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創文”網評丨相信你是這樣的蘭州人

蘭州是一座古道熱腸的城市,因為這裡生活著熱情好客的蘭州人。如果一個外地人在街頭問路,乍一聽蘭州話覺得硬扎,就像牛肉麵裡那一勺鮮亮的辣椒油,望之生畏,其實滋味綿長。等走出好遠,回頭看見他還在原地張望,生怕你走錯路口。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城市生活久了,必然會產生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蘭州人”這一概念,其實不限於戶口簿或身份證上的地址認定,同時指向個體對這座城市的情感認同。詩人葉芝寫過,“歸根到底,能聽見宇宙歌唱的地方,是你從時間、地點、家庭、歷史等方面都已經紮根或決定紮根的某一條街,某一個社區。”想必每一個在蘭州生活的人都有這樣一條街、一個社區,那裡的樹木、街道和樓宇,一如熟悉自己的掌紋。

因為熟悉,我們與這座城市沒有距離感,也是因為熟悉,我們有時比較隨意,甚至時而會有一些猶在自家客廳般過於隨意的言行。當然這只是我們的錯覺,城市的馬路、廣場、車站都屬於公共場合,秩序、衛生都需要每個人自覺遵守。如果路邊一間房子的窗戶玻璃破了,請不要往裡面丟石頭,因為路過的另一個人會效仿,第三個也會跟風……這就是“破窗效應”。我們不僅不能往裡面丟石頭,而且要自覺維護那塊玻璃的完整性,不要讓它被擊穿。維繫公序良俗,政府、社會和個人都是責任主體。

走在蘭州的街頭,看一看在十字路口寒風中維持交通秩序的文明勸導員,他們穿著紅馬甲並不是為保暖,而是為了醒目,提示每一個過馬路的人遵守交通規則。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地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並不是目的,更接近一種手段或途徑,其意義有點像文明勸導員身上那個鮮明的標識,時時處處提醒我們:你要文明,因為你生活在一座文明城市!從這個角度說,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同樣意義重大,以此倒逼市民自尊自愛,也讓城市本身不斷進步。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不得不提每月一評的“蘭州好人”推選。“蘭州好人”既是具體的有血有肉的個體,也是蘭州作為一座城市的人格化。換言之,在公眾眼中,“蘭州好人”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蘭州人。

人和城市是一種共生關係。個體的文明,累積疊加成為城市的整體文明,而且其總體價值要大於個體文明行為的總和,因為城市文明會反哺到每個人自身,達成一種“正和博弈”的理想狀態。因此,在創建文明城市在內的所有帶有公共屬性的事務中,沒有人是旁觀者,每個人都是當事人。

做文明蘭州人,創文明蘭州城。(蘭州晨報張海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