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需要大量的空閒人口

古代世界——特別是它的城市——從很多絕妙發明中受益。各個社會慢慢地積累了一些非凡成果,包括拱橋、溝渠、鋼刀、吊橋、水車、紙、植物染料等等。這些創新都是以試錯的形式實現的。某些成果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傳播到其他國家。這種幾近隨機的進步方式被科學這項工具改變了。通過系統地記錄觀念的論據,研究事物發生作用的成因,並且謹慎傳播已證實的創新,科學很快成為世界前所未見的最偉大的新事物製造工具。

對於一種文化而言,科學的確是更加出色的學習方法。

科技需要大量的空閒人口

科學有助於快速產生很多發明,一旦它降臨世間,人們就擁有了優良工具推動自己飛速前進。這就是大約從17世紀開始西方所經歷的事情。科學像投石機一樣將社會拋入快速學習的軌道。到18世紀,科學引發了工業革命,城市在擴張過程中取得顯著成就,人們的壽命增加,文化水平提高,新發明的速度加快。

但是有一個疑問。科學方法的必需要素是概念性的,技術性相當低,它被用於記錄、分類以及通過試驗檢測理論的論據和時間。為什麼希臘人和埃及人沒有想到?今天一位時間旅行者可以回到那個時期,在古代亞歷山大或者雅典傳授科學方法,困難不大。但那時的人們會接受嗎?

科技需要大量的空閒人口

也許不會。對個人來說科學是有代價的。如果主要是尋找改善目前境況的更好工具,那麼與人分享成果帶來的只是邊際收益。因此,對於個人,科學的收益既不明顯,又不會馬上顯現。科學需要一定密度的空閒人口,他們願意為了光明的未來而共同面對失敗,承擔失敗的代價。這種空閒的產生來自前科學時期的發明,例如犁、磨坊、畜力馴養和其他為大量人口帶來穩定的食物盈餘的技術。換句話說,科學需要繁榮和人口

沒有科學技術的主導,不斷增長的人口遇到“馬爾薩斯制約”時將自行崩潰。而引入科學作為指導,不斷增長的人口將產生正反饋環,其過程為:更多的人參與科技創新,購買成果,推動更多創新,這會提高人們的營養水平,帶來更多盈餘,增加人口,從而使循環擴大。

科技需要大量的空閒人口

正如發動機控制燃料燃燒、將內部激增的能量用於驅動機器一樣,科學控制人口增長,將它引發的爆炸性能量用於推動社會繁榮。人口增長,社會也隨之進步,反之亦然。兩種發展顯示出緊密聯繫。

現代社會人口增加同時生活水準下降的例子有很多,目前非洲部分地區就在發生這樣的現象。另一方面,縱觀歷史,很少見到人口減少推動長期的財富增長,相反,幾乎總是伴隨著財富下降。即使在黑死病造成人口大幅減少的時期,當一個地區30%的人口死亡時,生活水準也沒有出現相應變動。在歐洲和中國很多人口過多的農業地區,當競爭減少時,繁榮程度上升,但是商人和上等階層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這個時期存在生活水平的再分配,但沒有淨增長。黑死病的例子表明,人口增長是社會進步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科技需要大量的空閒人口

顯然,進步的根基深植於科學和技術的結構化知識。不過這種正向發展似乎還需要大規模增加人口。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相信,就全球範圍而言,社會進步的根源就在於人口增長。根據這個理論,為了使人口增長超越馬爾薩斯制約,我們需要科學,但最終驅動科學並導致繁榮的是人口數量的增加。在這個良性循環中,人類經過思考創造更多發明,相應地也購買這些發明,包括工具、技術和方法,這又支撐了更多人的生存。因此,更多的人類思想等於更多的進步。經濟學家朱利安·西蒙(Julian Simon)把人類意識稱為“最大的資源”。按照他的統計,更多的思想是深層次進步的主要源泉。

不管是作為主要成因,還是僅僅作為一個因素,人口增長在兩個方面有助於社會進步。其一,100萬人的大腦思考一個問題強過1個人的大腦。單個人也許能想到解決之策,但更有可能的是100萬人當中的某人找出解決辦法。其二,也是更重要的,科學是集體行為,共享知識帶來的靈光一現經常優於100萬個單獨的大腦。個體的科學基因是個謎。科學既是個人也是集體認識世界的方法。一種文化的集體力量越大,科學就越能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