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2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回首往事時,青春裡、歲月裡,我們辜負了多少時光 ,又抓住了多少美好?

1

你的生命如此美好

今天的主角兒叫劉瑞梅,在華豐國際服裝城經營著一家名叫歐街米蘭站的服裝店。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因為在家裡她排行老三,她喜歡別人叫她三姐。員工這樣叫她,也讓初次謀面的我倍感親切。

利落的短髮,白皙的皮膚,幹練,親切。

在她的臉上看不到歲月的痕跡,卻閃著靈動的,愛的光芒。

2

母愛的光芒是她前行的力量

劉瑞梅永遠也忘不了,那年除夕夜的前一天晚上,她們兄妹五個圍在母親的縫紉機旁,嘰嘰喳喳,爭先恐後地讓媽媽做新衣服。

夜深了,孩子們都懷著滿心期待睡下了。寧靜的村莊裡,傳來幾聲犬吠,天已經矇矇亮,昏黃的燈光下,母親伸出手不停地拍打著後背,為了讓孩子們在新年穿上新衣服,她徹夜未眠。

村裡的服裝店,是她和妹妹最愛去的地方,特別是快過年時的新衣服,琳琅滿目,看得劉瑞梅眼花繚亂。可是就是5元錢一件的衣服,對她來說也成了奢望。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父親在國棉八廠上班,一個月二百多塊錢的工資,家裡五個孩子,要吃飯,要讀書,能維持生計已經很不容易,哪裡還有錢買新衣服。

但是,既使是在這種條件下,心靈手巧的母親也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歡歡喜喜過新年。

但是對新衣服的渴盼,已深深地刻在了劉瑞梅的心裡。愛美的小女孩,無不是如此。她想擁有很多很多的新衣服,在她十幾歲的心裡,這幾乎成了一種執念。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家裡種著十五畝地,從劉瑞梅記事起,除了下雨天氣不好時,母親幾乎都在地裡勞作,母親說,只要家裡有地種,就不會讓孩子們捱餓。

看到母親辛苦勞作,劉瑞梅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好的生活。

媽媽的勤勞是她的榜樣,母愛,也給了她前行的力量。

3

姑娘,你是好樣兒的

1995年,劉瑞梅來到了華豐市場,為了接觸服裝行業,她決定先從打工開始。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她來到一家服裝店上班,邊幹邊學。當時200多塊錢的工資,劉瑞梅要騎著自行車往返臨沂羅莊,因為心裡有自己的“小目標”,從來都是樂此不疲,自然也就沒覺得辛苦。

1997年,18歲的劉瑞梅帶著借來的2萬元錢來到了華豐市場。這兩萬塊錢,是從姑姑家借的一萬,大姐家又賣了一處宅基地,父親從鄰居家東拼西湊才借來的,劉瑞梅知道這兩萬塊錢的重量,也知道意味著什麼。

有這麼多人,這麼多份愛,陪著她走,她不敢懈怠,不敢辜負。

雖然是租來的店面,畢竟是自己的第一家店,劉瑞梅早上6點開門,下午6點才捨得關門。她的店永遠都是華豐市場上開門最早,關門最晚的那一個。直到今天,問起事業有成的劉瑞梅,她仍然會笑著說:成功沒有秘訣,就是不怕吃苦和堅持。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劉瑞梅永遠忘不了1997年,第一次去進貨的場景:那天她進了5000塊錢的貨,所有的家底子幾乎都在這裡了。打好了包,卻忘了停車場在哪裡,一個人害怕的心裡直打鼓。

一個在車站專門負責扛包師傅走過來,問她去哪裡,機靈的劉瑞梅卻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強作鎮靜反問他說,你在這裡幹了多少年了?聽到那人回答說,幹了20多年了,劉瑞梅才給自己壯了壯膽說,那你就給我送到最近的停車場吧。

“那些年,5000塊錢怎麼能進那麼多貨,扛都扛不動。”回憶起那段往事,劉瑞梅微笑著說。但是此刻她的眼裡,再也看不到當年的辛酸。

劉瑞梅就是這樣一個人,別人看到的永遠都是陽光燦爛,樂觀向上。

當年那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在烈日下扛著一大包貨,無助焦灼的神情,想想都讓人心疼。但是再艱難她都沒想過放棄。

努力的把自己的服裝經營好,讓家上過上好的生活,這是劉瑞梅的初心。

1998年,劉瑞梅從杭州進了1000元錢的貨,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賣完了。

她打電話給廠家老闆,老闆二話沒說就給她發過來8萬元的貨。

貨很搶手,很快就賣完了。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劉瑞梅在第二天的凌晨四點,就到了杭州。

當她把一個裝著8萬元現金的手提袋交到張老闆手裡時,那位大姐,不禁豎起了大拇指說:姑娘,你真是好樣的,將來一定能幹大事。

那年,劉瑞梅19歲。這句話也一直激勵著她,直到現在。

4

風浪,化作前行的力量

但是服裝行業裡,不只是看上去那般美好,挫折和困難,就像礁石,激起劉瑞梅生命中的浪花點點。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時間轉眼就到了2012年,那年的年底,她收了一部分貨。大概有5000多千件皮衣,總價值在200多萬。當時她就是覺得便宜,有些孤注一擲。

結果貨發過來,她才知道,是遇到騙子了,發過來的都是小號,很不好賣。

她說,那時候的她逢人便問,我的皮衣能賣完嗎?

200多萬,是她這些年來白手起家,一件一件衣服賣出來的。彷彿她的身家性命都壓在這裡了。

看著那堆賣不出去的衣服,她想到了,自己第一次進貨的場景,想到了,那個被困在大山裡的下雪的夜晚。

2001年年底,她坐大吧去武漢進貨。那夜下了很大的雪,車在路上出了事故,所幸車上的人都沒事,但是車的前擋風玻璃壞了。風肆無忌憚的吹進來,夾雜著西北風的雪花打在臉上,沒有水喝,沒有東西吃,有人冒雪去附近買了當地特有的雙黃鴨蛋。

管不了涼不涼的,就著冷風,就著雪,一口氣吃下去不知道多個雙黃鴨蛋,只記得到第二天早晨,嘴裡還是鴨蛋的味道.....

往事歷歷在目,看著眼前的這堆皮衣,劉瑞梅在倉庫裡哭了一整夜。

但是第二天,她還是一樣面帶微笑地迎接顧客,跟同行談笑風生。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再苦再難,從不認輸的劉瑞梅還是堅持著賣完了那批皮衣。

劉瑞梅說:困難有時候就是這樣,他來了,你不怕他,咬咬牙,跺跺腳,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那些年,臨沂物流不發達,到貨的時間大都在凌晨一兩點,貨到了商場還不開門,怕貨丟了,就只能在門口蹲守著看貨。冬天太冷,身上只能裹著被,把頭露出來呼吸。商場一開門,就開始忙著掛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早忙到晚,劉瑞梅都是這麼過來的。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在回憶起這些往事的時候,劉瑞梅說:當時並沒想著賺多少錢,心裡只有一個執念:要幹就一定要幹好。

現在條件好了,物流也方便,出去參加訂貨會都坐飛機,訂貨、發貨一個電話,就能送貨上門。

2012年,她買了第一套房,那種開心和成就感,劉瑞梅永遠也不了忘。

直到2014年,她才在華豐國際服裝城買下了第一間門店。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坎坷和磨難是什麼?

在有些人那裡,是絆腳石,在有的人那裡卻會激起美麗的浪花。

有的人,把苦難把埋在心裡,從此變得平靜而美好;

有的人,則會把磨難化作內心的力量。

比如眼前的劉瑞梅,已是不惑之年,缺依舊是如此明媚而美好,因為她一直心存美好,心存感恩。

臨沂西郊“大棚底”商家:努力的小姐姐肯定能成功

��\u0014�j%�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