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以前讀《岳陽樓記》,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一出,足見范仲淹高風亮節的品性了。民國思想家、教育家梁啟超曾說:"五千年來歷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兩個人:范仲淹和曾國藩",這是十分高的評價了,但這不過是范仲淹讚詞中的鳳毛麟角。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他政績卓然,文采斐然,但這並不是他最閃光的地方,關於他高尚的人格精神才是後世最為推崇的。范仲淹去世後,朝廷給他的諡號為"文正",這個諡號是所有文人心心念唸的最高榮譽,司馬光說"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可見有多難得,宋朝得到這個諡號的不超過十人,但後世認為名副其實的,在宋朝就只有范仲淹了。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禮記 大學》裡說要先修身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這句話放在范仲淹身上倒是名副其實,范仲淹在這幾方面做的都很好,所以甚至有人誇范仲淹是一個完人,說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當然這種評價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非常優秀,文武兼備,光風霽月。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修身

范仲淹幼時喪父,因家庭貧困母親帶著他改嫁了,長大後知道身世就毅然辭別母親,獨自踏上了求學的道路,那時,他一個人寄居佛寺,十分清苦,煮粥後就將粥放一夜,等第二天粥凝固後,就將粥切成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忍受著旁人不能忍的艱苦。後來,范仲淹去了應天書院讀書,寒冬臘月,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就用刺骨的冷水洗臉,憑藉著這種堅強的毅力,他最終進士及第,走上仕途。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要說生活如此清苦,金錢的誘惑力應該很大啊,但范仲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兒了。有一次,他偶然在一棵樹下發現了許多金元寶,可經常餓肚子的范仲淹竟然一分錢都沒拿,還重新將它埋好了,直到有一年,功成名就的范仲淹收到了當年居住的寺廟的主持的求助,說是寺院被大火燒掉了,他才寫了這樣的一張紙條給了主持:"荊東一窯金,荊西一窯銀,一半修寺院,一半贈僧人。"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對自己的約束還體現在嚴謹治學方面,據說有人請范仲淹幫忙寫墓誌銘,他寫完之後就覺得這篇銘記應該讓尹洙看看,這樣就可以發現他沒注意到的錯誤,果然,尹洙看過之後就告訴他說:"現在你的文章很出名,會被後世當做典範,但你把轉運使寫作刺史,知州寫成太守,但是現在沒有這些官職名稱,後人看完之後會覺得疑惑,這會引起爭論啊。"范仲淹聽過之後,就反思了自己,改正了錯誤,由此可見,范仲淹在學術上面是十分認真嚴謹的,不會容許自己出現錯誤。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齊家

修身齊家,范仲淹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以身作則,家庭也管理的非常好,從他幾個優秀的兒子身上就可以看出來了。他教導自己的兒女們要學會積德行善,樂於助人,推崇清廉簡樸的生活作風,幾個孩子也大有成就,次子範純仁官至宰相,三子四子也都是朝廷高官,重要的是,范仲淹的家族延續至今,代代都出賢人,據說到清朝時,范家出了70多位二品以上的大員,以范文程最為出名,可謂是八百年不衰,能將一個家族延續至今的,除了孔子,好像就只有范仲淹了吧。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的次子範純仁在父親的影響下,堅決將樂善好施貫徹到底。一次,範純仁奉父親之命運批麥子去四川,在路上碰見了熟人石曼卿,發現石曼卿親人去世了,但他卻沒錢運靈柩返鄉,於是大發善心,把一船的麥子都給了石曼卿。回家之後,范仲淹問起路上之事,範純仁就說了石曼卿的事情,范仲淹就批評他說為什麼不把一船的麥子都給石曼卿,範純仁就說已經給了,范仲淹聽後很高興,直誇兒子做得對。可見有什麼樣的父親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治國

作為一個優秀的官場中人,范仲淹在治國方面自然也是卓越的,在他做官期間,重修捍海堰,廣建學院培養人才,並能夠選賢任能。那年他出任泰州,徵調了數萬民眾,歷時多年,橫跨通、泰、楚三州,建了全長約200華里的新堤,改善了人民生活,在防旱抗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後世為了紀念他,將該堤命名為"范公堤"。那時蘇州經常下雨,導致洪水氾濫,莊稼無收,范仲淹知道後,就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提出了一個治水計劃,後來這個模式一直延續下去,造福了一方百姓。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有人告訴范仲淹,南園在蘇州是個風水寶地,那時的他做了大官,又是蘇州人,許多人就勸他買下那塊地以造福後代,但他覺得一家人太少,遂買下南園辦了"蘇州學院",培養了許多人才,據說在一千年左右的時間裡,這兒出了八十幾個狀元,可見影響力之大。范仲淹知人善任,如張載、富弼、狄青都是受范仲淹的提拔推薦,他們也不負范仲淹的期望,成為一代大儒、一代名相、一代名將!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平天下

說范仲淹文武雙全那是一點不誇張的,那年李元昊建立了西夏,與北宋決裂,之後范仲淹率兵征戰,改革軍隊舊制;再後來元昊聯絡羌族,欲求其做嚮導,范仲淹到任後,與羌族簽訂合約,使得羌族脫離西夏,為宋效力,之後又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在西北戰場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威信,當時的西北邊陲有一歌謠曰:"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可見其名聲之大。那時羌族將范仲淹稱為"龍圖老子",西夏人稱呼為"小范老子",西夏人還認為"小范老子胸有十萬甲兵!"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除了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那時的范仲淹為了國家,仗義執言,怒懟權貴,即使遭貶也不忘初心,他的朋友梅堯臣勸說他不要總說些不好聽的話得罪人,做一隻討人喜歡的喜鵲不好嗎,范仲淹以八字霸氣的回應了他,也用這八個字表明瞭自己的人生信仰:"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是怎樣高大的情懷呢,沉浮官場多年,始終保持初心,不被權勢矇蔽雙眼,這樣的人該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啊!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南宋人說"本朝人物以仲淹為第一",元好問評價他是"千百年間,蓋不一二見",可見後世對他的評價都是極高的,但不得不說,如此一個文武雙全且品性高潔之人必定是許多名士追逐的對象,因為他值得每個人的敬仰。

范仲淹:文武雙全,品性高潔,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我們知道範仲淹大多是因為那篇名作《岳陽樓記》,一篇文章,驚豔時光,也讓我們開始瞭解這個驚才絕豔的作者,越瞭解,越尊敬,越瞭解,越欽佩,是他讓我們知道,一個人應該有著怎樣的風骨,也讓人知道,我們都應該堅守的是怎樣的道德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