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踐行扶貧的使命——靖邊39歲的鄉鎮幹部白新榮因公殉職

核心提示: 2019年11月18日晚,白新榮在工作崗位上因勞累過度導致大腦出血,經搶救無效去世,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9歲。 在他的辦公桌上還擺放著沒有合住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了當天扶貧工作的具體內容。

陝西網訊 (通訊員 樊悅)“我不敢相信!不敢相信!這麼好的幹部怎麼說走就走了”大溝村村主任高春在電話裡哽咽著說道。

高春說的幹部是陝西省靖邊縣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主任白新榮。

用生命踐行扶貧的使命——靖邊39歲的鄉鎮幹部白新榮因公殉職

生命永遠定格在這一刻

2019年11月18日晚,白新榮在工作崗位上因勞累過度導致大腦出血,經搶救無效去世,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9歲。 在他的辦公桌上還擺放著沒有合住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了當天扶貧工作的具體內容。

在得知白新榮去世的第二天,關於白新榮因公殉職的消息在靖邊縣領導幹部及群眾的微信朋友圈幾乎刷屏了,大家紛紛表示沉痛的惋惜和深深的敬意。

“你的面容和腳印深深地留在了大溝人民的心中,病魔奪走了你年輕的生命,我們感到萬分悲痛,白書記一路走好”這是村民在朋友圈裡發的一段話,引來眾多網友轉發追憶。

事發後,靖邊縣委縣政府對白新榮同志不忘初心,忠誠為黨,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給予高度肯定,縣委追授白新榮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並決定將白新榮同志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先進典型、全縣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組織各單位迅速學習白新榮同志先進事蹟和優秀品格。

用生命踐行扶貧的使命——靖邊39歲的鄉鎮幹部白新榮因公殉職

扶貧就是長征路,不獲全勝不收兵

在白新榮的臥室床頭放著一本他生前讀過的《塘約道路》,這本打開的書永遠定格在了87頁,一支夾在書頁裡的筆還餘溫尚存,他用筆跡勾畫了“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提出,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要做到四個切實: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對於這“四個切實”他是勾了又勾,圈了又圈。

愛學習,愛思考的白新榮把總書記對扶貧工作的深切囑託牢牢地記在心裡,也不折不扣地落實在行動中。

那是2015年8月,身為靖邊縣人大辦公室副主任的白新榮被選派在席麻灣鎮大溝村擔任第一書記。在下鄉前,白新榮把平時在機關裡穿得皮鞋、西裝都擱置起來,換上了運動鞋,穿上了樸素的休閒裝,他打算紮根基層大幹一場。

他曾經在床頭的小本本上寫道:扶貧就是長征路,不獲全勝不收兵。

抱著這樣的信念,他來到了席麻灣鎮大溝村,見了老鄉就主動握手打招呼,笑呵呵地說:“老鄉你好,我叫白新榮,也是咱農村娃娃,我來了是幫助村民解決難題的,老鄉們有什麼困難儘管給我說。”

村民看著這個文氣隨和,又沒有一點官架子的年輕小夥頓時心生好感,也對他多了幾分信任。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白新榮到任後,就一頭扎進村裡,他經常和老鄉盤膝而坐,對全村7個村民小組挨家挨戶地調查走訪瞭解村情,用心傾聽群眾困難,虛心向老黨員請教,並把老鄉說得所有問題都一一記在了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在剛下鄉的三個月裡,他幾乎沒回過縣城,詳細地建立了全村380戶的村情臺賬,做到村裡各項工作心裡有譜。他也從白白淨淨的帥小夥兒變成鬍子拉碴的“黑包子”,自然而然地和村民打成一片。村民把他當成自己人總是給他說掏心窩子的話,他也把村裡的事當成了自家的事情,一心為村裡的發展謀劃打當。

村裡沒有系統規範的管理制度,村裡的基層組織力不強怎麼辦?

村裡的基礎設施落後,發展後勁不足怎麼辦?

村裡的留守老人沒有人看管,村民文化衛生設施落後怎麼辦?

……

一系列的問題讓白新榮時刻牽掛在心。

他先根據實際情況,定製度、強管理、建班子、強基礎。幫助村裡制定了《村幹部坐班管理制度》《村規民約制度》《大溝村發展規劃》等一系列長效機制,一項看似基礎性的工作,其實把全村帶上規範化發展的軌道,也為全村打開了發展的思路。2016年大溝村成為全縣黨建示範村,白新榮也被評為靖邊縣優秀黨務工作者。

村裡幾十年沒有通的村組道路成了村民的“鬧心路”,每逢下雨村民連出行都成了問題,嚴重製約了村裡的發展。白新榮向上爭取資金硬化了這條關係三個村組近千人的“咽喉”要道。村民喬登飛說:“道路修通了,致富的希望就來了,多虧了咱的白書記啊,可惜我們的白書記永遠不會開著車行駛在這條路上了,他的行車裡程表永遠停留在了30088公里的刻度上” 。

村主任高春哽咽著說:白書記給我們解決的不僅是村組道路,還有農業用電、灌溉水井、基本農田、產業建設、農機具購置等等,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我們急需解決的難題,真正把我們長遠發展的路子鋪好了,可是他卻看不到那一天了。

在白新榮的心裡,村民的事無小事。村裡的留守老人沒有人照看,村民生病了村裡沒有就近的衛生室,農閒時間老年人沒有休閒娛樂的活動場所,村民夜間回家沒有安全保障,這些事情白新榮一一記在心頭。

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他為村裡建成了老年人日間料理中心,村委計生文化活動室,也為村民點亮了回家的路,可是他卻踏上了一條永遠沒有歸途的路,“回家”變成了來世的渴望。

肖漢祿是白新榮幫扶的貧困戶,他曾經幫助老人辦理了慢性醫療本,解決了老人吃不起藥的大愁事。在得知白新榮去世的消息後,在電話那頭的老人竟然泣不成聲:“可憐了咱的好娃娃,共產黨培養出這麼真心革命的好乾部,老天怎麼就不放過?還不如把我老漢的命要了。”

白新榮扶貧工作不僅得到了群眾的真心擁護,也得到了組織的認可。

用生命踐行扶貧的使命——靖邊39歲的鄉鎮幹部白新榮因公殉職

最後6個月零18天的生命軌跡

2019年4月白新榮被提拔成為靖邊縣天賜灣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

在新崗位上,白新榮作為鄉鎮領導,他自知肩負的擔子和責任更重大了。

鄉鎮的文書白國歡回憶:在6個月零18天的時間裡他就像一個陀螺一樣永遠不知疲憊的工作著。他看到主任有時候隨便躺著就能入睡,心疼之餘也曾三次勸他休假,但他總是說:等忙完這陣子再說,可他沒有等到休假,就永遠地“休假”了。文書一邊回憶一邊心痛地抹眼淚。

在短短的198天裡,他為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爭取1000多萬項目資金,先後實施了大田滴灌工程,水源井工程、自來水管網工程,維修加固溝壩項目,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已立項建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汙水處理站、垃圾填埋場項目,“一攬子”的工程為天賜灣鎮夯實了發展的“基底”,種下致富的希望;指導幫助中心四個村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新建養牛場3座,厚實集體經濟的“家底”。同時積極開展精準幫扶工作,爭取資金實施到戶產業項目9個,貧困戶危房改造(新建安全住房)3戶;同時積極引導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發展文冠果核桃、山桃等林果業,目前共種植了108,讓昔日的荒山變成了能致富的綠水青山。

其實白新榮在工作崗位上累倒已不是第一次。在今年的7月13日,他帶著中心幹部村民去商洛考察牡丹產業時,就突然流鼻血不止導致昏迷。在送往西安交大二院時,醫生診斷是高血壓導致的出血,醫生囑咐他一定不能過度勞累,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可是白新榮出院後一天都沒休息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的妻子閆曉豔苦苦勸他再休息兩天,他執意說:“單位的旅遊發展規劃,扶貧工作一大推,我心裡著急啊。”

天賜灣村主任王慧龍說起白新榮,更是一言難盡:“我們的主任實在太能吃苦,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為了拿出切實可行的旅遊規劃,白主任數十次冒著生命的威脅攀著帶刺的檸條爬上陡峭的天賜大峽谷,他的手劃出過口子,也不知劃破了幾雙鞋和褲子,他為了工作不要命,確實是人民的好公僕。”

天賜灣村的紀克勤已經87歲的高齡,他成為脫貧的“老大難”,白新榮為老人爭取易地搬遷移民房1套,並將該戶納入社會低保範疇,為老人解決了後顧之憂。

就在出事的十天前,文書回憶,主任說只要說話或者搖頭就會頭暈頭疼,單位人都勸他儘快去醫院檢查。在11月15日,縣委書記劉維平在鄉上調研時,看到白新榮臉色不好,還讓他好好檢查一下身體,注意休息。但是為了圓滿完成扶貧工作,他加了整整十天班,週末晚上回了一次家也是晚上11點了。回去後,又兩次打電話叮囑工作人員第二天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二天,也就是出事的當天早上六點多,他從縣城出發驅車40多公里趕到了天賜灣鎮便民服務中心,開始提前籌備下午的現場會以及他要彙報的工作。就在下午四點多,他剛剛彙報完工作,返回單位準備用餐時,還沒來得及吃上一口熱乎飯就暈倒在了椅子上。

用生命踐行扶貧的使命——靖邊39歲的鄉鎮幹部白新榮因公殉職

永遠不能兌現的承諾

其實在出事前的三個小時,他還給妻子打過最後一個電話:說感覺頭疼的厲害,打算這次扶貧檢查一結束就去醫院看病。他的妻子不放心,又在微信上留言:你記得把藥吃了,等忙完請上兩天假,出去檢查一下。他回覆:好的。

沒想到,這是他跟妻子最後一次交談,誰承想還沒有見面竟成了永訣。

他沒有遵守自己的諾言,他的妻子在微信上遲遲等不到他的回信,那個熟悉的電話再也無人接聽。

閆曉豔在得到自己心愛的丈夫不幸的消息後,精神恍惚,幾乎崩潰。看到丈夫進門經常更換的拖鞋,看到丈夫衣櫃疊放整齊的衣服,她還在天真地期盼門鈴會再次響起,想著丈夫不會丟下自己撒手人寰。

因為白新榮一心撲在工作上,他虧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1980年,白新榮出生在東坑鎮貧寒的農家,從小勤奮好學。兄妹四人,他是老大,他的妹妹白新華回憶:哥哥小時候四五點起床把爺爺屋裡的爐子點著,然後再拿手電偷偷讀書,因為家裡窮得買不起電池,白新榮因此沒少捱打,但勤奮的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靖邊中學的高中部,一心想讀大學的他,為了讓弟弟妹妹上學,委屈了自己選擇了上榆林林校。參加工作後,他是家族裡唯一吃上“公家飯”的人,成了家族的榮耀和頂樑柱。在他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他的父母一輩子含辛茹苦撫養他們兄妹四個不容易,他想著抽空一定帶父母去北京、去大城市見見世面。可是每次到了假期,他總是要要忙這樣那樣的事情,包括今年“十一”假期,他也在鄉上加班,連父母都沒見上他一面。白新榮前年就答應兒子假期要陪他出去玩一次,可是一推再推,最後許諾兒子明年初三畢業後一定會帶他去,可憐孩子今生再也等不到爸爸的陪伴了。前段時間,他的小兒子高燒不退,妻子讓他陪著孩子去醫院,他卻要忙著設計《天賜灣旅遊發展規劃》,晚上7點多,他把設計人員直接叫到家裡,一直加班到晚上10點多,孩子卻在醫院吊液體。

妻子閆曉豔哭著說:“丈夫就是一個工作狂,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什麼事情都要盡善盡美,做到最好。”

正因為他把畢生的心血都奉獻給了黨,把生命獻給了偉大的扶貧事業,黨和人民永遠記得他。

在得知他出事後,靖邊的黨政主要領導及生前的同事都趕在醫院搶救室外等待奇蹟出現。在搶救期間,縣委主要領導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千方百計要把人救回來。

用生命踐行扶貧的使命——靖邊39歲的鄉鎮幹部白新榮因公殉職

璀璨的生命值得永遠銘記

然而,生命就是這樣脆弱。

他最終還是走了。

縣委書記劉維平在微信裡辛酸地寫下:“新榮是個好同志!”以此祭奠這位犧牲在工作一線的扶貧戰士。

他的前領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白春陽在得知出事的消息後,也從鄉鎮火速趕往醫院。他和白新榮在工作期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說,遇到這樣的事我真的很痛心,也難以平靜。白新榮是一個學習型的幹部,愛思考、有想法、有魄力。在人大工作時,辦公室工作非常繁瑣,但是他嚴謹認真,處理起來井井有條,每一次大會都能籌辦的漂漂亮亮,總能出色地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最值得肯定的是,這個幹部非常有思想、有擔當,有幹事創業的勇氣和激情。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裡,他已為中心做出了長遠系統的發展規劃。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是毛主席轉戰陝北時的紅色革命地,他以紅色文化為主題,負責編制《天賜灣旅遊發展規劃》。規劃形成前,白新榮虛心向老領導請教,也向鄉村幹部、群眾、專家徵求意見。白春陽說這個規劃非常有思路,有現實意義,他為天賜灣的發展開拓了一種思路,一種路徑,可惜天妒英才,他的宏圖還沒來及實現就離開了人世。

功成不必在我。在他去世的十天前,經過了四次評審後,《天賜灣旅遊發展規劃》順利通過專家評審,相信未來的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會按照他的規劃變成最美的模樣。和白新榮搭班子的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書記師俊豹遺憾地說:“他沒有幹完的扶貧工作我們接著幹,他沒有實現的規劃藍圖我們幫他實現,可惜他的生命中沒走完的路我們誰也不能代替。”

他生前的朋友王彥榮在知道他出事的消息後,一個五尺男兒竟然跑在室外放聲大哭,那天晚上他整晚都沒有閤眼,腦子裡全是白新榮微笑的模樣,好像他就在身邊。其實那晚和王彥榮一樣整晚難以入眠的生前朋友同事太多太多……

有人說:“他的生命就像流星一樣短暫,但也像流星一樣璀璨,他用生命堅守了初心和使命,他為黨和人民做出了有意義的事情,他的人生值得書寫,他的事蹟值得我們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