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未來5G應用很有可能是社會大眾來開發的

11月21日消息 首屆世界5G大會於11月20日-21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理事長鄔賀銓在出席“5G應用設計揭榜賽”時表示,未來5G應用不一定是通信界開發的,很有可能是社會大眾來開發的。

5G發展芯片領域仍存在短板

5G在國內的發展正在持續深化,對於我國發展5G是否具備優勢,鄔賀銓充滿自信:“早年中國的通信市場完全向國外開放,當時就說七國八制,很多國家都進來了,就在這個環境下,我國通過引進、消化、創新,成長起來我們自己的通信產業。到現在為止,不但我國的通信規模全球第一,我們的互聯移動通信的每人每月的流量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談到移動通訊方面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鄔賀銓坦言:“最大挑戰比如說我們的芯片,現在華為的終端芯片是具有能跟國外高通公司、蘋果公司這些競爭的能力的,但是芯片的設計軟件目前還是依賴於幾家國外公司。長期以來我們得益於全球化,但應該看到在一些最關鍵技術上面,我們還有差距。”

未來的5G應用很有可能由社會大眾開發

關於5G行業目前尚未出現代表性的應用,鄔賀銓解釋說:“是因為5G的網絡沒有具備一定的規模,所以這樣的應用就沒出來。全世界3G是2001年出來的,但是智能手機是2007年出來,有了3G才有智能手機,先有智能手機後有3G。微信是2011年出來的,是有了3G網絡基礎才有了微信,現在5G現在剛出來,未來5G應用不一定是通信界開發的,很有可能是社會大眾來開發的。 ”

為此,在世界5G大會期間,京東與未來移動通信論壇聯合舉辦了5G應用設計揭榜賽,旨在促進產業鏈的成熟,加速5G在消費領域和垂直行業的應用。鄔賀銓作為組委會主任,深度參與到了大賽評審過程中。

被問及5G手機何時全面普及,鄔賀銓坦言:“現在的5G手機還是比較貴,一般5000左右,雖然也有三千七八百的,但是仍然大家感到還是貴。第一是手機的款式,第二是手機的價格,第三還有我們網絡運營的資費。如果資費太高,用戶也覺得可能我還沒必要現在用5G的手機。第四是內容上有什麼應用,這些因素決定了5G手機什麼時候能普及。”

6G預計2030年投入使用

對大家關於5G帶來數據安全問題,隱私方面個人用戶從幾何級數增長的“裸奔”現象的擔憂,鄔賀銓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網絡安全問題永遠都是常態化,永遠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5G本身應用更深入到一些基礎設施行業,對安全更敏感,另外數據更多,所以會產生更大的安全的挑戰,但是你也會看到,正因為技術的進步,也會注意到這些安全的問題,也會在採用多種安全措施來防禦,所以我認為隨著技術發展,網絡安全的問題是永遠存在的。

關於用戶的信息數據被平臺過多的記錄和使用的現象,鄔賀銓認為:“數據是用戶的,如果用來發展業務,更好地為用戶服務。但是如果說你的APP未經允許就調用用戶的位置、通訊錄,這就屬於濫用。”

他強調:“現在有關部門也對違規使用數據的APP做下架處理。發現一個就處理一個,這是國家有一定的規定,那麼至於說你到賣數據這些更是犯法了。所以這裡邊有很嚴格的一些法律問題,要很好地劃清界限,有必要比如說在隱私保護這塊再繼續加強相關的政策。”

關於如何看待未來6G發展,鄔賀銓表示:“移動通信基本上就10年一代,5G是10年前開始標準研究的。人們生活追求是無止境,技術的發展也是無止境的,所以6G現在研究作為預言,現在開始也在探索,未來6G希望能達到全覆蓋。但是我相信在隨著技術發展還是會一步一步的走到我們原來人們想象不到的水平和應用,所以6G現在還為時過早,目標是2030年才會投入使用。”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