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2019年的國內電影市場,有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受眾的觀影形態正在日漸成熟,觀眾不再辜負好電影。

春節檔,《流浪地球》從一眾大片中脫穎而出,不僅給了很多青年導演自信,也給了市場更多信心。

《流浪地球》給2019年的電影市場開了一個好頭。在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2019年有5部新片上榜,更重要的是5部上榜新片,豆瓣評分均在7分以上。

“口碑驅動票房”、“口碑效應凸顯”成為了年度市場營銷熱詞。

然而,時間來到11月,這一良好的發展態勢竟然呈現出了倒退之勢。

截止發稿前,豆瓣評分6.6的《長安道》累計票房僅有2000萬,而5.5分的《大約在冬季》則連續6天蟬聯了單日票房冠軍。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排名第130位,《長安道》尷尬不止於票房

易烊千璽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提到了電影《長安道》,他覺得範偉老師在其中的表演很細緻。

《長安道》中每一個演員的表現都是驚豔的,在其中看不到他們自己的影子,只有角色。然而,這部獲得極高業界讚譽的電影,上映一週,僅收穫了2000多萬票房。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2019年的影視市場,雖然上游製作端寒冬,但是下游C端觀眾消費力依舊強勁。

在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2019年有5部新片上榜。其中,《復仇者聯盟4》創造預售票房7.74億的記錄,《哪吒之魔童降世》連續16日單日票房破億。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一部電影只要品質過硬,票房破億並不難,但也是這樣的市場環境使得《長安道》的預冷變得出乎意料。

在2019年年度票房排行榜上,《長安道》以2082萬的票房位列第130位,排在其前後的電影或是作品質量不扛打的,諸如豆瓣3.6分的《素人特工》,4.2分的《八子》以及4.8分的《如影隨心》,或是明星陣容確實不具票房號召力的,諸如《小巷管家》。

夾在其中的《長安道》有點尷尬,這種尷尬不僅源於票房成績的不佳,還包括其與周圍氛圍的格格不入。

《長安道》是有實力的。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長安道》改編自著名作家海巖的小說作品《長安盜》,本身故事充滿戲劇性,對於情理與法理、名利與情義、金錢與文化的探討很深刻,豆瓣評分6.6。

這並不是一部“活該票房差”的爛片。

從主創陣容來說,範偉、宋洋、焦俊豔、陳數等明星的搭配,雖然沒有票房十億起的驚豔之感,但幾位主演的觀眾緣都很好,影帝視後+實力派青年演員至少做到了不給電影拖後腿。

導演李駿之前只拍過一部電影,但卻有非常豐富的電視劇製作經驗,在此之前已經拍攝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落地,請開手機》《青瓷》口碑和市場反響都很好。

從哪個維度來說,《長安道》的票房都不止2000萬。如果從幾個維度的綜合實力評判,《長安道》更不應該只有20002萬。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流浪地球》給2019年的電影市場開了一個好頭。在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2019年有5部新片上榜,更重要的是5部上榜新片,豆瓣評分均在7分以上。

“口碑驅動票房”、“口碑效應凸顯”成為了年度市場營銷熱詞。

業界一致認為,國內受眾的觀影形態正在日漸成熟。但面對《長安道》的爆冷一切似乎又退了回去。

與《長安道》同檔期上映的《大約在冬季》連續6天蟬聯了單日票房冠軍。這部改編自饒雪漫小說,馬思純、霍建華主演的電影,故事極其老套,豆瓣評分5.5。

本來以為在“口碑驅動票房”、“口碑效應凸顯”,國內受眾的觀影形態日漸成熟的情況下,《長安道》是有機會逆襲的,結果,卻被吊打。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宣發乏力,外包盛行的弊端顯露

既然《長安道》的故事、電影品質、演員表現都不差,在業界也獲得了較高的讚譽,那麼慘淡的票房成績,很大可能是後端宣發產生了問題。

任何一個產品,最終能夠變現,都要依賴於銷售,電影亦是如此。

很多製片方早已明白院線排片是能夠決定一部電影生死的,所以製作公司普遍將產業鏈延伸到電影發行環節,佈局實體院線。而光線之所以事業風生水起,與入股貓眼,牢牢掌握線上發行渠道不無關係。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如今,大多數電影都會採用多家聯合發行的方式,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證排片量,但根據貓眼專業版信息,《長安道》的發行方只有一家——三月穀雨,聯合發行方也只有一家,華夏。

三月穀雨成立於2015年,已經累計參與發行電影22部,主要發行作品有《張震講故事之鬼迷心竅》(票房:400萬)《青澀日記》(票房:33萬)《杜拉拉追婚記》(票房:4959萬)《梔子花開》(票房3.79億)等。

在三月穀雨成立4年,發行的22部作品中,僅有6部作品票房過億,而這6部過億作品,在三月穀雨之外,均有業界大的發行公司加盟。諸如《七月與安生》的主要發行方為嘉映、華夏,《風語咒》的發行方為淘票票 、貓眼、娛悅影業(原微影票務)等公司,《悟空傳》的發行方更是囊括了新麗、華夏、淘票票、五洲、微影等8家公司。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在微博上,很多大V為《長安道》鳴冤,有網友甚至表示,《長安道》的排片使其再次對中國電影市場失望。

我們承認大眾喜好仍需引導,影院亦是逐利的,但求排片的前提是宣發已經盡力而為了。

早在當年方勵為電影下跪時,就有網友提出過:正常的宣發呢?為何要靠下跪求排片呢?《長安道》的預冷,除去有市場的作用,影院的作用,是否也有可能是相關宣發團隊的失職以及不作為所致呢?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儘管電影《後來的我們》因鎖場退款行為,而引發過行業熱議。但鎖場依舊是發行方保排片的常用方式,這也是普通觀眾經常會在票務網站買票時發現,拐角位置似乎總是很搶手的原因。

大部分時候,這是發行方在鎖場。

然而,在《長安道》正式上映前的預售階段,我們就留意到,這部電影的發行方十分佛系,並未進行任何鎖場。包括在北上廣等重點城市,亦未發現有鎖場行為。

豆瓣6.6分,票房僅2000萬,《長安道》為何尷尬?

《長安道》的不幸不僅因其遇到了一個十分佛系的發行公司,還因其有一個十分佛系的營銷公司。

《長安道》如今確實已經沒排片了,但請問,你有看到過這部電影的營銷嗎?似乎也沒有。

顯然,《長安道》的預冷並非僅僅是市場的作用,影院的逐利,而是多方作用下的結果。製片公司在宣發公司選擇上可能存在的決策失誤,而佛系宣發也是目前影片預冷的一個重要原因。

任何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專業化、分工化都是必然。近年來,很多營銷公司興起,影視劇營銷外包成為行業趨勢。

但外包的弊端也很明顯,以“賺差價”“賺服務費”為主的營銷公司,必須控制人力成本才能提高盈利能力,但低薪能夠吸引的人才實力必然有限。其次,這些營銷公司的身份很像是一個臨時的月嫂。對於新生媽媽來說,是否能碰到真正有責任心又專業的月嫂,有很大程度是運氣。

結語:

回看過往,我們會發現每一個爆款電影后,站著的都是一群人,不僅僅是導演、編劇、演員,而是整個團隊。

電影是一個團隊工作,一個項目最終是否有機會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甚至帶動整個大盤的走高,需要每一個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都盡心盡力的付出,任何一環都可能會使得整個項目功虧一簣。

團隊作戰,這是電影有趣之處,也是其艱難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