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老中醫治頭痛經驗,您想學嗎?

全國名老中醫治頭痛經驗,您想學嗎?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

孔少華是“北京四大名醫”孔伯華之子,他自幼隨父學醫,17歲就開始正式掛牌行醫,先後在北京中醫醫院、總參二部衛生院等處工作,被評為全國首批名老中醫。孔老擅長治療各種內科疾病,尤其在治療內科雜病方面頗有建樹,自成體系。現將其治療頭痛的經驗介紹如下。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您想学吗?

part

01

病因病機

孔老認為,現代人的體質以陰虛肝熱型最為多見,頭痛的原因也多為陰虛肝熱。因此,孔老在治療此病時經常以清熱滋陰抑肝、祛邪化瘀為組方原則,並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加減用藥,療效頗佳。

part

02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您想学吗?

石決明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您想学吗?

桑寄生

症狀

頭痛,心煩內熱,面紅目赤,失眠,舌紅,脈弦細數。

處方

石決明(先煎)、桑寄生各20克,生牡蠣(先煎)、牛膝、滑石各10克,代赭石、旋覆花(包煎)各8克,炒知母、炒黃柏、桑葉、白菊花、白蒺藜、白殭蠶各6克,川芎、白芷各3克。

加減

若肝腎陰虛症見眼花,目幹,易疲勞,肢麻,腰膝痠痛,遺精,耳鳴者,加鱉甲(先煎)、龜板(先煎)各15克;若頭痛位於頭頂正中者,加藁本10克;若風熱頭痛症見發熱,口渴,目赤,咽痛,舌邊尖紅,苔微黃,脈浮數者,加蔓荊子10克;若感受風寒症見後腦疼痛,頸部轉動不靈活,鼻塞,舌苔薄白,脈浮緊者,加細辛3克;若瘀血阻滯症見頭部刺痛,面色晦滯,口唇色暗,肌膚乾燥,眼眶暗黑者,加地龍12克,紅花、蘇木各10克,桃仁5克,;若頭痛症狀頑固,加全蠍3克,蜈蚣1條,辛夷花(包煎)10克;若陽明胃熱症見壯熱面赤,煩渴引飲,口乾舌燥,大量汗出,脈洪大有力者,加生石膏20克;若肝膽火旺症見頭暈目眩,神志不寧,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耳鳴耳聾,口苦咽乾,胸脅脹滿者,加炒山梔子10克,羚羊角粉(沖服)1.2克;若煩熱胸痛,口乾唇燥,痰塊難以咯出,加全瓜蔞15克,竹茹12克,膽南星、法半夏各10克;若胃陰不足症見胃脘嘈雜隱痛,飢不欲食,食後飽脹,口燥咽乾,乾嘔呃逆,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苔少,脈細數者,加石斛20克;若腎陰不足腰痠而痛,遺精,月經量少,頭暈耳鳴者,加生地20克;若情志不舒者,加石菖蒲15克,香附、鬱金各10克。

用法

水煎分3次溫服,每日1劑。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您想学吗?

part

03

體會

本方中生牡蠣、石決明、代赭石、旋覆花具有潛陽抑肝的作用。桑葉、白菊花、白蒺藜、白殭蠶具有平肝散風的作用。川芎、白芷具有散風止痛的作用。桑寄生具有通絡的作用。炒知母、炒黃柏、牛膝、滑石具有引溼熱下行的作用。將上述藥物聯合起來使用,可起到清熱滋陰抑肝、祛邪化瘀、散風平肝的功效。凡具有陰虛肝熱症狀的頭痛、眩暈患者,使用此方均可取得很好的療效。

臨床實踐證實,用本方治療偏頭痛、神經性頭痛等各種頭痛均可取得很好的療效,尤其在治療有胸悶不舒、夜眠不安、舌紅苔白少津、脈弦滑數等症狀的頭痛患者時效果更佳。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您想学吗?

•the end•

文字:醫藥星期三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

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您想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