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藏綜藝《明星大偵探》!!!

近幾年,國內綜藝跟國內的電視劇一樣,陷入了原創枯竭。影視劇改編大IP小說,綜藝從韓國“引進”,還沒有版權。當然也不是說買了版權的就一定是好綜藝。比如說《奔跑吧,兄弟》(引自《Running man》),之前看著還行,隨著時間的推移,看著那些嘉賓在節目裡裝瘋賣傻,我的內心是極度崩潰的,綜藝那麼多我卻陷入了“綜藝荒”。

《明星大偵探》是引進韓國的綜藝《犯罪現場》(買了版權!),官方說是大型明星推理真人秀節目。偵探類的綜藝好像看起來挺有意思的,但是我一開始對《明星大偵探》這個綜藝節目是沒有太放在心上的。因為平日看過偵探小說的我可能會覺得節目太假,沒有那種讀小說時跟著作者一步一步思考的樂趣。而對於平日壓根沒接觸過偵探推理類作品的人來講,這樣的節目可能也不會作為優先觀看類型?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檔綜藝節目,竟然在豆瓣上獲得了很多好評,甚至第三季的豆瓣評分已經到了9.4。也許做出一款9.4分的綜藝節目不難,但難的是一季比一季高。為什麼?

首先,比起一般的真人秀綜藝,偵探推理本就是一個小眾領域。這一點從兩者的打分人數可以看出,《極限挑戰》打分人數均在三萬以上,《明星大偵探》不到兩萬。評分人數越多,打出的分數可能會越低,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與對節目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理性來看的話,《明星大偵探》佔了小眾題材的光。

但是,小眾僅僅是它的外核,真正吸引人的是它的實質內容,不然真正喜愛偵探推理類的人也不會去看的。

破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裡面會涉及到殺人動機,殺人手法,作案時間,還有兇器、驗屍報告等等,各種證據線索錯綜複雜、撲朔迷離。在這個節目裡嘉賓要做的,就是在這個案件中,扮演一個角色(大多角色設置為1名偵探+5名嫌疑人),徹底融入案情,配合偵探找出兇手。

整個節目流程共分為七個部分。首先是嘉賓進入案發現場,並進行第一輪不在場證明闡述,接著就是第一輪的蒐證、集中推理、偵探第一次投票、集體蒐證、偵探一對一審問,直至最後的總結投票。

遊戲規則很簡單,但實際操作,卻異常艱難。由於劇情複雜,導致參與錄製的嘉賓需要提前做很多準備,就已經讓大量忙著趕通告的明星避之不及了。更何況這個節目全程高能,不同類型的證據千奇百怪,兇手滿口謊言藏匿其中,稍微智商不在線的嘉賓,分分鐘就會露出原形。

我最喜歡的就是案件故事背景了。導演在選擇故事背景時會致敬許多電影,比如說《忌日快樂》、《彗星來的那一夜》、《恐怖遊輪》、《無人生還》等等。難得看綜藝的時候會被安利電影。而且每個故事背後都折射出了當下的某種社會現象,如“酒店驚魂”的校園暴力、“無憂客棧”的抑鬱症、“週五見”網絡暴力等,節目尾聲的“偵探能量站”總會引人深思。

除此以外,節目的成功和常駐嘉賓們的“戲精”般表演密不可分。以前撒貝寧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個嚴肅的央視法制節目主持人,但在這個節目中撒貝寧完全放飛自我,他的段子手功力、開車等級也在節目中,日益見長,還一舉獲得“芳心縱火犯”的榮譽稱號。

最後,給《明星大偵探》的後期加加加雞腿兒。後期太優秀了哈哈哈哈哈!

如今《明星大偵探》已走到第五季,不做比較,希望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