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員工感慨:不吹不黑,內部真實情況,技術不錯,但辦公環境差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美團員工的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美團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美團。

美團員工感慨:不吹不黑,內部真實情況,技術不錯,但辦公環境差

​福利:

沒有零食飲料,只有飲水機的過濾熱水和涼水;一樓有個100多平的不限時免費健身房;除了五險一金還多一個免費的附加險,一般的門診包括拔牙補牙看病都能報銷將近一小半,大病也能給幾萬塊錢,聊勝於無。每個人每個月有100塊的團建經費補貼,只能用於團隊團建用,閒一點的部門會拿這個錢去搞生日會;比較忙的就攢兩個月出去大吃一頓; 晚上九點半以後下班打快車可以報銷,打專車只能報銷快車的錢。研發崗配MacPro,可以申請免費的4k顯示器,顯示器和工學椅需要排隊,顯示器排隊一個月,工學椅大概要排一年半以上,建議自己買個工學椅,公司配的二手工學椅也就一千多塊錢。 年假入職7天,每年加一天,全薪病假每年5天。

辦公地點:

美團目前所有的辦公地點都是租的,包括總部。大部分部門都在望京東這邊的恆基偉業ABC座,LBS酒旅系的主要在望京研發園FG座,銳創也有一部分:再北邊啟明大廈和數碼港大廈主要是小象和快驢的;最北邊來廣營附近的眾運大廈,太極大廈主要是LBS打車的;各辦公地點之間有通勒擺渡班車。班車早晚下班時也會在望京西地鐵站,惠新西街南口地鐵站,東湖渠地鐵站擺渡。

飲食:

美團沒有食堂!一樓有個用餐點,裡面有幾百個微波爐和幾十個冰箱,可以免費使用,一般自己帶飯的同學都在這吃飯;周邊的恆電大廈,銳創大廈,施耐德地下都有物業外包的食堂,平均20元- -頓, 質量也參差不齊,再遠一點可以去對面的摩托羅拉大廈,1km遠的阿里地 下的金輝食堂,網上負面評級極多的美團食堂特指恆電地下的食堂,衛生質量確實堪憂。

美團員工感慨:不吹不黑,內部真實情況,技術不錯,但辦公環境差

部門:

美團的部門主要分四層: BG、BU、業務線、小組;通常一個BG是一個大平臺或者事業群,比如到家事業群、到店事業群、基礎研發平臺、金融平臺等; BG下面有很多BU,比如到家事業群下面有外賣事業部,配送事業部等;小象和快驢雖然是BU,但直接向SVP彙報,可以認為就是個小點的BG。BU下面有很多業務線,比如外賣事業部下面還有針對商家、針對用戶的不同業務線;業務線又有很多小組,小組有按前端、後端、產品、測試、運營劃分的,也有按更細的業務線分的。團隊的氛圍和工作強度主要看業務線負責人,工作產出升職加薪主要看小組長。

職級:

研發崗校招本碩入職都是1-3,北斗另說:2-1、 2-2、2-3都是主力幹活的。3- 1可以開始帶人了,但本質上還是主力幹活的;3- 2開始就是一道分水嶺了,title是技術專家, 如果在美團呆的久通常是小組長,如果是社招新入職通常是架構師;3-3最差也是業務線二把手。4-1以 上都是大佬,一般人十年都升不上去,美團還沒十年,現在的4-1都是元老或者業內知名大牛跳出來的。美團職級和阿里職級參考關係其實不是很大,因為美團的職級體系非常重視管理、溝通、人才培養等軟素質,從工資水平上對標的話,2-2、2-3對標P6,3-1~3-2對標P7, 3-3對標P8;也有一些技術很牛逼但軟素質差點或者運氣很差多次錯過晉升的2-3具備P7水平;

工作時間:

主要取決於業務線,即使在同一-個BU,不同業務線之間的工作時間差別很大,比如都是交通出行BU的,做機票的和做打車的肯定不一樣。大部分業務線平均工時是10.5小時,也有比如快驢這種BU下面幾乎所有業務線都是每天12小時的節奏。全員雙休,趕項目或者特殊崗位值班需要週末幹活,週末在公司申請加班通過的有調休,沒有書面申請的加班算自願。考勤系統上研發崗不卡打卡時間,上午12點之 前打卡就不算遲到,但是HR那裡會有一份平均工時的要求,達不到平均工時不- -定背C, 但工時不夠產出還少就鐵定背C了,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上午十點到,晚八點半或者九點走,晚上八點以後有30塊錢的延時餐補,可能這也是研發崗1085而不是975的主要原因。小象和快驢現在處於業務初期,據說要到十點以後才下班。部分非技術崗是要求考勤九點之前到的,但是通常這種晚六點也可以直接下班。另外除非非常忙的時候,正常情況下產假、病假、年假都是很容易請下來的。

薪資構成:

12個月base工資,0.5個月上半年績效工資,05個月下半年績效工資,25個月年終獎工資:債效分C. B. B+. A. S五檔,績效工資和年終獎m部門績效係數*個人績效係數:總體下來有0.4 1.5倍的浮動, 比例大概按1-7-3分佈,大部分人是0.8- 1倍獎金和續效,3成是大於1。極少部分人可以到1 3以上。

晉開調薪:

每年春季有一次大範圍的晉升,績效明以上可以參加:秋季有一次小範圍晉開,低級別績效C以上或者高級別績效全A以上可以參加。晉升通過漲工資。幅度10%- 30%:除晉升之外每年春季有一次大範圍首前。績效不是C都能參加,調薪幅度取決於績效,s可以漲20%以上。

美團員工感慨:不吹不黑,內部真實情況,技術不錯,但辦公環境差

技術:

美團技術氛圍是有的,但不是技術驅動,所以大多數技術不錯的人往往只能到32級別,幾乎看不到有靠技術過硬升職3-3的:基礎設施跟阿里還有好幾年的差距,但在眾多獨角獸之中,絕對能排在前幾名的:私自造輪子的情況現在已經全面禁止了,各種基礎姐件已經形成公共服務,有點逐漸形成中臺的意思,所有服務都實現了多機房容災,流程已經比較完善。不太可能出現前幾年大規模癱瘓的事故。

文化:

很多人認為美團的文化就是白開水文化,福利差;我覺福利差只能說明美團的文化類似於直男思維:一朵玫瑰花也就十塊錢,相比較結婚買房彩禮的錢,真不算啥,但是有很多直男就是不願意花這點錢去討好女朋友。作為普通員工改變不了這個喜男的思維,只能騎驢找馬換下家,或者強追自己接受對方是個直男的事實,跟工資比起來。零食是小事。另外,美團的文化還可以用勤檢描述:上到王興,下到部門總監, 全都是1.5米長的普通工位。幾百塊錢的普通工位椅,來得早可能已經排隊領了工學椅。

另外個詞是面向領導: 大多數部門都有面向領導編程的情況,領導的命令比產品調研的需求執行力度更大,但總體公司高管的能力還是比較出眾的,41以上大佬的能力幾乎都是公認的強,領導也不會經常干擾下面的流程,所以雖然下面牽了點,但整個公司的方向還是對的,總體還是在向前發展。對事不對人:作為研發,出Case從來不是什麼問題(天大的Case另說) .問題是出了Case之後的處理方式對不對,以及後續同樣的Case會不會再犯。即使背過C.如果真的能熬過接下來不張朝不升職的一年,後面的發展也不會受到影響(得罪一個小心眼的領導另說)。

wik文化:

美團人特別喜歡寫Wikl, 不論大小事,寫到wiki.上再拿出來說就是有理有據,我個人覺得這個文化很好,經常寫wiki確實能增強總結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讓事情有國可查。據我觀察,凡是晉開特別快的同學,PPT會不會講不清楚,但是Wiki必然都是總結的非常好的。

個人成長:

美團總體是比較重視員工成長的,入職有各類基礎培訓,正式員工到一定級別也可以選擇講師培訓,面試官培訓,管理層也有各種管理培訓,大象的公眾號也經常推送各種乾貨文章,可惜的是部分同學從來不願意參加培訓,不看文章,以為只有寫好代碼做好架構才是成長,然後轉身說美團沒有成長:另外如果在一一個非常忙的部門。又會被各種業務需求壓遍的沒時間學習,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些東西。最終導致在美團基本功打的比較紮實的反而多是正常1085節奏的同學,而不是所謂核心部門的業務同學。

美團員工感慨:不吹不黑,內部真實情況,技術不錯,但辦公環境差

關於裁員:

這兩年美團最大的負面評價是裁員,尤其是裁應屆生和毀offer,從我觀察的情況是,業務線上市之前開的太多,上市後為了節約成本,坎掉了很多業務線,名義上被坎的業務線可以選擇轉崗到其它部門,但是一方面應屆生職級太低,不符合轉崗條件,所以只能裁。

另一方面轉崗需要有部門接收。如果一直找不到部門接收,尤其是去年幾乎所有部門都沒有HC,所以只能裁。大多數被裁的是上面兩種情況,但平時也有連精兩次績效得C被裁的情況,所謂正常優化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職級越高的一定越要讓自己有活幹,否則很容易得低績效,產出要和職級匹配。至於毀offer,團隊發offer的時候確實是有HC的,但是一旦碰到組織架構變動收組HC而發出去的ffer還沒入職,那八成就保不住了。這一點確實美團做得不好。

總結:

美團是一家福利中下,工資待遇中上,高展管理團隊強大,加班強度一般。技術不錯,辦公環境差,工作氛圍中上,部門差距之間工作體驗差距巨大的公司。我恰好在一個工作體驗比較好的部門,並且也知道不少工作體驗好的部門,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可以來美團,前端。Java後端,算法簡歷都可以,校招社招實習都不限,我可以推薦一些給相熟的部門,本人研發崗,美團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