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本期主題:你最喜歡哪部動畫片?

槍稿每週優選電影

Vol.4

動物農場/失常/瘋狂約會美麗度/嘰哩咕歷險記/攻殼機動隊1&2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動物農場 約翰·哈拉斯&喬伊·巴徹勒/劇情/英國/1954/72分鐘

我喜歡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動畫片,每一部都值得看至少一遍,有些可以反覆看。

說我幼稚吧。

但如果只推薦一部,我就推薦1954年的《動物農莊》。它沒有進入任何百大榜,美國專家對它集體忽視,彷彿它不曾存在過。

原因只有一個:這部影片是美國政府參與投資的,是冷戰的產物,而美國知識分子的立場,你是知道的。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如果該片僅僅是一個政治寓言,那麼,在冷戰早已結束的今天,它就失去觀賞價值了。可是,它超越了一時一地的意識形態,上升到藝術的層面。儘管大體向左轉的西方藝術及知識精英對它嗤之以鼻,但就作品論作品,它是值得被記住的。

——推薦人:周黎明(作家、媒體人、影評人)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失常 查理·考夫曼&杜克·約翰遜/喜劇/美國/2015/90分鐘

用拙樸的定格木偶動畫講述了一個哀傷又絕望的故事,整部電影佈滿隱喻、映射,現實與夢境交錯。遊離、失常、焦慮和厭倦,是這部電影的核心,而這也正是當代的都市病症的普遍徵兆。這故事裡的主角邁克爾•斯通成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鏡像。他困於情感,逃離情感,又追逐情感的狀態,誰說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樣貌呢?

——推薦人:楊時暘 (《中國新聞週刊》主筆、影評人)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瘋狂約會美麗都 希爾萬·肖默/喜劇/法國/2003/80分鐘

是讓人難忘的,一方面,我喜歡騎自行車,突然看到一部騎自行車的動畫片,啊,多麼難得啊。而另一方面,則是這部動畫片有一種怪異之美,這種怪異你說它是荒腔走板吧,也不是,說它是神來之筆吧,也不準確。要類比的話,它和村上君的某些小說有些共通之處,寫著寫著就飛起來了,就去到了一個你之前想都不想不到的地方。也不追求什麼故事,也不追求什麼意義。而到了最後,居然還能平穩落地。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推薦人:大寶劍(影評人、原騰訊網電影頻道主編)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嘰哩咕歷險記 米歇爾·歐斯洛&雷蒙德·比萊特/家庭/法國 /1998/71分鐘

嘰哩咕一生下來就會說話、就會走路,他問個不停,動個沒完,他和女巫鬥智鬥勇,救回了全村的男人……這是一個逗趣、童真、節奏極其別緻的先民童話,洋溢著濃濃的黑非洲風情,可能只有法國人才能拍出這樣一個古怪又可愛的動畫片吧。

——推薦人:徐元(槍稿聯合創始人、主編、影評人)

特別推薦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攻殼機動隊 押井守/動作/日本/1995/83分鐘

95版《攻殼》被認為是最好的科幻片之一,最好的賽博朋克片之一和最好的日本電影之一,當然,它也是最好的動畫片之一。它宿命深邃的主題驚豔四座:一個具有人類思想情感卻四肢機械化的合成人,不斷受到來自於意圖尋找一個人類靈魂的網絡病毒的誘惑,最終與之合體而成為永恆存在;而它充分利用動畫片的氛圍渲染技巧,同時又利用電影化手段和傷感情緒化的配樂刻畫出陰鬱感性困惑茫然的整體氛圍,使之從一大票日本科幻動畫片中脫穎而出,重新定義了這一類型的風格、語言和思想情緒。僅僅憑藉這一部片,押井守就足以步入日本最牛逼的電影人之行列。

——推薦人:開寅(影評人、法國索邦大學電影學博士)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攻殼機動隊

這部動畫是我心目中的"神作"。首先,畫面和配樂有種勾人的魅惑力,令人沉迷。其次,它將人工智能的倫理困境推向了存在哲學的層面。

片名中的Shell是個計算機科學術語,指提供人機交互的程序,電影片名直譯是"人機交互程序中的幽靈"。這個詞組套用了哲學史上對靈肉二元論的一個比喻,"Ghost in the Machine",意思是說靈魂和肉體相互獨立和依存,肉體物質世界並非真實,人的自我意識才是本質。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那Ghost與Shell之間呢?如果人類的記憶與自我意識誕生於DNA的如電腦程序一樣地處理和儲存信息,那麼一段程序高速學習進化,擁有了自我意識,是否應該承認它是生命體呢?再進一步反推,既然電子程序可自我進化產生自我意識,我們又如何證明“我”不是一段電子程序存儲的信息呢?

電影的設定消融這種二元論的邊界,為人工智能終極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在足夠大的信息網絡中,會有憑空誕生的自我意識,渴望尋找人類自然生命的形式;而人類或許可以拋棄自然存在形式,將自我意識匯入信息網絡,成為不受"我"限制的存在。之外,應該還有一種同時超越了自然形式和自我意識的生命形式永恆遨遊在信息網絡中。

我想,即便到了電影設定的2029年,這片子也不會過時,值得反覆解讀。或許,我們可以在那時驗證已然到來的未來。

——推薦人:楊殳(作家、影評人)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攻殼機動隊2:無罪 押井守/劇情/日本/2004/100分鐘

在95版《攻殼機動隊》封神之後,沒人想到,押井守還能再次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續作。

大量中華文化元素的加入,讓賽博朋克風滿滿的本作更有了一重東方式的詭異絢爛。

關於靈魂、軀體、生命的延續、人何以為人,電影借懸疑,輕易進入了哲學層面的思考。即便略顯學究式的浮誇,但絕非言之無物的故作深沉。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這已不是一部動畫所能承載的思想厚度,它擁有漫畫、系列劇集、OVA及數部電影所共通構建的世界觀與哲學觀。

但回頭想想,最好看,最喜歡,最回味悠長的,依然是這部“Innocence”。

精緻華麗的畫面,妖嬈悅耳的配樂,先鋒的觀點與深邃的思想。

大遊行的段落,讓今敏的《紅辣椒》,也相較失色。

——推薦人:伊文西(前媒體人、專欄作家、影評人)

這部動畫讓最挑剔的影評人集體膜拜|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攻殼機動隊1&2

五星推薦。第一部是目前所看過的動畫片裡對意識流視覺呈現的完美之作,AI那是另一個層面的事,它其實討論的還是人的心智問題,相比從心智之海底浮起的自我意識甦醒,目前的各個人工智能流派的解釋都顯得笨拙;第二部從“傀儡”聊到AI的前世今生,人類早已對能替代自我,認知自我的思考和技術有數千年的認知,基本是從哲學的源頭聊起,不僅大談特談“自由意志”的永恆話題,還帶入了西方哲學裡關於“存在和意義”之外所缺乏的禪意,第一部和第二部裡那兩段配著《謠Ⅱ Ghost city》和《傀儡謠》的慢鏡畫面,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推薦人:蘭波 (導演、影評人)

排版|透納

THE END


工作事宜請聯絡微信:paperbull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