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外地警方”警告“參與了犯罪”,小欖民警及時攔截一起電詐案

因接到“外地警方”的警告電話,在中山小欖務工的曾小姐竟差點向對方轉賬18萬元!11月20日,中山市公安局小欖公安分局昇平派出所快速反應,成功攔截一起電信詐騙案。

據小欖警方通報,當日下午15時54分許, 曾小姐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在“中山市通信管理局”工作,對方在電話中表示,曾小姐的手機號碼發了1.2萬條垃圾短信,其中很多為敏感短信,有可能涉嫌犯罪,叫她馬上報警,還“好心”地幫她將電話接轉至了“長沙警方”。

女子被“外地警方”警告“参与了犯罪”,小榄民警及时拦截一起电诈案

曾小姐說,電話轉至“長沙警方”後,情形開始變得像電影裡審犯人一樣,讓她感到吃驚的是,對方竟然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甚至一張銀行卡號。曾小姐當時也覺得,只有警察才可能會知道自己這麼多個人信息。

就在張小姐已經對對方深信不疑時,小欖警方利用“智慧公安”技術手段,已經發現了曾小姐可能遇到了電信詐騙的情況。小欖警方立即嘗試打電話給曾小姐進行提醒,民警卻發現,曾小姐的手機號碼一直佔線、無法接通。小欖分局昇平派出所民警立即進行排查,嘗試直接上門勸阻曾小姐上當受騙。

與此同時,曾小姐電話那頭的“長沙警方”稱,中山市的某銀行行長涉嫌職務犯罪,把錢轉到曾小姐的長沙某銀行卡里,該案涉及到200多人,出事的行長親自指認曾小姐了,警方馬上要凍結她名下的所有銀行卡。

“警官說我參與了犯罪,腦子一下就懵了。”曾小姐說,自己當時很緊張無助,只是反覆澄清自己沒有犯罪,是對方搞錯了。

電話中的這位“警官”,還教了曾小姐一個證明自己清白的方法,就是立即到外面買一個新手機與警方單線聯繫,不要接觸任何其它人。最好找一個賓館開間房,在電話裡做份筆錄,再把名下所有的資金轉到公安局的安全賬戶就好了。

女子被“外地警方”警告“参与了犯罪”,小榄民警及时拦截一起电诈案

慌亂的曾小姐,急忙帶上銀行卡準備出門買手機。就在這時,小欖警方昇平派出所民警敲開了門。曾小姐還以為是長沙警察到了,反問道:“你們不是叫我去買個手機配合調查的嗎,怎麼就來抓我了?”

“我們是小欖警察,你正在與詐騙分子通話!請立即掛斷!”小欖民警說明來意後,深受“長沙警方”恐嚇的曾小姐還久久無法相信自己經歷的一切。

因為小欖民警的快速反應、處警,並及時成功阻止電信詐騙,曾小姐未受到任何經濟損失,她向民警連聲道謝。

警方提示:在接到類似冒充司法工作人員電話或者短信時,不要輕聽輕信,一定要記住五個“絕不”:1、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相互轉接電話2、絕對不會通過電話調查處理違法犯罪行為3、絕對不會讓公民個人上網查詢通緝令或逮捕令4、絕對不存在“安全賬戶”或“核查賬戶”5、絕對不會讓公民轉賬匯款。要認真核實對方身份或者直接撥打110報警電話向公安機關求證查實,做到不輕信、不轉賬、不上當。

【記者】何偉楠

【通訊員】李軍濤

【作者】 何偉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