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韻江城豪邁奔向國際溼地城市

全球極度瀕危鳥類來漢定居 逾百歲原生態溼地植被仍健在

水韻江城豪邁奔向國際溼地城市

水韻江城豪邁奔向國際溼地城市

府河溼地,豆雁翔集 顏軍攝

水韻江城豪邁奔向國際溼地城市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希 通訊員 吳曉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宋枕濤

深山的秘密只有流水知道,流水的身世只有深山記得。

溼地之於城市,亦然。

大江大湖大武漢,擁有166個湖泊和165條河流,原本就是溼地上誕生的一座城。

溼地,涵養生態之氣、靈秀之韻!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僅1000只,就有308只現身武漢;一年能觀322種鳥;擁有100年以上原生態溼地植被群落——紅穗苔草……這座水韻悠悠、綠意盎然的溼地之城,正豪邁走向國際舞臺!

成果

溼地家底豐厚 瀕危鳥來安家

“溼地保護得好不好,生態環境好不好,不是人說了算,而是鳥兒說了算。”17日,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溼地保護管理處負責人前往沉湖國際重要溼地,見小天鵝、灰鶴等候鳥群已趕來越冬,不由心生感慨。

沉湖國際重要溼地工作人員馮江昨告訴記者:“現有3.9萬隻候鳥聚此,最高峰在12月至2月。近年來越冬的候鳥穩定在5萬隻左右。”

何為溼地?世界自然基金會武漢負責人雷剛說:“通俗來講,有水或季節性有水之地就是溼地,如江河湖泊,小池塘,灘塗等等。”

溼地,是武漢自然生態系統中最大亮點。

來看一組大數據:2016年公佈的全國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顯示,武漢溼地面積162461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8.9%,這一比值是全國和世界平均值的3倍;溼地高等維管束植物有408種;溼地上棲息野生動物有41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白鸛、黑鸛等1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灰鶴、白琵鷺等28種。

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選擇府河溼地安家,這是其最南端的繁殖地。“全球總量1000只,武漢已有308只,關鍵是在武漢繁殖,多珍貴!”溼地保護處負責人說。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說:“最初發現青頭潛鴨是2012年,從2017年4月至本月,它們月月在此,且自然繁殖。”

溼地資源豐厚,自成鳥兒天堂。顏軍說,截至目前,武漢鳥類歷史記錄刷新至414種,今年新發現灰樹鵲等8種鳥,一年監測到的鳥類種類高達322種。

沉澱

20年來磨一劍 立法修復齊發力

“不是說創建幾年就來申報國際溼地城市,是20年來前赴後繼地努力保護,才有現在十足的信心和底氣。”溼地保護處負責人說道,20年來,溼地立法、規劃管控為基石,江湖連通、溼地保護、生態修復,才有今日之碩果。

率先將溼地資源保護納入法制化軌道,一層層收緊保護網。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武漢率先制定《武漢市溼地自然保護區條例》《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和《武漢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條例》。

去年武漢市政府印發《武漢市溼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推進溼地資源全面保護,明確部門分工和職責任務。

有法可依,部門聯動。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將溼地保護納入城市規劃範圍;水務部門開展“四水共治”行動;生態環境部門將溼地公園、森林公園、溼地自然保護區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範圍;農業部門拆除養殖圍網、攔網等,劃定水產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可養區。

“沒有驅鳥,更沒打鳥的。”馮江說,是生態補償的功勞。為解決人鳥矛盾,2013年10月,武漢在全國第一個推出溼地生態補償機制——《武漢市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同時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每年投入8億多元進行生態補償。

修復、保護,有講究。“江湖連通,是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最基礎和最重要的工作。”溼地保護處負責人舉例道,東湖沙湖連通工程、漲渡湖的灌江納苗、江湖聯繫,藏龍島國家溼地公園多塘系統,旨在水體交換、植被恢復,解決水質問題,水質好了,生物多樣性、溼地生態系統自我修復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國家林草局專家組剛驗收的杜公湖國家溼地公園,杜公湖是與多個子湖相連通,實施退漁還溼,建立多塘連通,恢復水生植被。“未來還要與金湖、銀湖打通,與府河相連,與長江握手!”公園負責人細說未來圖景。

幸福

人與自然和諧 同享美好生活

本月16日上午,天興洲是這樣的一幅畫面: 3000名徒步愛好者參加武漢第三屆環天興洲徒步大會,感受長江沙洲秋之韻,而一群鸕鷀正在灘塗上悠哉地沐浴陽光。

人與自然如此和諧。原是主辦方優化線路,減少了對野生動物的干擾。

武漢是全國擁有溼地公園最多的副省級城市(如下表)。依託溼地資源,全市建立至少12處宣教場館、69處科普基地,寓自然科普教育於優美環境中。“百餘公里東湖綠道,讓大家近距離擁抱自然!”市民吳女士說。

舉辦世界湖泊大會、中國長江論壇、“大河對話”等多個世界級和國家級的論壇活動,開展溼地保護修復研討,旨在提高溼地保護管理水平。

組建湖北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湖北溼地保護基金會、武漢觀鳥協會等志願者組織,開展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月、世界溼地日、生物多樣性日和公園大課堂等豐富多樣的科普宣教活動。

生態保護意識能融入大家心田,靠的就是這樣潤物細無聲般地打組合拳。

如今走進大自然的市民越來越多,賞景觀鳥、徒步拍照,自然教育迴歸本位,生活品質提升!

平衡

為原生態空間“留白” 家門口享受自然野趣

親近自然,也要與自然保持距離。

“為原生態空間‘留白’,是城市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市園林和林業局溼地保護處負責人舉例說,自然保護區應為大自然獨享,溼地公園要有50%-60%的空間,要給大自然、留給野生動植物。除科學研究等需要外,非經同意,市民勿去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溼地公園的核心區,有77個城市公園給市民親近自然,亦已足夠!

保護溼地,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持續享受自然野趣,不用跑到青海湖感受高品質的生態美;溼地,是學生們自然教育最好的生態課堂;保護溼地,直觀作用是保護鳥類,深遠紅利終將釋放給咱們自己,保護野生動植物,就是保護人類。當然,保護溼地,保護生態環境,更為重要的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良好的生態空間。

如今,《天興洲生態綠洲保護與修復方案》已編制,著力將天興洲打造成長江上的生態門戶景觀——長江之珠,未來兩年還將建一批長江溼地、湖泊溼地等,全市溼地保護工作正持續全速推進!

■ 背景

地球有三大生態系統,即:森林、海洋、溼地。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調節小氣候等功能。

國際溼地公約組織1971年2月成立,基於保護珍稀瀕危候鳥的棲息地。近些年來,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導致溼地環境不斷惡化。2017年4月,國際溼地公約組織決定在全球開展國際溼地城市創建及申報認證工作,以表彰先進、擴大影響、喚醒全世界聚焦溼地保護的目的。各締約國每3年組織開展一次認證提名。

2018年中國常德、常熟、東營、哈爾濱、海口、銀川及法國亞眠、韓國昌寧等18個城市獲得了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稱號。

2021年國際《溼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將在武漢舉辦,武漢已申報國際溼地城市。

■ 武漢溼地資源

1處國際重要溼地

蔡甸沉湖

3個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小)區

蔡甸沉湖 江夏上涉湖

黃陂區木蘭湖白鷺自然保護小區

4座省級溼地公園

蔡甸區索子長河 蔡甸區桐湖

江夏區瀦洋海 黃陂區木蘭花溪

3個市級溼地自然保護區

黃陂草湖 漢南武湖 新洲漲渡湖

6座國家溼地公園

東湖溼地公園 江夏安山溼地公園

東西湖金銀湖溼地公園

蔡甸後官湖溼地公園

東西湖杜公湖溼地公園

江夏藏龍島溼地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