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營養不良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應對?

何為老年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又稱營養失調,主要是因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過度損耗營養素所造成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營養素的缺乏或不足,除了營養不足外,還包括由於過度攝入特定的營養素而造成的營養過剩,如身體超重、肥胖等。

  老年人是特別易患營養不良的群體,尤其當他們患有慢性的精神或生理的疾病時。目前通常所說的營養不良指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蛋白質-能量不足是最常見的營養問題,它伴隨著老年人罹患的各種急慢性疾病。微量營養素缺乏也是比較常見的營養問題。

老年營養不良的危害大嗎?---

老年人營養不良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應對?

營養不良可使抵抗力下降、身體虛弱、對應激的反應性下降、對治療的反應也較弱。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代謝功能的改變,基礎代謝降低,瘦組織下降,內臟萎縮,體脂增加,機體各個器官、系統衰老退化,並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別的慢性疾病,同時由於心理、社會經濟等各種因素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的風險大大增加。有調查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體重下降的比例佔17.6%,貧血患病率為25.6%,都高於一般成年人,所以老年人要重視預防營養不良和貧血。

  對於患有疾病的老年人首先要治療原發病,改善營養狀況,對膳食攝入不足的要增加食物攝入量,調整膳食結構,並提高膳食質量,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增加餐次,少量多餐,既可以保證食物的攝入量,又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對膳食攝入不足的老年人可適當使用營養補充劑,特別是維生素和礦物質。

老年營養不良的危險因素都有哪些?---

老年人營養不良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應對?

  ①消化系統功能衰退是老年人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如牙質過敏、牙周炎、壓根鬆動、脫落都影響咀嚼能力,而且老年人味覺、嗅覺靈敏度降低,這些都會影響進食及食物的消化。胃腸功能衰退、吸收功能障礙,也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②精神不振、抑鬱是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又一重要原因。老年人常因退休產生失落感,或因獨居、喪偶、孤獨情緒低落,或因兒女不孝等不稱心事件抑鬱,悲傷,導致食慾下降,食物攝入減少,身體及社會功能降低,其結果也會造成營養不良。

  ③老年人會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別的慢性疾病,疾病和治療本身可造成老年病人機體分解代謝增強,無法正常進食,加重原有的營養不良程度。同時,老年人常見慢性病又需要限制某些營養物質的攝取。

  ④殘障、失能、行動不便會影響營養素的攝取,老年人失去自行購買或加工食物的能力,也會導致無法獲得所需要的營養。

  ⑤長期使用藥物影響營養素的吸收,老年人通常因多種慢性病而服用較多的藥物,長期服藥會影響食慾及多種營養素吸收。

  ⑥活動少也是影響進食量的一個因素,部分老年人不愛活動或活動能力下降,或退休後活動減少,消耗不多,故每餐進食量也大為減少,導致多種營養素攝入不足。

  另外,認知功能障礙、受教育程度、經濟條件及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影響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危險因素,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老年人攝入食物的質和量不能滿足需求,或是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出現障礙,最終導致老年人出現營養不良。

老年營養不良的表現是什麼?---

老年人營養不良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應對?

  營養缺乏發生時或發生之前往往會發出一些信號,注意這些信號,會提醒我們及時應對。例如老年人患有營養不良,大多會有頭暈氣短、肢體疲乏、食少腹瀉、骨質疏鬆、口舌發炎和貧血、毛髮稀疏、皮膚乾燥、粗糙、凹陷性水腫等表現,多伴有各種疾病史及原發病症狀,或孤獨、貧困等情況,常會出現食慾不振、精神委靡、面色無華、表情淡漠、全身乏力、反覆感冒和逐漸消瘦等症狀,嚴重者易發生感染和傷口不癒合。如老年人在過去三個月內,食慾和進食下降,體重降低,患急性疾病和較大突發事件,精神心理有問題,如痴呆或抑鬱,就要引起重視。應到醫院做化驗檢查,如血常規檢查明確是否貧血,血液生化檢查明確有無低蛋白血癥,因前白蛋白、轉鐵蛋白是反映營養狀況有效指標。如確診為營養不良,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營養補充,嚴重者採取藥物治療。

怎樣預防老年營養不良的發生?---

老年人營養不良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應對?

  ①合理膳食是預防營養不良的首要措施。增加食物攝入量、提高膳食質量,養成正確的飲食行為,用科學的飲食觀念作指導,摒棄不良的飲食習慣及方式,是預防老年人營養不良的根本措施。

  ②治療原發病是改善營養狀況的重要措施。老年人中支氣管炎、肺氣腫、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率增加,這些疾病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還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和消耗性疾病如結核和肝、腎疾病,也會影響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因此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③經常性的進行自查,稱量體重,監測營養不良。運用快速營養篩查工具進行自我評估,及時瞭解自己的營養狀況,如有營養不良的風險及時到醫院就診,接受營養師的專業評估與指導。定期到醫療機構進行體檢,如有營養不良的風險,及時進行營養干預。

  ④鼓勵參加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預防營養不良的重要措施。

  ⑤老年人的健康離不開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加強大眾健康教育是一個公認的干預措施。普及和加強健康教育,讓老年人有防範營養不良的意識,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環境支持和家庭支持也很重要,儘量讓老年人生活便利,照顧好它們的生活起居。

老年人的營養需求有什麼特點?---

老年人營養不良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應對?

  老年人機體組成、各種物質代謝反應及器官功能均發生相關變化,故營養需要量與成年人不同。一般認為,老年人的營養素需求與年輕人在原則上並無嚴格的區別,所不同的只是量的差異而已。

  老年人對能量的需求量應低於年輕人,應適當控制每天熱量攝入。老年人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而蛋白質的利用能力降低,應注意老年人蛋白質的供給,尤其是優質蛋白的供給量。在正常情況下,老年人碳水化合物供給量在總熱量中所佔比例在55%~60%為宜,不宜多用蔗糖。脂肪供給量不超過總量的20%~30%,且儘量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適當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同時應重視老年人維生素的供給。迄今尚無證據表明老年人各種維生素的需要與年輕人存在差異,但一般均推薦老年人每日維生素的需要量應稍高於青壯年,且特別強調維生素D的補充。老年人對礦物質、微量元素需要量基本上與成年人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鈣攝入量不宜低於成年標準,應多吃含鈣量較高的食物。老年人易發生貧血,選用鐵吸收率高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