性被人工智能替代。

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去做人工智能做不了的事

人工智能時代到來時,媽媽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小孩?年輕人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就讀專業與工作職業?

他說:“知己知彼就好了。人工智能不擅長做什麼,你就去做。”

比如文化、娛樂、文藝、考古學,或者一些跨領域、深度的工作。人工智能畢竟不是萬能的,所以,去做這些就好了。

李開復還特意提到服務業。一個好的服務者,或者是服務業的創業者,都在未來非常有價值。

他用醫生這個職業舉了例子。

李開復:未來幾年,中國最賺錢的工作是什麼?


以當代醫療來說,機器的精準完全可以超過資深的醫生。所以十至十五年內,人工智能就足以代替醫生。可醫生卻並不會被淘汰,而是轉為服務者,成為機器的“翻譯者”。

曾身患濾泡性淋巴癌四期、用17個月抗癌並康復的李開復,笑著用自己的病症舉了個例子。

面對病人時,比起得到一個來自機器的數據分析:“你的淋巴癌到了濾泡性第四期,五年內的存活率是23%。”大部分病人更願意聽到醫生說:“你知道嗎?李開復也得了這個病,他後來就好了。你只要自信、睡眠足夠、好好治療,有很大可能會康復哦。”

愛和關懷,是機器無法做到的。


愛是我要堅決捍衛的

《奇葩說》第三季有一期專門在探討:愛上人工智能算不算愛情?

藉由皮克斯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我問李開復:“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模擬為一個完美的戀人,哪怕是像異地戀那樣,會哄你開心,懂你的喜好,那麼你會選擇和人工智能談戀愛嗎?”

李開復先是笑起來:“哇,我戀愛啊?”然後他想了想,“假如放到這樣一個很假設的前提下,我是絕對不會願意和人工智能談戀愛的。”

他說,人工智能只是一種表象,它並不是真實的人,所以,就算它能說出你想聽的甜言蜜語,卻也並不會和你擁有真正心靈的觸動,並不會真的在乎和關心你。

當下的人工智能目前都使用於單一領域,但擁有綜合性,目前還是距離很遠,即使是最接近通用聊天機器人的微軟小冰,我還沒聽說有人愛上它的。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比如緣分、心有靈犀、觸電的感覺,這些都是人工智能無法複製的東西,是來自心靈的感受。

“你們女孩子不是都很愛說:憑感覺、憑第六感嗎?這些感覺,絕對不是來自邏輯的判斷。”

他說:“我只是覺得,人工智能並不會複製一切,至少我不相信它能。”

他例舉了兩種可能到來的世界。

第一個世界,人工智能替代了一切,甚至替代了愛。但那個世界裡,我們都成為了傀儡,彷彿被幕後黑手操控著。

但第二個世界,人工智能只是成為了服務我們的工具。它幫我們更快地醫好病人,建立更完善的無人駕駛規則,降低車禍的概率,替我們掃地、洗碗、駕駛,而我們會有更多時間與精力,去旅行,去享受世界,盡情去愛。

我相信,所有人都會選擇擁抱第二個世界。


去做你愛做的事,

或者成為愛的天使


李開復有這樣一條微博,人工智能時代要告訴孩子的四件事情:

第一, 要做你最愛做的事情。因此你最愛才能做得最好。第二, 要做事情就要做得深,做得很深機器才不能取代。第三, 要做平衡,文化、娛樂、藝術都要很好,全面發展。第四, 一定要人機結合。

許多人用這四點,作為教育孩子的全新準則。但除了給父母和學生的建議外,對於已經工作的年輕人,李開復也有自己的建議。

一方面,可以去了解人工智能,尋找人機結合的機會。如果你是一個基金經理,那就去了解人工智能交易,成為操作它的人。另一方面,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學一個全新的技能。但它一定是你很愛的、願意勤奮去學的。

“當然,也可以成為愛的天使,去做一份付出愛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帶來的感受,貼心的服務,都會有價值。”他說,機器不能替代我們的審美觀,以及對美和愛的追求。

浮生碌碌,汲汲營營,我們身為萬物之靈,到底該怎樣活著?


李開復:未來幾年,中國最賺錢的工作是什麼?



回首過去,我們都曾有許多後知後覺的後悔,卻這一次在時代變遷時,擁有了改變的機會。在AI時代裡,如果不想成為“無用”的人,就要找到自己的獨特之處。

正如在《人工智能》書裡寫道的那樣: AI來了,但有思想的人生並不會因此而黯然失色,因為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