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項目集群助力中雲街道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初秋時節,置身中雲大地,無論是在日新月異的工業園區,還是塔吊林立的建築工地,所到之處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上建築工程車來回穿梭、廠房內機器轟鳴、生產線上工人們步履不停,無不透露這個街道急速奮進的聲音。“截至10月底,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雲街道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3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6.7億元、村居集體經濟收入2215萬元……”一組組數據,清晰展示了今年以來中雲街道經濟發展的成績。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破舊立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理念已然成為中雲街道的共識。2018年起,該街道確定了淘汰落後產能、聚焦優質項目的 “兩步走”戰略。隨著轄區近百個“老煙囪”“大桶罐”逐一拆除,該街道在連雲港率先完成了“小散亂汙”企業全面取締工作,向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高質量發展征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隨著“小散亂汙”企業退場,該街道全員奮力、全民參與,朝向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裝備製造業“三新一高”產業加碼衝刺、迎頭趕超,優質項目聚焦悄然成為該街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中雲街道不僅圍繞新產業發展政策、城建、金融、環境、人才“五大配套”要求,新項目落地規劃、立項、環評、審批、招標“五大服務”需求,全面改善了轄區營商軟硬環境;更是強化了街村兩級“一把手”領銜招商模式,部署30餘名幹部長期撲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國內經濟發展高地,敲門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緊盯醫藥設備、裝備製造等“供應鏈體系”相關國企、央企和跨國企業,新引進內外資項目12個,總投資達54.2億元,其中,單體投資額超10億元項目3個,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060萬美元,涵蓋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裝備製造等多個產業領域,通過引來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的“磁場效應”,有力加快了產業發展模式從“粗放型”向 “集約型”轉變,助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項目從簽約到落地、再到竣工,是一項複雜而又系統的工程,為確保項目“進得來、留得住”,中雲街道實行“一個項目,一個班子成員領責督辦,一個骨幹全程跟進”工作機制,列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真心實意為企業解決在落地、建設、投產、經營等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進一步形成開工項目鋪天蓋地、在建項目熱火朝天、竣工項目接二連三、儲備項目源源不斷的大幹快上熱潮。同時,街道上下進一步轉變服務職能,全面推行“一站式”和全程代理服務,在土地落實、項目立項、公司註冊等方面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事程序,努力做好“家門口”服務,當好服務發展“店小二”。 領導幹部的高位推動、制度機制的不斷完善給新招引企業吃了“定心丸”,街道新引進的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到今年年底,過半項目可竣工投產,為新產業發展夯實了“底盤”。

時間倒回到三季度,9月20日,中遠海運投資12億元的LNG壓力容器製造項目迎來了開工儀式。據瞭解,中遠海運是以航運物流為核心的國際化綜合性物流企業。LNG壓力容器製造項目是其完善全產業物流的重要一筆,預計達產後可實現年產50000只壓力容器,將成為連雲港清潔能源應用配套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另一端,在江蘇自貿試驗區連雲港片區汽車產業園內,連雲港萬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的智慧車載電子研發與生產項目廠房已全部封頂,施工現場呈現出一片熱鬧繁忙景象。

“優質項目的落地投產是高質量發展的開篇佈局;只有服務好運行好,只有真正帶動地方群眾就業,只有真實增進地方稅收,才是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年年初,中雲街道就專門舉辦企業代表新春座談會,街道領導班子成員、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20餘家轄區重點納稅企業參加,“零距離”傾聽企業訴求及意見建議,針對收集的企業訴求,一企一策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招工難、人才短缺、技術落後等困難和問題。街道部門、村社掛點服務轄區重點企業,採取“一對一”專項服務,進行常態化走訪,切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

“針對招工難,我們每個季度都會舉辦招聘會,成效明顯;安全問題,每個月都會專門聘請市級以上安全專家到企業查找安全隱患;同時與區組織部門對接,計劃新組建2家非公企業黨組織……企業有所需、有所求,我們一定有所應。”中雲街道黨工委書記韓豔如是說。走進投產不久的連雲港億潤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儀表儀器從生產線落地,街道領導得知後第一時間來到企業,送去科技研發和創新發展的優惠政策,並協同相關部門開展跟蹤服務,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搭建平臺。目前,該公司已全面展開運作,預計年銷售收入達1000餘萬元。

系列周到、及時的服務措施,使客商感受到了中雲街道良好的發展環境,他們口口相傳切身體會,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前來,形成了項目、資金和客商的集聚效應。在這一效應的引領下,2018年,中雲街道在連雲港鄉鎮(街道)經濟分類競賽中位列第六,進入全市“十強街道”序列,為該街道經濟發展版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19年,街道新引進納稅企業72家,納稅總額達900萬元。其中過百萬企業46家,過千萬企業2家。所屬16家村居廣開“以誠待商、以情感商、以信留商”門路,新招攬稅源企業349家,預計街道上下明年新增納稅額超過4億元,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全力‘超蘇中、趕蘇南’,進位‘全市十強街道’前五,為自貿區建設再立新功!”中雲街道在江蘇自貿區連雲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塊建設推進會上的鄭重表態利劍懸空,站在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浪潮中,中雲街道正乘風破浪、昂然前行。金 山 惠 萍 晉 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