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二戰德軍使用的MG34和MG42因為其優秀性能和強大威力,被廣大軍迷所熟知。而MG34和MG42其本身也是頗具創新意義的,MG34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種被廣泛裝備且實用化的通用機槍。而捨棄了重機槍,全面採用通用機槍的二戰德軍,真的要比盟軍以及蘇軍優秀嗎?本文將就班組武器配備、武器性能等方面來論述一下德軍MG34和MG42輕機槍的某些不足之處。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先來看一下武器配備方面,在二戰時期,只有德軍一支軍隊大範圍的採用了通用機槍。而其他國家還在使用輕重機槍混用的配置,以蘇軍來舉例,蘇軍二戰時期使用的輕機槍是DP28,而重機槍則是使用馬克沁、郭留諾夫兩種7.62毫米口徑的重機槍,以及德什卡大口徑重機槍。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英軍則是使用布倫輕機槍,重機槍則是維克斯。一般情況下,使用這種傳統配置的軍隊,在標準的十人步兵班組中,會有一到兩挺輕機槍。而重機槍方面,則是最低由排級單位來調動,通常用來陣地防守亦或是推進。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而在步兵班組的輕機槍方面上,德軍的配置方式也是相同,同樣是一個班兩挺MG34或者是MG42機槍。這樣的話,輕機槍形態(使用兩腳架)的MG系列機槍在步兵班組火力上,除了使用彈鼓、彈鏈的MG系列火力持續性要那麼好上一點外,雙方火力基本持平,並未給德軍士兵帶來多大優勢。那我們再來看一下重機槍形態,對於德軍來說,所謂重機槍形態只不過是將MG34或者是MG42機槍加裝三腳架,作為一個固定火力點來使用,就算重機槍了。而MG34、MG42的不足之處就在於這個重機槍形態上。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這種重機槍形態通常在德軍的陣地防守作戰中常見。如上文提到,盟軍在陣地防守中,通常會使用重機槍作為防守武器。而僅僅是通過三腳架作為固定火力點的MG34、MG42機槍是完全無法達到重機槍性能的。MG34、MG42為了便攜性,將槍管重量進行了減輕處理,使得槍管性能、火力持續性上要比其他國家使用的水冷重機槍差上很多,這就涉及到了武器性能方面。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對於MG42來說,槍管質量是最致命的短板。因為MG42的槍管在當時來看質量較差,其槍管很難持續射擊,例如在短時間內發射幾十發。如果射手一下子扣著扳機不放,那麼就必須更換掉過熱的槍管。即使不更換掉,等待槍管冷卻後繼續射擊,其射擊精度也會大幅降低。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這就是為什麼MG42的副射手一般會揹負多個替換槍管的原因,設計師為副射手攜帶替換槍管射擊了一個專用的攜行具,裡面可以攜帶四五根用來替換的槍管,而這一點足以體現MG42槍管堪憂的質量。而MG34由於是戰前精心設計和生產,MG34的槍管質量要比戰時進行大規模生產的MG42好上很多,但同樣不支持一下子扣著扳機不放。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而無法進行持續性射擊的MG34、MG42,在陣地防守作戰中就會吃大虧。由於火力持續性不足,往往需要調動多挺MG系列機槍進行防守,如果不這樣的話,陣地火力就會不足從而導致被圖片。而使用水冷機槍的英國和蘇聯軍隊就不用擔心此點,他們的機槍火力充沛,而通常還能獲得步兵班的輕機槍火力支援。從而在防禦陣地方面上,較德軍有著強大的火力優勢。而德軍往往會在進攻這些擁有輕重機槍的陣地時,出現較大損失。

MG42機槍真的所向披靡?仍有嚴重不足,副射手需要攜大量備用槍管

總的來說,全部使用MG34、MG42的德軍步兵班組,這樣的配置在二戰時絕對是一大創新,但是MG34和MG42的不足之處仍然存在,並且一直到戰爭結束也未能改善,因此並沒有與同時期的盟軍拉開多大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