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從江縣:扶貧路上水利人

在從江縣剛邊鄉加扒村,當你走在村寨小巷的時候,你總會看見那麼一群人,他們有的推著拉車、有的拿著鏟子,滿身汗水卻依然鬥志昂揚地穿梭在各個人蓄混居整治場地,他們正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們是從江縣水務局派駐加扒村的幫扶幹部。

貴州從江縣:扶貧路上水利人

水務局幫扶幹部龍光普在脫貧攻堅現場

2018年,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安排,縣水務局來到剛邊鄉加扒村開展幫扶工作,當時的加扒村幾乎所有的勞動力都外出務工,村裡留下的基本也都是老人和小孩,語言上難以溝通,加之老百姓對幫扶政策不理解,所以當時加扒村幫扶工作異常的艱難,也正因為如此加扒村貧困發生率常年在30%以上,30%的貧困發生率,在剛邊鄉乃至整個從江縣來說都是貧困村中的典型。

貴州從江縣:扶貧路上水利人

水務局駐加扒村第一書記王新堂(黑衣)在脫貧攻堅現場

“既要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又要組織勞務輸出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來到這裡開展結對幫扶的“水利人”也深知他們面對的是怎樣的“敵人”,困擾當地老百姓幾輩人都難以解決的窮根問題,他們卻要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全部“殲滅”。面對艱難局面,“水利人”並未在困難面前表現得畏畏縮縮,而是在幫扶工作中真抓實幹、迎難而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時至今日,從江縣水務局通過調查走訪和入戶核實,一方面幫助解決加扒村消防水池2個引水管1.3千米,協調一事一議項目建設串戶路5千米;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共送去慰問金2000元;幫助解決人蓄混居水泥100噸,解決村委辦公電腦6臺、電風扇3臺及廚衛設備一套。另一方面對當地老百姓普遍外出務工,但收入卻微薄的問題,村指揮所成立了勞務輸出合作社,將當地勞動力都組織起來直接從開發商手上承接第一手工程,解決了因為工程轉包而減少民工收入的問題;面對當地扶貧項目少、項目覆蓋不均勻的問題,村指揮所爭取到了食用菌種植和獺兔養殖項目,併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獺兔養殖合作社,將貧困戶都納入到合作社中,建立了長效的利益鏈接機制,等等事例在他們的工作中數不勝數。

貴州從江縣:扶貧路上水利人

水務局幫扶幹部胡新民在脫貧攻堅現場

在“水利人”一年的努力下,截止2019年10月,剛邊鄉加扒村的貧困發生率由30.7%下降到了2.77%,結對幫扶工作也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普遍認可,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貴州從江縣:扶貧路上水利人

水務局幫扶幹部楊東濤(前)、龍海江(後)在脫貧攻堅現場

當前從江正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脫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一絲的懈怠,面對加扒村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出來的一個個問題,從江縣水務局幫扶幹部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發現問題找原因,達到逐個擊破的效果。

貴州從江縣:扶貧路上水利人

水務局幫扶幹部吳再峰(右一)在脫貧攻堅現場

在扶貧路上,這一代“水利人”正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滋養著這片貧瘠的土地,用他們無私奉獻和默默付出為貧困村實現同步小康提供了堅實的水利保障。

貴州從江縣:扶貧路上水利人

水務局幫扶幹部蘭中銀(中間)在脫貧攻堅現場

攝影:王新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