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優惠狂加碼一邊備案價刷新高,眼下的惠州樓市你看懂沒?

雲波詭譎的市場,撲朔迷離的行情,最近的惠州樓市,沒有一雙“火眼金睛”還真是看不清。若說它熱,很多樓盤門可羅雀、冷清度日,銷量一路掛綠;若說它冷,又有多個樓盤需託關係,才能選到一個好樓層。而在冷熱難定的同時,價格也是漲跌難評。若說它漲了,很多樓盤讓利促銷不斷加劇,個別樓盤價格更是回到兩年前的水平;若說它降了,又有很多熱銷樓盤保持堅挺價格,個別樓盤備案價更是須臾破兩萬元。

對於這個現象,有業內人士分析,如今的惠州樓市很像一個啞鈴狀市場,區域分化、項目分化加劇,“處於兩端的樓盤日子相對好過,中端樓盤日子難熬。”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樓盤價格有漲有跌,行情有冷有熱,正是還市場以市場,讓產品自己說話的實際體現,也是價格監製差異化調控作用發揮的結果。

看不清!

一邊優惠促銷狂加碼

一邊備案價格刷新高

進入下半年以來,隨著供應量的急劇增加,以及因融資渠道受限而導致的房企資金壓力加大,“打折促銷”成為樓市的高頻詞彙,且隨著年終業績壓力的加劇,打折促銷的力度也在不斷加碼。

以“雙十一”前後的樓盤促銷信息為例,新城香悅瀾山、時代傾城等給出92、95折等不同程度的低折扣優惠;海倫堡熙岸、經達御金灣、蜜糖小城4期、海倫潼湖國際、奧園天翔譽峰等都推出了特惠房源;領地蘭臺府、星悅花園、浩創果嶺上院、方圓東江月島、華廷悅府等都推出了低首付活動,在1成首付、1.5成首付的基礎上另有免息優惠活動;另有金盛麗景、新力城、佳兆業東江新城等樓盤推出購房送裝修、送物管費等活動。

記者統計後發現,隱藏在這些低折扣、特惠房源、低首付、送裝修、送物管費背後的,是惠城區有樓盤房價重回9字頭,是博羅有樓盤房價回到6字頭、5字頭,是仲愷有樓盤房價回到7字頭、8字頭。

如果只看這些優惠促銷信息,很容易讓人產生“樓市像現在的天氣一般,開始涼涼”的錯覺,但近段時間幾個不同區域的樓盤備案價從14000元、16000元到20000元一路飆高,創下各片區備案價新高的消息,又讓人已然看到樓市行情不斷看漲的跡象。

特別是近幾日金山湖片區某樓盤備案價破兩萬元的消息,更讓人對當前的樓市產生了霧裡看花、眼花繚亂之感。

購房者何雲娟就表達了自己的迷茫心情。“之前看到很多樓盤都在打折,想著再等等,怕買了又降,吃虧了。可是這幾天看到一些樓盤的備案價高了那麼多,又擔心房價會漲。真的不知道是買好還是不買好。”何雲娟稱。

看不懂!

有盤冷清度日賣不動

有盤價格堅挺沒樓層

除了房價漲跌難定讓購房者一頭霧水之外,一些樓盤冷熱不均也讓購房者摸不著頭腦。購房者許先生欲買金山湖片區樓盤未果之後,難以置信地說,“不是說現在開發商缺錢,房子都在優惠促銷嗎?為什麼我想挑個好點的樓層都不能如願,價格還一點優惠都沒有?”

有同樣困惑的不止是許先生。購房者趙曼曼在對比了水口、金山湖以及惠博片區的幾個樓盤後,用如出一轍的語氣說,看了幾天的樓盤,冷的冷死,熱的熱死,真的很奇怪,“有的樓盤,停車場一輛車都沒有,營銷中心很冷清,樓層任選;有的樓盤,工作日內也很熱鬧,價格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樓層沒得選,還不一定買得到。”

“同樣的市場環境和政策背景,為什麼樓盤之間會這樣天差地別?”多位購房者不解地問。

對於購房者的困惑不解,惠州天策行總經理李建峰總結認為,當前惠州樓市正處於兩極分化的態勢,且有加大趨勢,“市場在分化、區域板塊在分化,項目也在分化。這種分化,有點像啞鈴狀市場,兩端需求大,中間需求小。”

他分析,市場經過9、10月份的需求消化後,購買需求不斷減少,只剩下兩種客戶。一種是經濟條件較好,對產品品質要求較高的高端客戶,他們精挑細選,一直在等自己喜歡的優質盤;還有一種就是經濟條件較弱、收入比較低的低端客戶,一直在等遠郊樓盤降價促銷,“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走量比較好的正是一些高端優質盤和低端優惠盤。那些地段一般、產品一般且價格又不便宜的中端樓盤,比較難賣。”

“中端樓盤,高端客戶看不上,低端客戶又買不起,加上前兩年旺季行情消化了大量的中產階層客戶,造成目前市場上中端客戶較少,缺乏購買需求。”李建峰建議,中端樓盤可適當降價促銷,爭取低端客戶,“不過,由於當前市場較冷,分化行情估計也就持續至11月份。等到12月份部分購房需求消化後,市場會進入橫盤時期,那時又會有更多折扣促銷出來。”

看明白!

迴歸市場,讓產品自己說話

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也結合當前的政策背景,對“一邊優惠促銷狂加碼,一邊備案價格刷新高;有盤冷清度日賣不動,有盤價格堅挺沒樓層”等購房者“看不懂”的市場現狀加以分析。

仲愷區某樓盤銷售顧問葉先生認為,集多重優勢於一身,惠州無論是從發展前景來看,還是從當前的房價水平來說,熱點區域價格破兩萬元都是遲早的事,“只是因為現在很多樓盤都在優惠促銷,大家覺得意外,一時間難以接受罷了。”

“有的樓盤價格跌了,有的樓盤價格漲了,這很正常,符合市場規律。”業內人士吳先生認為,優質樓盤價格適當漲一漲,位置偏遠的樓盤價格適當降一降,正是還市場以市場,讓產品自己說話的真實體現,“實際上,這也是差異化價格監製機制的應有之義。”

在吳先生看來,以前“一刀切”的備案價監製機制,對穩定市場秩序,維持供需平衡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原有的價格監製機制弊端不斷顯現,特別是對住宅品質產生較大影響。一些企業受限於利潤空間,減弱了推陳出新和提升產品品質的意願,更有甚者,個別企業為降低開發成本,導致大量低品質項目出現,不利於住宅市場高品質多樣化發展,“優化價格監製機制,進行差異化調控,更具靈活性和精準性,對地段好、品質佳的項目適當放寬備案空間;而對位置偏遠、品質一般的樓盤嚴控備案價,這樣更有利於市場向品質化方向發展,也更有利於引導購房者理性消費。”

業內人士周先生則認為,對當前樓市而言,個別樓盤備案價創下新高,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在當前供應量加劇、房企資金鍊緊缺的背景下,樓盤即便備出高價,短期內也不太可能按照這個價格銷售。因此我認為,個別樓盤備出高價,更多的意義是給市場以信心,表明惠州未來發展可期。”

來源| 惠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