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2019年新增兩院院士結果已經於11月22日公佈了,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64人,工程院新增院士75人。這些人,才是我們該追的星!而事實上,人們確實也在追這些星,孫斌勇名字的留言區刷屏,在今年新當選的院士中,他是年齡最小的一位,只有42歲!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42歲就當選院士,這才是大牛!

我們這個時代,是牛人輩出的時代。42歲孫斌勇當選中科院院士,而據筆者所知,有6名90後已經是正教授,博士生導師了。他們還不到30歲,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各自的領域裡揚名立萬。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們都是誰?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1、劉明偵: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

這是一位高顏值美女,站在學生隊伍裡,也就是一個大姐姐,很難跟教授聯繫在一起。她1990年出生,重慶辣妹子一枚,2011年以全系第一名從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畢業,僅用一年,及獲得劍橋大學榮譽碩士,2015年拿下牛津大學博士。

2013年,劉明偵創造了一項紀錄,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最年輕女學者,那一年,她才23歲。她研究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新能源開放的新寵,一個廣闊的市場即將打開。

她的論文,引用量超過2700次,在鈣鈦礦太陽能領域,是引用數量最高的三篇論文之一,奠定了她在鈣鈦礦太陽能研究領域無可爭議的領軍地位。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2、楊樹: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浙江大學,這可是排名僅次於北大清華的重量級985大學,而1990年出生的楊樹,已經是這所頂級學府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了。她從小就是學霸,16歲就以優異成績考入復旦大學,學習微電子。2014年,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順利入選“青千計劃”,並於2016年進入浙江大學,聘為浙大“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人民日報官微曾經發文點贊楊樹為“學神”。但是美女學神很低調,不願接受採訪,她說:“希望能夠給我一些空間專注於工作”。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3、顧實,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是一位江蘇的學霸,從江蘇北部教育不發達的連雲港考入清華大學,從清華畢業後,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深造,拿下博士學位。本來計劃是在美國先從事教職,弄個終身教職再回來的。後來簽證更新延期,被電子科技大學給找上了,於是之前的計劃全部取消,提前回國了。

他出生於1990年,2017年一路過關斬將,入選國家“青千計劃”,當年,只有三個90後入選,他是其中之一。顧實27歲就成了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4、李東,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是一位國產科學家,他沒有出國留學經歷。1990年出生,2009年考入同濟大學,2013年畢業後,以直博方式留校攻讀博士學位,2018年順利拿下。

李東在博士期間,竟然發表SCI論文17篇,影響因子達到147.25,作為土產博士,這是非常難得的成就。他曾被評為同濟大學學術先鋒,博士畢業後進入湖南大學,28歲即成為正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5、陳陽康,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又是浙大的教授,浙大真的是求賢若渴。陳陽康也是1990年出生,他的本科是在中國石油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就讀的。從石油大學畢業後,去了美國德克薩斯奧斯汀分校攻讀地球物理學博士,於2015年畢業,僅用了三年時間!

陳陽康的研究方向是地震反演和地震波場傳播信號處理方向,他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了100多篇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1100次,擔任多家期刊編輯和副主編,先後在國際合作學生會議上做報告40多次,發表會議論文90餘篇。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6、王虹,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後這位又是一位美女,她是這六位90後中最小的一位,她出生於1991年,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2008年考入天津大學。她說自己天賦並不好,所以總是比別人更用功。本科畢業後,她放棄了保研資格,申請出國留學。她被亞洲第一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錄取,獲得了博士研究生獎學金。

博士生期間,她發表論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14篇,引起了學界的關注。2017年她學成歸來,成為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這一年,她才26歲,還是個女孩。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這6名90後,雖然經歷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學霸,而且,都理科學霸。他們不管男女,都這麼牛。考察他們的學習經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而我們一般學生,對於理科,特別是數學,感興趣的不多,很多人都對數學有著畏懼心理。

這主要是小學初中階段,對數學的誤解造成的。我們很多學生,甚至很多家長,提到課外書,好像都是語文的,數學就不存在課外書。其實這是錯誤的,也是導致很多孩子不喜歡數學的原因所在。而這些90後教授,一些成名的科學家,他們小時候都是有數學課外書的,是這些數學課外書,帶他們走進了神奇的數學世界,神奇的科學世界。

這6個90後都當正教授了,個個有絕活,猜猜看,誰能最早當院士?

諾獎得主楊振寧在回憶他小時候學習的時候,就常常提到他的一位數學老師和三本數學課外書。楊老的這位數學老師叫劉薰宇,他上數學課很有特色,很多時候都把數學課上成了段子,把孩子們惹得哈哈大笑,由此愛上數學。

劉薰宇老師把自己上課精華部分寫成了三本書,就叫《劉薰宇數學》,沒能聽到他上課的孩子,可以閱讀這三本書,走進可愛的數學世界,從而愛上數學。這三本書適合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閱讀,是理想的數學課外書。家裡有孩子在上小學和初中的,可以為孩子買一套。

也許,因為這套書,你的孩子從此愛上了數學,像這批90後教授一樣優秀,那就是絕對物超所值了。有意願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商品卡購買,非常方便快捷:

真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批90後已經走到了前臺,他們正以嶄新的面貌,為科技界注入了源頭活水,帶來了朝氣和活力。這批新生力量中,誰會最早成為院士?朋友們不妨猜猜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