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二戰歷史中,美國海軍陸戰隊打過許多硬仗、惡仗,無論是瓜島的飢餓之戰,又或是硫磺島的坑道血戰,甚至是沖繩島的命運之戰,都沒有讓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這些兩腳兇獸們感到過恐懼。但唯獨在塔拉瓦的貝蒂歐島,這些兩腳兇獸們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防守在這裡的日軍究竟是用了什麼辦法,把這裡變成了美軍那些兩腳兇獸們心中的死亡之地呢?

一、日本陸戰隊和柴崎惠次

防守在塔拉瓦環礁的主島貝蒂歐島的,除去第11工兵營和朝鮮勞工外,就是是日本海軍陸戰隊——第六橫須賀陸戰隊和第七佐世保陸戰隊及其附屬部隊了。

說起日本陸戰隊大家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日本海軍陸戰隊不同於美國海軍陸戰隊,日本海軍陸戰隊是效仿英國海軍陸戰隊成立的,所以他們沒有獨立成軍,而是附屬於海軍。這一點到是類似於蘇聯海軍步兵,所以在一些檔案裡,日本海軍陸戰隊也被稱呼為日本海軍步兵,或是海兵隊。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日本海軍陸戰隊的發展模式有三:第一,艦船上岸的任務編組,也就是為了陸上作戰而臨時將船員編組起來。第二,以各鎮守府海兵團為中心編成的陸戰隊。第三,包含各兵種科單位擴大編成的根據地隊(日語根據地意思為基地)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在日本明治維新初期的內戰前,日本海軍陸戰隊是成為海兵隊。在1874年的佐賀之亂裡,日本海軍以任務編組方式組成了陸戰部隊,並首次命名為日本海軍陸戰隊。

而在1877年的西南戰爭裡,面對西鄉隆盛率領的叛軍勢如破竹的攻勢,日本海軍陸戰隊以壓倒性的艦船機動力,在各地登陸與叛軍作戰。

後以此經驗,專門形成了海軍的陸地戰鬥部隊,也就是後來的海軍陸戰隊。並在1886年海軍省正式訂立了《陸戰隊概則》,明確了日本海軍陸戰隊的概念。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當時保護貝蒂歐島的,就是日本海軍陸戰隊,他們是日本軍隊裡,最為善於陸戰的部隊。相比於人數眾多的日本陸軍,海軍陸戰隊保持著少而精的原則,其官兵素質遠遠好於日本陸軍。而當時擔任塔拉瓦環礁指揮官的柴崎惠次,雖然是一個海軍少將,但是卻非常善於構築防禦工事。當然,這種經驗也適合他在日本海軍的生涯有關的,我們可以看一下他的生平。

1937年12月1日,柴崎惠次擔任了日本“吳(港)保衛所”的領導層。所謂“吳(港)保衛所”,相當於港口的防衛司令部,在這個期間吳港的港口防禦開始進行翻新和擴建工作。

並且之後又先後去了豊予要塞、下關要塞和由良要塞參與翻新和擴建工作,其中下關要塞更是保衛整個九州地區的要塞群。因為他所參與的全是一些防禦工事的修築工作,所以他對防禦設施的建造和防禦戰的部署有相當的造詣。由此可見,讓他來負責塔拉瓦環礁主島貝蒂歐島,明顯是為了將此地打造為一個堅固的要塞。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柴崎惠次在1942年5月份調到了貝蒂歐島,此時貝蒂歐島的防禦非常不牢靠,因為要守衛整個塔拉瓦環礁,而他的人力有限,要守住整個塔拉瓦環礁的24個島嶼是不可能的。每個島嶼都太過瑣碎,如果分散兵力,顯然就會被各個擊破。因此柴崎惠次的選擇很簡單,集中兵力守衛貝蒂歐島。那麼這位日本的防禦戰大師,是如何建設貝蒂歐島的呢?

二、貝蒂歐島的防禦

貝蒂歐島在地貌上非常像是一隻棲鳥,島的長度為3.5公里,最寬處只有720米,結構非常狹長。島的四周就是150-400米的珊瑚礁島,並有一條約為500米長的木橋深入礁湖內,目的是讓艦船能進行卸貨工作。

在這個島嶼的中部還有一座飛機場,擁有三條跑道,跑道很長,有足足1200米的長度,還能夠起飛日本海軍的陸基轟炸機和戰鬥機。柴崎惠次認為,只要守住了貝蒂歐島,那麼守住塔拉瓦是不成問題的。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但是防守貝蒂歐島的難度並不小,因為島嶼的面積不夠大,所以他只能選擇全力守衛灘頭。某個意義上,這是很虧的一件事,因為灘頭防守就意味著,縱深的匱乏,防守成了面對面的消耗戰。

對於防守位置上,他也做了一番考慮,首先他認為,島嶼的南部海岸,並不應該是他防禦的主要方向,因為敵軍在此處一上岸就要馬上面對,沒有任何遮蔽物,且視野射界十分開闊的機場跑道,所以他只需要少量的部隊即可在這裡控制灘頭。因此他不準備在這裡大興土木,只需要少量的碉堡即可。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而另一個方向則是西部海岸線,這裡需要準備較為充足的防禦,不過因為這裡的地形較為狹窄,不適合大部隊優先選擇這裡登陸。而唯一值得他憂慮的就是島嶼的北部海岸,北部海岸這裡地形開闊,不僅擁有港口,而且碼頭外也十分適合登陸。

如果美軍來發動進攻,那麼一定會從這裡登陸。因此這裡就成了他的主要防禦方向,大量工事都放在了這裡。當然,東部方向他也沒有做出太多的防禦,因為東部地形過度狹長,根本不適合進行登陸,所以他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同樣也是少量地堡即可。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按照他的計劃,他將在這裡修築500個半地下結構的地堡,所有地堡都由椰子木,混凝土,珊瑚沙與鋼板構成,堅固程度十分恐怖。在1943年11月份的塔拉瓦戰役裡,碉堡經受了美軍自11月10日起,到11月19日結束的長達十天的轟炸中,基本完好無損。

甚至在11月20日承受美軍第五艦隊的直接炮擊,都可倖免於難。同時,在這些海岸線前的淺水礁盤上構築了許多障礙物,比如混凝土製作的三角錐和大量的切瑚堆等物,這些東西的用處為敵軍的登陸載具製造麻煩,讓其不得不減緩速度,繞路而行,或是乾脆被卡在原地。而且即便成功離開了淺海礁盤後,也會被防波堤上的鐵刺網和椰木柵阻攔。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而作為對敵軍登陸部隊的回應,他還準備了較為充裕的火炮,全島他準備了足足11個炮兵陣地,都是鋼筋混凝土和鋼板築成,且配備有威力可觀的火炮。比如說75毫米高射炮,75毫米野戰炮,十座140毫米單裝艦炮和四座日俄戰爭時期,日本從英國購買的8英寸火炮。

這些火炮除去野炮之外均是原本裝在戰艦上的,可以自由調整射界。而且這些火炮本身就不俗的防禦力,再加上採取地陷炮結構,防禦能力就再次加強,能夠抵禦敵方艦隊的炮擊,並做出還擊。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同時為了確保部隊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他在全島構築了大量的防空洞,交通壕和坑道。防空洞均由鋼板和混凝土加固,防禦能力極強。而且交通壕和坑道四通八達,隨時可以讓士兵通過坑道和交通壕退回防空洞或是撤到下一個防禦區域。即便敵人形成突破,也很可能會被敵人從後方襲擊。

而且為了防止美軍在某些地段形成突破,他還才從橫須賀調來了一個戰車隊,該隊擁有十五輛九五式輕型坦克,雖然不及美軍的謝爾曼,但如果依託坦克交通壕和掩體,仍舊可以有效的對抗敵軍。在經過長時間的修築之後,時間到了1943年11月,美軍進攻在即,那麼這個時候貝蒂歐島是否能經受住考驗呢?

三、恐怖的塔拉瓦

對於該地的防禦是否經受住了考驗,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老照片來作出分析。並判斷當時的戰場情況,來驗證貝蒂歐島達成了其防禦工事的設計初衷和要求。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這是塔拉瓦戰役旗艦,美軍登陸貝蒂歐島北部海岸的照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經過美軍自1943年11月10日至11月20日的轟炸和戰艦炮擊後,該島幾乎化為一片焦土。看起來不會有任何生命還存活了。顯然,美軍的空襲力度十分強大。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這是美國海軍陸戰二師的第二團第三營的照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二團第三營在登陸過程中,遭到了可怕的損失,部隊損失慘重

根據記錄,該團在20日當天的第一波登陸中,就損失了足足8輛LVT兩棲履帶登陸車。損失原因除去美軍自身失誤外,大多是由日本海軍陸戰隊的火炮造成的。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而從這張照片來看,我們可以簡單的判斷出,美軍士兵在拆除鐵刺網的過程中,付出了較為慘重的代價,許多士兵就在搬出這些障礙物時,遭到了日軍地堡的屠殺。很顯然,日軍在灘頭的地堡防禦十分成功,對美軍造成了較大的殺傷。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這一張照片是日軍的一處直射火力碉堡,從照片上看,應該是日本75毫米高射炮的炮位。

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日軍的碉堡整體完好,並沒有遭受到過多的破壞。很明顯,它承受了足夠的傷害,應該是遭到了美軍的抵近攻擊而被摧毀的。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這一張照片沒能直接確認,到底是什麼火炮的炮位。但是請注意,照片中又側牆壁處,仔細觀察會發現,它並不是被火焰燒了,更像是遭到了炮火直射,但牆壁本身尚且完好。

所以我們可以相信,這種碉堡的堅固度十分恐怖。這個碉堡最後應該是被美軍陸戰隊員抵近後,呼叫戰列艦火炮或重巡洋艦進行直接射擊,將其摧毀的。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這一張照片應該是在戰鬥結束後拍攝,我們可以從照片中死去士兵的服裝和頭盔判斷出,這些死去的士兵都是美國陸戰隊員。

而他們倒斃的方向都是仰面倒下,且都集中在一個位置上。

如果仔細觀察照片的右上部分,我們會發現,這裡有一個類似隱秘的地堡的存在。很顯然,這一隊美軍陸戰隊是在前進中,突然遭到機槍射擊而喪命的。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這兩張照片都是被美軍摧毀的95式輕型坦克。第一張照片和第二張照片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在利用坦克壕溝隱藏自己,併為自己提供掩護。這就變相的彌補了日軍和美軍之間存在的坦克性能差異。

而第二張圖片和第一張圖片的區別在於,第二張圖片中的坦克,車身是輕微轉向左側的,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第一,當它的車身輕微轉向一側時,車身正面裝甲就會來襲的炮彈形成一個夾角,這樣就變相的增加了坦克的正面防禦能力。第二,即便被發現,它也可以迅速開動坦克,並完成轉向,省去了一些時間。在戰鬥中,這些經驗往往都能決定一個坦克車組的命運。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最後這張照片來自貝蒂歐島現存的一座日軍八英寸炮臺的遺址。

我們可以看到,這座炮臺保存尚算完好,外型和結構都沒有被過多的破壞。相信在戰爭中,它承受了美軍的火力洗禮,但至今尚能存在。完全可以說,其設計的成功。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如果考慮到在考慮到,美軍的兵力包括新組建的,強大的第五艦隊和海軍陸戰隊的35000名士兵,與日軍兵力對比達到7比1的優勢下,卻仍舊被日軍打的損兵折將。因此我們可以確認美軍在貝蒂歐島的防禦,確實達成了它的設計初衷和做要求。

美國陸戰隊心中的“恐怖塔拉瓦”,是什麼讓陸戰隊員驚恐不已?

結語

在這場戰役中,儘管日軍守軍有4690人戰死,並有129名朝鮮勞工和17名日軍士兵被俘。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美軍戰死者高達1009人,傷者2296人,如果計算因為護航航母被日本潛艇擊沉,而死去的那687海軍士兵,那麼傷亡數字會接近4000了。

就這還是在戰鬥第一天,日軍指揮官柴崎惠次就戰死了,日軍無人指揮的前提下。

倘若柴崎惠次指揮日軍戰鬥,而不是讓日軍無組織的與美軍交戰,那麼美軍的損失可能會更加巨大。因此“恐怖的塔拉瓦”,確實名不虛傳,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心中的夢魘。

參考文獻:《太平洋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實》

《Across the Reef:The Marine Assault of Taraw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