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餘年前《檢索》裡的益陽茶

汪勇

想了解上世紀90年代益陽有哪些知名茶企和茶葉品牌嗎?1997年出版的《益陽名優特產品檢索》一書可以給您答案,書中介紹了當時8個益陽茶企及其品牌。

《益陽名優特產品檢索》是益陽市委宣傳部編印的一本推介益陽名優特產品的書籍,由當時的市委宣傳部尋耀華部長擔任主編,時任市委副書記龍愛冬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陸國柱擔任顧問,該書將益陽的名優特產品分為農業、礦冶、材料、製造、輕紡、化工、電器、食品和其他等9類,銅版紙精印,發行量達5000冊。

“中茶”牌特茯名聲響亮

書中介紹的8個茶企中,黑茶企業有4家,分別是:益陽茶廠的中茶牌、湘益牌茯磚茶,香爐山茶廠的合作牌、香爐山牌茯磚茶、黑磚茶,沅江市茶廠的合作牌特製茯磚茶,安化縣茶葉公司的荷香茯磚茶;綠茶企業有4家,分別是赫山區荷葉塘茶廠的志溪春綠茶,益陽市竹峰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的“益陽竹峰”茶,安化縣煙溪鎮雪峰天星茶廠的銀幣茶,安化縣柘溪鎮唐溪茶場的銀毫名茶;除了這8家茶企外,還有益陽康利飲料廠的桃花江擂茶,儘管不是茶葉企業,但開創了桃江擂茶工廠化生產的先河,也刊錄其中。

這8家茶企中,只有益陽茶廠在書中有彩色宣傳插頁,標題為“喝酒要喝伊利特,喝茶要喝中茶特”,這是益陽茶廠當年的廣告詞,文字介紹為:湖南益陽茶廠是國家定點生產邊銷茶廠家,主要產品有茯磚茶、天尖茶、貢尖茶、普洱茶、綠茶、花茶、健美茶等7個品種30多個規格,年產量5900餘噸。其中“中茶”牌特製茯磚茶連續兩次評為部優產品,並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95、96年連續評為湖南省同類茶唯一免檢產品。

從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益陽茶廠作為邊銷茶的專業廠家,當時除了擔負邊銷茶生產任務外,積極適用市場經濟的變化,不斷開拓新產品,挖掘自身的發展潛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職工的收入。針對香港、澳門普洱茶短缺,為發揮一、二級黑毛茶的經濟價值,開發出口商品貨源,精製了多種嘜頭的“普洱茶”,經湖南省茶葉進出口分公司銷往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為了適用市場需求的變化,試製了“百靈健美袋泡茶”銷往西北市場;另外,還收購加工綠茶、花茶等,在改革最艱難的時候,益陽茶廠想方設法盡力在茶葉市場上打拼。

益陽茶廠當時之所以使用中茶牌、湘益牌兩個品牌,原因是這樣的:益陽茶廠很長時間使用的是中茶牌商標,為了創立自己的品牌,1994年,益陽茶廠註冊了“湘益”牌商標,1997年,生產的茯磚茶系列產品開始使用該商標,到1998年,茯磚系列產品已全部使用“湘益”牌商標,該書出版時正是兩個商標交接之際。

各類茶企茶品爭妍鬥豔

針對當時邊銷茶產銷的混亂局面,1996年省政府下文確定全省定點生產邊銷茶的企業為益陽茶廠、益陽縣茶葉公司茶廠、臨湘茶廠、白沙溪茶廠、安化縣茶葉公司茶廠、桃江縣香爐山茶廠、臨湘市白石茶廠、臨湘市永巨茶廠、沅江市沅江茶廠等9個廠家。《益陽名優特產品檢索》一書中除了介紹益陽茶廠外,還介紹了上述9個廠家中的安化縣茶葉公司茶廠、桃江縣香爐山茶廠和沅江市沅江茶廠。

安化縣茶葉公司茶廠研發了荷香茯磚,在當時是一個創新產品,開啟了茯磚茶創新的先河。從1991年開始,該廠蔣明高、喻德育、肖春芳等與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原院長劉祖貽教授等協作,共同承擔研製開發任務,經過潛心研究,於1993年研製成功荷香茯磚,1994年獲國內貿易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國際商工貿易產品博覽會金獎等,該產品一直暢銷至今。

桃江縣香爐山茶廠位於馬跡塘鎮,始建於1984年,具有茯磚茶、黑磚茶兩套生產設備,年生產能力2000噸,是國家民族貿易用品定點生產企業,其產品主要銷往新疆、青海和甘肅等省區,該廠還附設紅茶、綠茶精製車間,出品各等級精製紅、綠、花茶。該廠的“合作”牌茯磚茶被評為湖南省優質產品,特製茯磚茶被評為湖南省供銷社優質產品,其“香爐山”牌、“五角星”牌產品均受消費者喜愛。香爐山茶廠歷經滄桑,延續至今。

沅江市沅江茶廠存在的時間不長,可以說是曇花一現,它也生產“合作”牌茯磚茶,產量和市場情況不詳。

益陽境內四個有名的綠茶品牌中,志溪春綠產於益陽縣誌溪河畔的荷葉塘茶場,該茶1985年創制,1989年被評為省級名茶。銀幣茶是益陽茶葉界的一個奇蹟,從創制至今,一直產銷兩旺。它由安化縣銀幣茶廠夏求喜研製,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製,到1995年正式成功,屬中國第一代緊壓綠茶,該產品獲得過湖南省湘茶杯金獎,在1996年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獲得了博覽會銀獎,申請了國家專利。

歷史早已翻開新的一頁,如果再編一冊《益陽名優特產品檢索》,益陽的茶企肯定會佔據很大的篇幅,益陽茶葉早已不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產業了,現已經成為帶動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