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塔子上積善堂,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三圳鎮招福村塔東二隊。據當地賴氏族人介紹,此圍龍屋建於明朝,中華民國時期進行第一次修葺,1986年進行第二次修葺,2015年進行第三次修葺。由主堂屋、圍龍屋、橫屋、風水池塘以及主堂門前禾坪、主堂與圍龍之間的“花頭”等組成。坐北朝南,兩堂四橫一圍龍佈局。通一進五間,共計房屋53間。懸山頂、灰瓦面、三合土夯牆。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正立面呈凸肚形,麻石條大門框,兩側檻聯“西周卿相;南宋將軍”“秘書世第;積善家聲”,上方提“積善流芳”。 下堂為敞廳,石基木柱支撐構築屏風。中軸線上兩廊廳對稱,抬梁式木質樑架,天井用青磚鋪面。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上堂比下堂高一臺階,石基木柱與木質屏風構築鎏金穿花神龕,供奉賴氏先祖牌位。屏風上方提“積善堂”,兩側柱上陰刻檻聯“幸祖宗積德百年忠孝休聲貽我後,願孫子承家萬世詩書文采向人前”。 “花頭”中間高兩頭低,卵石工整。一排圍龍屋呈半月形包圍堂屋和橫屋。 該屋通廊式住房結構,佈局合理,祠住合一,對於瞭解和研究當地圍龍屋建築文化具有一定的價值。

據蕉嶺賴勇平宗長介紹,此祠堂是法祖賴八郎公九世孫復亮公祠, 復亮公為塔東開基祖,後裔居蕉嶺、江西省泰和縣水槎鄉縫嶺小坑子、樂群茶溪、臺灣等地。其中遷居江西省泰和縣水槎鄉縫嶺小坑子、樂群茶溪的毓桂公和毓楠公:福翰公之長子毓桂公於清康熙年間由廣東鎮平縣招福鄉(今蕉嶺縣三圳鎮招福村)遷江西太邑雲亭鄉二十二都茶溪嶺小坑子開基,公之四子毓楠公於清康熙年間由招福鄉遷泰和縣雲亭鄉二十二都茶溪縫嶺小坑子開基:法祖八郎公→萬五郎公→千一郎公→伯一郎公→仲公→念三郎公→居義公→錦公→復亮公→允迪公→立旺公→福翰公→毓桂公 、毓楠公,此支暫時失聯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另相關資料記載:法祖八郎公,為福建省長汀縣塗坊鎮賴坊村三世祖,十六郎公孫,子興公四子,原名為六八郎。六八郎即感應賴公八郎,為“塗賴二公”之“賴公”也,其與姻親塗大郎公學法除社公,二鄉同奉香座永以神祀。塗坊正月十三,千年古事、萬年花燈由此而來。《汀州賴氏族譜》記載:“六八郎公(子興公四子)號八郎,學法平妖,造福鄉梓,受萬人香火,朝野名揚,稱法師,生三子:大郎、萬四郎、萬五郎,後裔徙廣東、臺灣、四川等地。”據臺灣譜記載,廣東記八郎公為第一世,八郎公葬福建長汀賴坊石下龍骨山頭,螃蟹遊江形。八郎公妣王婆太葬廣東蕉嶺三圳,仙人獻掌形;二世祖萬四郎公、萬五郎公遷廣東省鎮平縣招福鄉(今蕉嶺縣三圳鎮)開基,萬四郎公分居大坪,又記萬五郎公生千一郎公,千一郎公生伯一郎公,伯一郎公生仲公,仲公生念三郎公, 念三郎公生居仁公、 居義公、居禮公。八郎公裔孫分佈廣東蕉嶺、平遠、四川三臺、臺灣、廣西欽州、江西興國、泰和、會昌、湖南瀏陽等地。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廣東蕉嶺三圳塔東賴氏宗祠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