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的大學:福建醫科大學

我去過的大學:福建醫科大學

我去過的大學:福建醫科大學

我去過的大學:福建醫科大學

我所知道的福建醫科大學分享與你:

一、福建醫科大學簡稱:福醫大,她在中國●福建●福州。

二、福建醫科大學(主校區·上街校區~新校區)具體在: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學園路1號。途經附近的公共交通有:168路、326路、41路、48路、55路、48路。

三、校園簡要描述:本校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學校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成為一所集教學、科研、醫療、預防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省屬醫科大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6月,學校擁有上街、臺江2個校區,佔地約1500畝,校舍建築面積42萬多平方米,辦學主體位於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設有20個學院(部),學生21000多人、教職醫護員工11200多人(含附屬醫院),其中校本部1200多人。建有6所直屬附屬醫院。

四、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等稱號。當地居民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五、今世前緣:

福建醫學院的前身是福建省立醫學專科學校。

1937年創辦於福州市,同年10月,福建省立醫院劃為該校附屬醫院。

因抗日戰爭遷往閩北沙縣。同年8月,定名為福建省立醫學院。

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遷回福州。

1949年改為福建醫學院。

1958年從吉祥山遷到八一七中路西洋村新校舍,福州協和醫院劃為附屬醫院,福建省立醫院、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福州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福州結核病防治院、福州傳染病院5所為教學醫院。

1962年廈門醫學院全部學生併入該院。

“文化大革命”中,學校被迫停辦。

1970年福建醫學院與福建中醫學院合併,遷到泉州華僑大學校址,華僑大學醫學系併入,改為福建醫科大學。

1978年福建醫科大學遷回福州原址;同年11月醫系分出復辦福建中醫學院。

1982年6月,恢復附屬協和醫院隸屬關係;同年10月,福建醫科大學恢復福建醫學院原名。

1984年附屬第一醫院由泉州遷回福州,“福建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正式恢復。

1996年更名為福建醫科大學。相應的附屬醫院亦更名。

六、校訓: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七、血液病學、臨床醫學、護理學、基礎醫學、藥學等是國家、省級特色專業。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