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拼多多最新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GMV超過8400億,收入連續三位數增長,活躍買家超過5.36億,僅次於阿里系。這是拼多多成立4年給出的答卷,其成長之快自然不能用站在巨人肩膀上簡單概括。如何看待電商競技場中本來有阿里巴巴和京東老大老二火拼,拼多多作為老三非但沒死,反而逆襲成為第二大電商平臺?

從“3億都在拼”到“5億都在買”

財報顯示,三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75.1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72億元同比增長123%。這是拼多多自2018年Q1以來,連續7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拼多多營收增長主要來源於平臺在線營銷技術服務收入強勁增長。三季度,拼多多在線營銷技術服務收入為67.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74億元同比增長126%。平臺交易服務收入為8.03億元,較去年同期3.98億元同比增長101%。這是財報基本面。

截至2019年9月30日,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36億,較去年同期淨增1.51億,較上一季度淨增5310萬,創上市以來最大單季增長。從活躍買家維度看,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幾大電商,拼多多早早將京東拉下馬。

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達到3.44億,一舉逆轉京東的3.14億,成為阿里巴巴之後第二大電商平臺。此後一發不可收拾,目前京東活躍買家僅僅比2018年Q2增加大約2000萬人(達到3.34億),增長天花板明顯;而拼多多卻在5個季度中增加超過1.9億,是京東活躍買家增量的8.5倍,因此兩大平臺的買家池差距越來越大。

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根據CNNIC數據,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中國網民總數為8.54億人,普及率為61%。但是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佔比為73%,接近3/4。誰能滿足更多一二線以外城市網民的消費?此時拼多多橫空出世,消費升級大時代背景下,這不意味著降級,恰恰相反,對於低線城市網購者的挖掘,則也是一種升級。

隨著阿里巴巴戰略放棄低端市場資源主要放在天貓上,這就留出一塊巨大市場空白,收入不高或者對價格非常敏感的淘寶客,迫切需要一個更好的電商平臺來滿足其需求。淘寶用戶需求被拼多多滿足外,還有一部分人群之前從未在網上買東西,他們在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普及後開始上網,搶過微信紅包,卻極少安裝下載過支付寶和淘寶,拼多多通過微信社交,把這部分人群搶到手中,成為拼多多創始客戶。

拼多多立足微信海量用戶形成的低成本用戶裂變,而微信這樣的頂級社交入口是社交分享型電商的天然護城河。社交APP相對於電商APP日均啟動次數更多,且使用時長更長。同時對於網購用戶來說,即時通信滲透率更高,無論是淘寶還是天貓都不具備這樣的社交流量池,至於兄弟產品支付寶一直想做社交的大夢,也是一碎再碎。

2018年上市前,拼多多slogan隨處可見:3億人都在拼,現在憑實力演變成“5億人都在買”,從拼到買,除了數字蹭蹭上漲外,內涵也發生本質變化。

GMV超過8400億,買家剁手越來越狠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中國網上零售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5.5%至9萬億,網絡滲透率同比提升1.6百分點至21.2%,五年複合增速達到37%。按照地區分佈結構來看,農村地區逐漸成為網上零售增長主要驅動因素。

不過,拼多多可不是眼裡只有農民朋友,更多白領也開始成為拼多多擁躉,畢竟誰能拒絕優惠的好貨呢?

QuestMobile2019“雙11”洞察報告顯示,得益於“百億補貼”,拼多多“雙11”當天用戶規模達到2.2億。也就是說,雙11當天共計有超過2.2億消費者湧入拼多多商城。這就很有意思了,在阿里巴巴天貓的大喜日子,5.3億活躍買家中超過四成,選擇在拼多多上過“光棍節”。

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截至2019年9月末,拼多多活躍買家年均消費額達到1567元,和上市前的577元相比,增加近3倍,顯示出他們在拼多多平臺上剁手越來越狠。從年均消費金額從577元增加至1567元,此事實在揭示:拼多多用戶復購率很高。

因為新用戶往往是衝著幾十塊錢就把家裡全年用的紙巾買完了來的,假如新用戶只買一次,那拼多多肯定火不到今天。如拼多多高管所言,在拼多多上買蘋果產品的用戶,最終會再來買其他產品。

復購是電商運營者核心KPI,比如筆者哪怕已經在某旅遊平臺兩年都沒下單了,仍然能在各種大促季節收到促銷短信。在拼多多上,新用戶一開始被人拉著拼了團,抹不開面子,要友情支持一把。可是收到物品後,發現東西還不錯;就想再給一次拼多多機會。以前你買9.9元小東西,現在開始買各種快消類標準品;買著買著,就自然而然買更高端的3C和其他品牌貨,這可是京東和天貓的腹地。

拼多多用戶不僅僅是“五環外”。其實,真正下沉市場肯定不是房價6-8萬元的北京西二旗,而是從來不加班,996聞所未聞,中午一般都要午休,5點多就下班的三線城市消費群體。2019年7月-9月,拼多多在蘋果應用商店裡下載排名基本是第一或者第二名,顯示出越來越多中高端用戶開始使用拼多多。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拼多多持續領跑全球APP Store購物類榜單,成為全球蘋果用戶下載量最大的中國應用。所以,需要及時update你的固有思維了,拼多多逐漸變得高端起來。

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根據極光大數據,拼多多新增用戶來一二線城市的比例在逐漸增加,比如就在2019年Q1,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新增用戶比例為8.6%、17.4%和18.2%,總和超過44%,接近一半來自有更高消費水平的城市。比這說明什麼,拼多多不僅從淘寶上搶用戶,還從天貓和京東那裡搶用戶。

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截至9月30日止的12個月,拼多多GMV為8402億,同比2018年Q3增加大約144%;環比增加18.5%。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名義同比增長為16.8%,拼多多增速接近9倍於行業平均水平。

電商依然是增量市場,遠遠未到在存量市場相爭的零和遊戲;電商盤子在變大,若你的GMV增速領先同儕,當然就是搶地盤快的那一個。主要對手京東和阿里巴巴年度GMV總量依然在領先,但在最新統計週期中,或許拼多多GMV已經成為“二當家”,這意味著:買家和用戶、GMV乃至市值,拼多多全面搶佔二號位。

模仿者死,創新者生

觀察零售發展歷史,共有四代模式:百貨商店、連鎖超市、會員制倉儲超市和電商平臺,演進的方向就是毛利率越來越低,週轉率越來越高。百貨店代表公司梅西百貨、連鎖超市代表公司沃爾瑪、會員制超市代表costco,電商平臺可以用京東或者亞馬遜。按照毛利率排序,梅西百貨高於沃爾瑪、costco最低。從庫存週轉率,梅西百貨最低,沃爾瑪其次,costco最高。

沒有人會拒絕便宜實惠,這也是零售行業法則。但是如果沒有模式創新,僅僅採用低價是不可持續的,而拼多多能做到便宜實惠且還有創新。

賣東西說到底,要麼你特別貴,一次賺到位。比如美國波音或者歐洲空客賣飛機,一架飛機就是幾十億乃至百億,客戶每次只能買幾架飛機,但是毛利率高,所謂“半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要麼你就薄利多銷,拼多多的商業邏輯就是薄利多銷,將海量流量彙集到有限商品裡,打造爆款,讓商家實現薄利多銷。這種模式適合於高頻、低價的日用百貨和農產品類。因此,拼多多重點推薦的商品銷量就特別大,幾十萬和上百萬很容易做到。

拼多多提供便宜實惠的商品給客戶,採取低端切入戰略在佔領中低端用戶市場之後,不斷向中高端電商市場滲透。有9塊9的雨傘,也有數千元的蘋果新手機,無一例外都便宜,但不代表是假貨。

拼多多推出“百億補貼”滿足一二線客戶多維度需求,明星產品蘋果手機和水果生鮮成為反攻利器。在下沉市場保持穩健的背景下,百億補貼推出很好地滿足一二線城市客戶多維度的需求。依靠百億補貼,包括蘋果產品、戴森吹風機、ReFa瘦臉儀等明星產品價格變得親民化,包括水果生鮮在內的農貿產品,白領剛需族消費端得到滿足。

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截至目前,拼多多“百億補貼”入口日活用戶已經突破1億大關,參與國內外品牌超過2800家,熱門補貼商品超過23000款。截至今年10月底,“新品牌計劃”正式成員已達85家,超過800家包括知名品牌在內的企業參與C2M定製化生產。三季度,平臺以日用百貨、智慧家電為主新品牌產品,累積訂單量超過2700萬單。在供給層面,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計劃”,已經發展成為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結合標杆。

正是基於“以需定產”的模式和“人為先”商業體系,拼多多已經成為新生代本土品牌主要源發地之一。所以,拼多多並非百億金元砸出來的商業壁壘,而是創新帶來的紅利。

護城河夠深,增長動能將逐漸顯現

拼多多用戶數,人均消費額,人均訂單都處於高速增長中。截至2019Q3,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規模超過5.36億,佔中國互聯網用戶63%,佔中國人口38%。人均年度消費金額為1567元,同比增長75%。拼多多平臺已具備規模優勢,並由此形成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因此,拼多多電商模型無疑很出色。

拼多多“百億補貼”戰大勝!年銷售8400億,5.4億買家遠超京東

截至2019年9月30日,拼多多獨立app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4.3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98億,較上一季環比勁增6360萬。與二季度(涵蓋618)和四季度(涵蓋雙11)的電商旺季相比,三季度是電商行業傳統淡季。這也意味著,在傳統淡季中,拼多多獨立app繼續保持旺盛的獲客能力。拼多多曾於二季度財報披露,當季獨立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3.66億,較一季度的2.9億單季環比淨增7630萬,這意味著從4月—9月,拼多多app月活用戶數淨增1.4億。而按照12個月計算,拼多多獨立APP平均月活躍用戶數淨增2億,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拼多多護城河已經夠深,鉅額營銷費用支出所吸引到的用戶,會轉變為平臺長期忠實客戶。對於拼多多來說,營銷費用佔比高,大額虧損沒什麼值得奇怪的,這只是戰略性選擇,大力補貼獲客其實是長期有價值的投資。

基本判斷是:拼多多規模擴張仍將持續,買家/用戶數、年人均消費金額以及現金流向好,也反映拼多多在高速發展期“高築牆、廣積糧”戰略部署。拼多多中長期將由規模邏輯轉為精細運營邏輯,屆時增長動能將轉換為綜合費用率有效控制,在規模效應下take-rate提升,拼多多的盈利不會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