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經典落葉飄

2018珠海航展過去一年多了,殲-10B推力矢量版給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在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的最新成果,所有關注國家進步的有志青年都沸騰了,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們軍用發動機的進步對我們自主汽車發展的影響。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領克03

航空發動機方面: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我們還是二代機守護我們的天空,說實在的面對當時的老美,不動用戰略殺手鐧我們是守不住的,這一仗看的我們如阿芒在背,我們隨後引進了su-27,第一次接觸使用到了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AL-31F。我們自己的太行發動機1987年立項,是以美國F100核心機為技術藍本,但是由於材料,系統控制,裝配工藝等方方面面的差距,始終無法裝機,到2005年定型也沒有進入批量服役,最主要就是不可靠。隨著AL-31F發動機使用和科研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2018年太行裝在了J-10B上,一款單發飛機,可想其可靠性已經得到了部隊的認可。但直面事實我們與第一梯隊的歐美至少還有30年的差距。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太行最新版本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推力矢量噴口

艦用發動機:20世紀初我們進口的四艘前蘇聯現代級驅逐艦是蒸汽動力的,比當時美國淘汰給臺灣的基德級驅逐艦還落後。整個90年代我們只服役了兩艘性能勉強達到西方80年代初水平的驅逐艦,這4艘艦裝配的是美製LM2500燃氣輪機,後來由於制裁,不賣了,我們有艦跑不起來。說實在的我們現在一年下水的驅逐艦都比整個90年代多幾倍,基本上一年一個法國艦隊,那是因為我們2010年前後對烏克蘭UGT25000燃氣輪機實現全部國產化,並加以改進。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052D驅逐艦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國產QC280燃氣輪機滿足第三代大驅動力要求

坦克發動機:這幾年我們的坦克上的頭條不少,VT-4出口泰國,VT-2出口巴基斯坦,VT-3出口秘魯(未出口成功)我們參加俄羅斯坦克兩項比賽包攬前三。想想2000年以前我們還是幾萬輛老59坦克打天下,伊拉克“死亡公路”上躺著的坦克不少是我們的產品,僅有的少量99坦克由於動力系統不過關,長期趴窩,關鍵設備不能裝,想想我們的國防安全壓力在當年得多大,是多少熱血軍人在硬扛著。2000年後山柴動力成功突破1500馬力柴油發動機後,一切迎刃而解。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最新99改突破55噸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150HB

雖然我們得軍用發動機距離世界行業尖端水平還有不少的差距,但我們目前已經對第一陣營望其項背了,不要忘了我們是在被西方陣營制裁得環境中發展出來的,不要拿我們一家和整個發達世界去比,對我們領導和科技工作者不公平。正式這些基礎工業才不斷促使我們得國家由大到強,由富到強,否則我們依然會走大清王朝的老路,養肥了被宰。

講這麼多到底和造車有什麼關係呢,大家可以發現,現在世界上車造的好的公司,大都有二戰時造螺旋槳發動機的背景,寶馬前身,巴伐利亞發動機公司,奔馳二戰時期大名鼎鼎得梅塞施密特戰鬥機,勞斯萊斯發動機是颶風戰鬥機的引擎,連捷克、波蘭都是造發動機得大戶,這些小國現在軍火、汽車工業還都很發達,美國則更多,可以說當年造星型活塞發動機給他們後來各個領域的動力系統都打下了堅實基礎。而我們恰恰錯失了這個重要階段,可以說整個工業革命我們都是旁觀者,都是最底層被動接受者。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1940年寶馬活塞發動機

80年代以前我們得發動機基本是以前日本技術或者蘇聯援助技術,解決有無可以,可靠性和造價無法適用於民用,80年代以後至2010年我們市場換技術基本是失敗了,共和國長子,一汽拿不出一輛被國民認可的家用轎車,一水的日本過時底盤、發動機技術騙錢,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這個樣子,上汽忙合資掙錢,網上有段子“一汽上海(一起傷害)大眾”。當年的國民神車夏利沒有新技術換代被淘汰了,吉利第一代車型被稱為工業垃圾。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吉利1.0產品

軍用發動機基本上是在21世紀出,2010年前後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是跟著國家整個產業升級,全面實業強國得步伐走得,軍事工業涉及整個材料工程,控制工程,系統工程,加工裝配工藝得升級,從而延申到整個汽車工業,就是整體產業升級。我們基本可以看到2015年以前我們汽車造型設計和鈑金工藝,基本上是歐洲合資廠商上一個十年得產品工藝水平,比以前有長足進步,但和合資廠商還有10年差距。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博越工藝整體還是2005年的水平

2015年又是一個分水嶺,我們部分廠商的車型工藝突然間有了質得飛躍,至少是外觀裝配上,不是合資廠商把新生產線技術高價賣給我們了,而是我們部分軍用技術成功轉型民用,最新得數控機床,材料工藝和裝配工藝,並且我們的很多車廠或者其主要負責人都有軍方經驗或背景。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長安CS55的鈑金工藝進步非常大

國產車現在基本上已經佔領了10萬級別一下的家用車市場,逼得大眾都把捷達品牌細分出來了,日系車廠不斷開發低端產品,擠佔市場。我們的車可以佔領市場,光靠漂亮的外觀也不行,動力系統成熟才是關鍵,長城GW4B15發動機,上汽藍芯動力,奇瑞SQRE4T15B發動機,長安藍鯨2.0TGDI發動機,吉利1.4T發動機,比亞迪的混合動力,目前都已經成熟,不斷技術迭代,但還均是在小排量區域徘徊,大排量少,比起大眾等汽車巨頭差距是肯定的,但是至少目前已經能被國民接受了,我們努力肯定是能追上的。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長城GW4B15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吉利1.4T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上汽藍芯動力

自動變速箱我們現在還沒有取得重大突破,不少廠商也選擇了雙離合彎道超車,不是不行,只是需要踏實做事,整個行業的進步會讓我們造出接近大眾DSG的水平,5年後我們可以再次討論。

經濟型轎車我們已經取得了突破,但是向更高級別跟進還是有很多天花板,長城的H9,吉利領克,長安CS95等都在不斷探索,過程艱辛但最終會衝破天花板。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領克01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奇瑞星途

從軍用發動機突破關鍵技術到自主汽車成熟進步

長城H9

資本主義有先進技術,也會讓部分人得到甜頭,但不要忘記他們不會坐視我們強大,他們只會讓我們中一小部分人控制絕大部分人,成為他們整個產業鏈上的低端環節,給他們打工,成為二流種族,這也正是我們國家要和美國堅持大貿易戰的核心原因。我們有進步,不代我們已經天下表第一了,其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距離整體科技的尖端還差一座珠穆朗瑪峰,但相信我們的國家肯定會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