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到東平縣接山鎮考察漢世偉項目

11月18日至2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夏英、薛桂霞到接山鎮考察調研漢世偉項目。接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郭光喜陪同。

中國農科院到東平縣接山鎮考察漢世偉項目

考察組一行到接山鎮漢世偉項目周徐養殖區建設現場實地調研,聽取項目建設情況介紹,重點考察了接山鎮與漢世偉集團共同推出的家庭農場、集體農場、金融農場、眾籌農場四種養殖模式。

集體農場模式整合了10個省市級貧困村的土地、資金和人才,在周徐村建設農場,租賃給漢世偉集團養殖過橋母豬,年租金126萬元,每個村按照注入資金的20%進行分紅,所得分紅資金用於貧困戶脫貧和貧困村建設,僅靠這個項目,10個村的貧困群眾人均分紅1000多元。家庭農場模式鼓勵本地致富能人建設高標準智能大棚發展生豬規模化養殖,集生豬育肥、有機蔬菜種植、農產品深加工等為一體。位於接山鎮前寨子村的強富農牧有限公司成為家庭農場的典型代表,積極帶動周邊地區貧困人口就業,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動能。金融農場是依據國家精準扶貧相關金融政策,由接山鎮政府歸集500萬扶貧資金,委託漢世偉公司建設高標準現代化生豬養殖農場,每年定期為項目村分紅。

中國農科院到東平縣接山鎮考察漢世偉項目

中國農科院到東平縣接山鎮考察漢世偉項目

接山鎮探索推出的養殖四種模式,帶動近20個空殼村集體收入超過5萬元,通過規範項目利益聯結機制和實行差異化分紅,不僅推進了扶貧幫困無縫覆蓋,也探索實現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集團發展的有機銜接。

接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郭光喜:“我們依託漢世偉集團,推出的四種養殖模式, 實現了一舉多贏的良好局面。一是貧困戶贏了,贏在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和勞力的情況下,就能夠長期穩定地獲得資產收益;二是龍頭企業贏了,贏在既能承擔起社會責任,又能獲得國家政策扶持;三是金融部門贏了,贏在貸款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四是黨委政府贏了,贏在有效整合了專項資金、金融資源,培植壯大了優勢產業,既有力促進了穩定脫貧, 又為鄉村振興夯實了產業基礎。”

(通訊員 林藝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