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都把主要功能放到2M的Lite應用中了,國內三大系的給點反應啊

大廠都在推精簡版

在過去的幾年中,包括Google,Uber,Spotify和Twitter等大廠發現在吸引更多用戶的時候,需要針對發展中市場普遍存在的狀況進行優化,例如連接混亂,互聯網速度緩慢以及低端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等等。

臉書都把主要功能放到2M的Lite應用中了,國內三大系的給點反應啊

於是他們開始設計其應用程序的“精簡版”版本。該版本可以在大多數手機上運行,​​並且不會佔用設備上的太多空間(少於10MB),使用最少的數據量,甚至在網絡條件不理想時也可以工作。

臉書Lite版的歷史

臉書在2015年就推出了一個Lite版。

臉書都把主要功能放到2M的Lite應用中了,國內三大系的給點反應啊

最初,當團隊開發Facebook Lite的第一個版本時,其目的是為具有設備,網絡和數據限制的用戶提供非常基本的Facebook版本。在功能方面有所限制,界面看起來像是一個基本的移動網站。

在2017年左右, 臉書改變了對Lite應用程序的處理方式。他們希望即使是在有限大小的應用中也要為用戶提供“不妥協的體驗”。這意味著它希望為用戶提供與主應用程序幾乎相同的功能集。多年來,引入了諸如實時視頻,反應,故事和市場等功能。

在核心功能方面,Lite應用程序現在與主應用程序更加接近。但是也會沒有某些功能,例如故事和約會中的貼紙。

同年,印度的網絡提供商Jio推出了基於KaiOS的名為“ JioPhone”的“智能功能手機”。在2018年,臉書專門根據Lite應用程序的架構為該平臺發佈了一個應用程序。

技術原理

  • 業務邏輯放服務器

為了使應用程序具有最小的尺寸,臉書構建了一個非常精簡的客戶端,將所有業務邏輯轉移到服務器上。客戶端具有一些基本的UI元素,而其他內容僅在用戶打開應用程序時才從服務器上加載。

臉書Lite團隊發現,應用程序大小影響了客戶數量。每減少五個字節,他們就設法獲得並保留一個用戶。在創建Facebook Lite之前,人們通常會因為手機的空間限制而卸載臉書應用程序。即使他們想使用它也是如此。

  • 優化代碼

為了減小應用程序的大小並在新功能不斷增加時對其進行檢查,工程師使用了內部開發的一對bot,它們分別是BuildBot和SizeBot。Buildbot提供有關應用程序不同內部版本之間大小差異的信息,SizeBot會通知編碼人員將功能添加到應用程序時要添加多少大小。 這有助於產品經理清除優先級列表中不高的功能。

Lite團隊構建了一個名為Redex的特殊工具,該工具是Android文件的優化程序。與ProGuard的開源優化器工具一起使用,可將應用程序的大小減少40%,並將其運行時性能提高25%。在該項目成功之後,它甚至將此工具與其他應用程序一起使用。

  • 按需下載

此外,還使用按需下載方法來獲取聲音和動畫之類的資源,而不是將其包含在安裝包中。

  • 轉移調試信息

Lite團隊進行的另一個項目稱為精益崩潰報告。它的目的是從APK(應用程序包)中提取調試信息。 該團隊發現調試報告幾乎佔據了APK大小的15%。當構建Lite應用程序時,這會佔用很多空間。從安裝包中去掉調試代碼,取而代之的是將其存儲在公司的服務器上。結果是應用程序的大小減少11%。

由於有了這些改進,臉書的Lite應用程序幾乎比主應用程序小40倍。

Lite的前景

從2015年到2019年,Facebook Lite被下載了10億次。主應用在同一時期已被下載25億次。今年,Lite的下載量為2.551億次,而主應用程序的下載量為3.375億次。

來自印度的人們下載該應用程序的次數最多,其次是印度尼西亞和巴西。Lite團隊面臨的挑戰是,除了上述國家以外,還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擴展用戶群 。

臉書都把主要功能放到2M的Lite應用中了,國內三大系的給點反應啊

雖然該公司歷來都在許多手機上預加載了主應用程序,但目前尚無合作伙伴關係,可以將Lite應用程序加載到當今市場上的任何中低端手機上。 如果有的話,社交網絡的移動網站上會出現提示,鼓勵訪問者下載Lite應用程序。

Lite非常適合許多用戶群,包括使用高端手機的人。 這對於節省旅途中的電池使用時間以及限制自己只使用社交網絡的核心功能而又不被深深吸引非常有用。臉書還在受控的市場上測試了iOS版本。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例如印度和巴西)連接到互聯網,他們將更喜歡使用精簡版應用程序。主要是因為它們比移動網站或漸進式Web應用程序(PWA)更好的同時,還將主應用程序中的許多功能打包在一個較小的包裝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