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庭暴力說“NO”你需要了解這些

向家庭暴力說“NO”你需要了解這些

本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11月22日日,《越州律師公益大講堂》走進紹興圖書館,開展反家庭暴力專題活動,吸引了近200位市民參加。

活動現場,來自浙江震天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胡堅開展了以“家庭暴力的界定及應對措施”為主題的講座,他從什麼是家庭暴力、發生家庭暴力後該怎麼辦這兩方面進行講解。他指出,家庭暴力分為兩類,一是肢體上的傷害行為,二是精神上的侵害行為。但大多數市民對精神暴力的瞭解較為淺薄。“就是比如說某一方給另外一方經濟上特別控制,你買菜你要來實報實銷,每個月只給多少零花錢,而這個零花錢少到根本生活不下去的那種,這種是潛在的我們認為的家庭暴力。”

記者從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瞭解到,從近年來的離婚案件統計看,有30%左右的離婚案件當事人陳述曾遭受過家庭暴力。當遭遇家庭暴力時如何保護自己?越城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趙曉岑說,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是有效途徑。

“越城法院曾經受理了原告黃某訴被告李某的離婚糾紛一案,在案件審理過程當中,原告黃某向本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有限期是六個月,保護令內容不僅針對於保護當事人的一方,同時還注重將保護的範圍一方擴大到當事人的近親屬,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據悉,在中國約有30%的家庭存在暴力現象。胡堅建議,受害方應加強證據意識,比如照片、診斷證明、短信記錄等。一旦發生家暴,可以尋求多種渠道解決糾紛。除了走法律訴訟程序,還可以及時向公安機關、婦聯、街道社區、村居委會等尋求幫助。“但是針對無明顯暴力特徵的,比如說一些經濟方面的、精神方面的,更多的需要溝通,甚至有必要的時候,要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據瞭解,本次《越州律師公益大講堂》由市司法局、紹興圖書館、市新聞傳媒中心廣播事業部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越城區人民法院、市婦聯及越城區婦聯主辦。目前,《越州律師公益大講堂》共舉辦23期講座。

(原標題《向家庭暴力說“NO” 你需要了解這些》。原作者王穎。編輯金漢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