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於腦丨冬季養生,養護好你的腎了嗎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也越來越注重養生了。走在大街上,到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養生會館,可是這些會館真的能做到養生嗎?

什麼是真正的養生?老祖宗留下來一句話,“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意思是說,真正的養生,除了保養身體外,還要滋養我們的心神,榮養我們的心智,從而做到身心俱康。

關於養生,古人講究順應自然法則。老子在《道德經》裡講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黃帝內經》裡也從自然規律講到了四季養生。“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由此可見順應自然法則養生的重要性。

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於腦丨冬季養生,養護好你的腎了嗎

現在正是萬物蕭條的冬季,天寒地凍,寒氣逼人。在這樣的季節裡,大家如何正確養生呢?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說道:“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段話強調了一個臟器——。明確指出冬天養生之道,重在養護腎臟。因為在中醫五行學說中,腎在春夏秋冬四季裡代表冬季,主水,主收藏,主骨生髓。所以,冬天最主要的養生是養護好我們的腎。

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於腦丨冬季養生,養護好你的腎了嗎

01 腎藏精,主生殖發育

中醫講的“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來源於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兩者都在腎內存儲,稱為“腎精”。

腎精關係著人的生長髮育和生殖能力。在整個生命過程中,由於腎精的盛衰變化,人體呈現出幼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不同生理狀態。

02 腎主骨生髓通於腦

在《黃帝內經》裡有一句話,“腎主骨生髓通於腦”。如果人體腎精充足,骨髓的生化有充足保證,骨骼就可以得到骨髓的滋養而堅固強壯。

髓分為骨髓、脊髓和腦髓。脊髓向上連於腦髓,使大腦可以得到充分滋養。《類經》裡關於腦髓是這樣說的:“凡骨之有髓,惟腦為最巨,故諸髓皆屬於腦,而腦為髓之海。” 因此腎精充足與否,對大腦的影響極大。

“精足則髓足,髓足則腦充,技巧之所以出,故腎為作強之本"。如果腎精充足,則大腦反應敏捷,記憶力良好,做事情事半功倍。反之則思維遲鈍、記憶力低下。

03 腎主水

腎在調節人體體內水液平衡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腎對體內水液的存留、分佈、排洩靠腎的氣化功能完成,如果腎氣不協調,會出現尿崩症、糖尿病和浮腫等情況。

04 腎主命門之火

所謂“命門”,也就是生命之門。“火”,指的是人體的功能動力。腎主命門之火,是指腎有主管人體生命活動根本動力的功能。

如果命門火衰,會出現五更瀉、久瀉、滑精、陽萎、女子月經不調等症。而命門火旺,則會出現性慾亢進、遺精、及虛煩不寐等症。

05 腎主納氣

中醫認為腎有幫助肺吸氣和呼氣的功能。正常呼吸既依賴於肺的肅降,也依賴於腎的收納。

如果人體腎氣足,肺得到滋助會呼吸均勻、平穩。如果腎氣不足,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表淺、喘憋不適等“腎不納氣”等症。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腎在人體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的人們壓力很大,往往處於緊張忙碌的狀態。應酬、加班、熬夜,成了人們的家常便飯,對腎的養護卻無暇顧及了。等到功成名就的時候,往往已經失去了健康。

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於腦丨冬季養生,養護好你的腎了嗎

要想身體健康,需要學會養生。那麼人們如何做才能保養好腎臟,從而健健康康地度過寒冷的冬季呢?

01 因天之序,早睡晚起

《黃帝內經》裡告訴了大家冬季睡眠原則:“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這樣既可以防寒保暖,又可以保護體內陽氣減少外洩。而且近幾年,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早睡的其它益處。

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於腦丨冬季養生,養護好你的腎了嗎

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人們入睡以後,血液會週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腦,隨之腦脊液就趁機進入。進入大腦的腦脊液會清除毒素,比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澱粉樣蛋白,從而可以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發率。

而這樣的清洗,只有在入睡後才能做到。人在清醒的時候,腦脊液並沒有充分的機會趁虛而入。相對而言,經常熬夜的人群就存在著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高風險性。

而且經常熬夜的人,雙眼長時間處於勞累狀態,會出現腫脹、酸澀、眼乾及視物不清等症狀。久而久之,會嚴重損害雙眼視力,甚至引起乾眼症及視網膜病變等嚴重後果。

02 科學泡腳

人體的足部有60多個穴位,被稱為“第二個心臟”。在足底有一個穴位叫“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所以天天泡腳,對身體很有益處:春天泡腳可以增加生機;夏天泡腳可以去除溼熱;秋天泡腳可以潤燥;冬天泡腳可以溫曛丹田。

但是要注意的兩點是,首先時長應該不低於二十分鐘。其次因為踝關節是所有經脈走向腳的一個很關鍵的樞紐,所以泡腳的時候一定要把腳踝泡進去。

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於腦丨冬季養生,養護好你的腎了嗎

03 叩齒補腎

叩齒可以補腎,原因有兩個方面:

1、齒者,腎之標

腎主骨,而牙齒是骨骼中最堅硬的,古人稱牙齒為“齒者,腎之標”。經常叩齒可以健齒、補充腎精,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2、腎液為唾

在《素問·宣明五氣》中說道,“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人在叩齒時產生的唾液稱為“金津”,又稱“玉液”。“津”通於“精”,為腎精所化,如果徐徐嚥下,則有滋養腎精的作用。

現在醫學研究發現,叩齒能興奮牙體和牙周組織的神經、血管和細胞,促進牙體和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加抗病能力。

具體叩齒方法在《修齒要旨》中有說:“每晨醒時,叩齒三十六遍,可使人長壽。”大家可在每天早上起床前叩齒36次,同時把產生的口水(“唾”)徐徐嚥下。

04 心腎相交,補腎強腎

中醫講究人是一個完整的主體。心腎相交法在強腎的同時可以補心,身體機能會得到進一步增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 鳴天鼓

這是最常用的一個方法。以手掌心的勞宮穴貼住耳孔(耳孔處就是聽聞穴),把整個手搭在後腦勺上,食指在中指上往下彈擊,落在後腦殼上。彈幾次再壓緊,然後突然放鬆,直到耳朵有一種特別清爽的感覺為止。

  • 手心搓腳心

人的腳底有腎經的湧泉穴(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手上有心包經的勞宮穴(手掌握起,與中指接觸的那一點就是)。用手心交叉搓腳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腳心,一樣也可以做到心腎相交、固本培元。

  • 按摩聽聞穴

掌心向後,用中指插進耳內,手指在裡面轉180度,讓掌心向前,然後用手指在裡邊輕輕蠕動。大約三十秒後,將手指向前外方猛地拔出來,能聽見的響聲越大越好。

  • 搓腰補腎

雙手搓腰有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的作用。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經常按摩,能夠溫煦腎陽、疏通氣血,從而達到補腎的作用。

05 食療補腎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古人有云:“凡膳皆藥,寓醫於食”,只要把身體調理好了,就可以遠離疾病和藥品。

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於腦丨冬季養生,養護好你的腎了嗎

冬季人們可以適當進補,如羊肉湯、鴨子湯、瘦肉湯等。因為天氣寒冷,同時也特別適合粥養,如芝蔴粥、黑豆粥、枸杞粥、蘿蔔粥、山藥粥、紅棗粥等。另外可以多食用一些補腎的蔬菜,如韭菜、胡蘿蔔、花椒、紫菜、海帶等。

還有一種補腎的食物——栗子。藥王孫思邈評價栗子說:“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栗子生吃,嚼至軟爛成漿緩緩嚥下,對補腎大有益處。

06 適當的運動鍛鍊

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特別有益,但是運動也要講究方法。《黃帝內經》裡提示冬季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一方面是為了儘量減少陽氣外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暖。

現在除了這兩個原因以外,應該再加上一點,那就是早上空氣汙染比較大,漂浮物比較多。尤其是在霧霾天,早起鍛鍊更不利於健康,所以冬季鍛鍊可以選擇在下午進行。

07 保持心情愉悅

人們要想健康長壽,就要保持一顆恬淡虛無的心。不驚不怒,以一顆寬厚包容的心去看待問題。只有心態平和,人體才能達到真正的心身雙修。

結語: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同時也是最適宜滋補養生的季節。只要大家能夠做到以上幾點,相信都會健康快樂地度過冬季,做到“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

作者:@紅塵一朵蓮。傳播健康知識,講述人間冷暖。如果您喜歡,就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