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腧穴的分類與變遷

目前所用的腧穴主流分為阿是穴、經外奇穴和十四經穴三大類別。其餘現代醫家各自提出的經驗效穴不在本篇討論範圍。

淺談腧穴的分類與變遷

(一)阿是穴

所謂“阿是穴”,即原始的“以痛為輸”。其特點是既無定位,又無穴名,更無歸經。“阿是”有“正是”之義,首見於《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雲‘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也。”唐·顏師古注《漢書·東方朔傳》雲:“今人痛甚則稱‘阿’。”因為阿是穴既沒有固定的部位,又沒有專用、的穴名,常常以壓痛點作為定穴的標誌,故又別稱為“奇腧”、“砭灸處”(《內經》)、“不定穴”(《玉龍歌》)、“天應穴”(《醫學入門》)、“壓痛點”(現代通俗說法)。“阿是”之名,乃是緣於江、浙、滬一帶的“吳語方言”。江南一帶的人講話,往往喜歡在句頭加上一個“阿”字,如阿拉、阿爸、阿媽、阿哥、阿姐等。南京人甚至於至今都還流行著“阿是”這個口頭語,只要是問話,前面都要加上一句“阿是啊?”(是不是、對不對的意思)。

阿是穴在大部分情況下是以壓痛點或其他病理反應形式(如敏感、麻木、遲鈍、欣快、凹陷、結節、條索狀反應物等)出現的,大都出現在病變局部,但也可出現在距病變部位較遠的地方,並隨著疾病的治癒而消失。

淺談腧穴的分類與變遷

如闌尾炎的壓痛點除右下腹外,小腿足三里穴下二寸上下處也有明顯壓痛。闌尾炎治癒後,壓痛點也隨之消失。阿是穴雖然沒有固定的部位,但取穴也並非盲目無序、漫無邊際的。其定穴依據有三:一是“以痛為輸”;二是“按之快然”(《素問·舉痛論》“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日本學者玉森貞助認為,阿是穴者視疼痛部位按之覺輕快處而施以針灸;三是出現往往還會伴見其他的病理反應。《玉龍歌》雲:“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須審詳,有筋有骨須淺刺,灼艾臨時要度量。”《醫學入門》中說:“渾身疼痛,但於疼處針,不拘經穴,須避筋骨。穴名‘天應’。偏正頭痛取阿是穴針之即愈。”說明針取阿是穴仍須避開筋骨、血管、神經及重要組織臟器,以免出現意外。阿是穴既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又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往往是發現新穴的先導。日本人玉森貞助在臨床實踐中發現膈俞穴外上方2~3分處能緩解急性哮喘發作,命之曰“喘息穴”;德國外科醫生克拉克(Kelak)在醫療實踐中發現大部分急性闌尾炎病人在下肢的壓痛點不在上巨虛穴,而在足三里下2寸左右的點上,被他命名為“闌尾穴”,後來得到國際公認。

(二)經外奇穴

淺談腧穴的分類與變遷

經外奇穴是既有固定部位,又有專用名稱,但尚未納入十四經的部分腧穴。“經外”之義,僅指尚未納入十四經穴之中,而並非指這些腧穴都位於十四經脈循行線路之外。此類奇穴,具有數目奇(由一個到十多個不等,如太陽、二白、四縫、八風、十宣、十二井、華佗夾脊等)、位置奇

(如內迎香在鼻腔內,金津玉液在舌下)、取法奇(常以目寸、口寸為同身寸,更有“騎竹馬”等奇特取穴方法)、療效奇(如太陽穴治頭痛,四縫穴治小兒疳疾等)的“四奇”特點。對於一些位於十四經脈循行線上奇穴,在充分肯定其與某經的定位關係和治療疾病的效果之後,往往被逐步納入經穴之中予以“轉正”。

(三)十四經穴

淺談腧穴的分類與變遷

十四經穴簡稱“經穴”,是一些既有固定部位,又有專用名稱,並歸屬於十四經脈的腧穴。十四經穴共計有360個(去掉乳中一穴,因其既無主治病證,又不能施以針灸,僅作為一個體表標誌,已經失去了作為腧穴的意義。現今臨床上,有在乳中施行藥物敷貼治病者,不妨將它視為阿是穴),是腧穴的主體部分。每一個經穴都能治療局部病證和所屬經脈的遠端病證以及相應臟腑組織器官病證。

現今的針灸書籍和教材均把腧穴的分類按十四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劃分,筆者在這裡反其道而行之,自有一番道理。因為將腧穴按阿是穴→經外奇穴→十四經穴分類,能充分體現腧穴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不知諸君同道認同與否?

淺談腧穴的分類與變遷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